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通用汽车底气十足欺负中国消费者

(2023-01-06 01:26:14) 下一个

通用汽车底气十足欺负中国消费者

                           2006年8月18日

何必

上海通用赛欧汽车的方向盘也出现了问题,不同的是,这次的问题是出在方向盘的喇叭按钮上……(略。)

这个报道后,回到了演播室,主持人点评时突然呛着了,显示出货真价实的直播,让我看了很幸灾乐祸于高潮东憋得面红耳赤。

紧接着又跟上了一则还是有关通用系列车型的问题报道。(略。)

这也算是针对汽车质量的一组报道了,可以看作是媒体资源整合的结果,与平面媒体进行线索共享和报道组合,特别是对于短小精悍的短消息式的节目来说,是个应有的模式。

通用汽车出问题,其实并不鲜见,也算是问题多多了。但是,能够在电视节目中见到有关通用汽车的问题报道,实属不易。为什么?因为通用在中国的政府和媒体公关方面的确神通广大,往往能够在媒体采访之后立即找到媒体及其上级权力部门,通过各种手段搞定上方,阻止有关通用的问题性的报道问世。

其实,近期以来,有关通用的各种报道频繁见诸报端。从美国市场上看,通用面对丰田等日系汽车的挑战,节节败退,更由于通用本身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使得自身不堪重负。4月24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通用在全球的糟糕表现,却在中国得到了咸鱼翻身。7月5日快讯,(何必注,略。)

这个现象引起了国人对于中国普遍存在的卖国主义行径、以及如今全世界各国都认准了中国这种崇洋媚外情调的无处不在而采取故意压制中国的策略。2月15日快讯,(何必注,略。)

其实,人们也注意到,故意歪曲比如通用汽车在华业绩、压低财务报表上的正面表现,除了迎合米国人世界霸权心理的宣传需要和规避企业责任之外,也是为了降低美国企业在华经济能力、从而为美国在对华贸易逆差方面找茬儿减少麻烦。而通用汽车方面对此也很乐得助纣为虐。

但这些,并没有遏止通用汽车在华的日益恶劣的表现,以及针对中国人进行地地道道的歧视。看开篇节目中针对荣御车载电话质疑上海通用方面是怎么解释的?从原版使用手册上翻译过来的功能在中国产品上没有,将一个产品说明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功能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给抹煞了,而且如此轻描淡写,好像这产品说明书根本就不算是厂商提供品质确认,好像这种由厂家提供的文件作为交易行为约定的必要内容与中国的合同法律相关规定没有牵涉。这种勾当,大概也只有通用这样的在华跨国公司能够干得出来。

在整车利润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汽车厂家们纷纷都加强了对于汽车零部件的控制。7月10日快讯,(何必注,略。)

但就目前通用汽车在零部件方面的表现看,也真是够让中国原本就千疮百孔的汽车零部件体系学习模仿顶礼膜拜得五体投地的了。不能设想,如果通用在美国碰到了用户如此咨询甚至投诉,还敢于如此居高临下理直气壮,丫挺的还真就甭想继续喘气儿了。

7月20日快讯,据最新一期《远东经济评论》报道,在中国经济经济增(何必注,略。)

其实,说穿了,这只不过就是在集权体制下保持创新意念和能力的描述。在等级森严的东亚社会中,都是些耐人寻味的制度选择。

于此,我倒是更倾向于IBM掌门人萨姆•帕米萨诺(Sam Palmisano)的喋喋不休,他呼吁跨国公司进化成新型公司,以避免反全球化的社会对抗性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对大企业利益怀有敌意的政府上台。(何必注,略。)

以通用汽车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做法和态度上看,这家全球汽车业界的巨擘也在履行着中国媒体称之为“跨国公司在华的灰色生存”的职能,并非常具备代表性地表现出来,当中国人还在为外资提供超国民待遇这种举世罕见的崇洋媚外且妄自菲薄的内外有别政策之际,跨国公司也更是得寸进尺,凭借中国摇摇欲坠的市场运行体系、残缺不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形同虚设的消费者利益救济体系,在中国肆无忌惮地对消费者进行着恬不知耻的财富鲸吞,并由于中国政法各界对此匪夷所思的宽宥、忍让、妥协、献媚、默许乃至纵容而愈演愈烈。

就此,我们更能够国富民强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