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志得意满昂首阔步大部制出师不利

(2023-01-28 01:22:13) 下一个

志得意满昂首阔步大部制出师不利

                           2008年2月27日

何必

外国媒体对“两会”的关注程度正逐年升温……(略。)

这篇题为“境外记者关注两会动向 大部制和人事安排成焦点”的报道,实际上点出了今年两会所谓十大热点当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内容。

从人事安排方面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内地媒体哑口无言,但却拦不住海外媒体对此津津乐道。王未名给我发来(非常感谢这个与我在2002年央视时的同事,能够一如既往长年累月地给我发送国内看不到的材料)的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习近平传将接国家副主席

(何必注,略。)

全国政协 巩俐、林毅夫未连任

(何必注,略。)

邓朴方 将任新政协副主席

(何必注,略。)

港报:中国新领导人敲定

(何必注,略。)

其实,由政治局敲定政府各个职位,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橡皮图章的全国人大,只不过是个图具其表的摆设而已。

所谓的代议制,由此也就很明显地告诉咱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货色啦。

人说,无代议者不纳税,可作为中国特色当中昏天黑地的咱们,不纳税试试?找死呢吧!

这种人事安排,凸显了俞可平咋咋呼呼所谓“民主是个好东西”能够抄底捞出什么玩意儿来。

至于说到大部制,那就更被媒体吵得不亦乐乎。一群臭不要脸的中国新闻人,跟随着当局的屁股后面,为了这个制度创新而喋喋不休地歌功颂德。

也能够收到我如此文字、自我感觉已经被边缘化了的码字者给我发来了他对于大部制的看法。

2008年1月17日 5:29

从民主制度和权力结构上杜绝地方官员的不作为与乱作为

(本文仅属于理论探讨)

田忠国

(何必注,略。)

由此看来,他对于共和国的未来,还有着些许期待或者幻想,浑然不晓于,他本身被边缘化,也就意味着他的期待和幻想同样面临着边缘化的处境。

外电对于本次中国大部制的制度设计和供给也有着人模狗样的描述。

中国部委精简构想初见端倪

(何必注,略。)

而清华崔之元则发来了中国乡村合并与大部制之间关联的蛛丝马迹。

Cui Zhiyuan

2008年1月30日 22:31

山东莒南县实行的村庄合并: “大村庄制”与“大部制”

(何必注,略。)

实际上,撤并乡村,这本身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制度选择。中国的政治权力在乡村层面上的颓败与撤退,表明中国在统治(或者可以客气地表述为“治理”)方面的无能为力。

在中国委府财政收入成为暴利、居然能够达到年均30%的增长率、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到两倍、更是与人均收入(姑且不说人均收入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的确切意义)增速有着天壤之别的背景下,对于农村的公共财政支持却日益稀缺,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破烂不堪,最终连农村组织资源也消耗殆尽,闹得农村乡村党政机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使得作为共产党打天下的依托的中国农村完全脱离了共产党的势力范围,使得农村包围城市具有了改革开放之后新的与时俱进的含义,昭示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逐渐消弭渐行渐远的基本走势。

人们注意到,撤并乡村之举,有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如果搞不好,会触发社会动荡。但是,委府已经无法顾及那么多啦,得过且过,度日如年啦。还管它什么长治久安。

因此,撤并乡村与大部制,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而人们对于现如今意识形态方面倒退得非常严重、却津津有味地不断制造出新的提法和概念,也有着各自的解读。崔之元发胡鞍钢煞有介事注释全面改革的高谈阔论。

Cui Zhiyuan

2008年2月24日 8:11

胡鞍钢解释“全面改革”

(何必注,略。)

嘿嘿。

胡鞍钢就中国全面改革的解析,恐怕也带有作为具有行政权力者的言不由衷了吧。

其中,对于机构改革,人们也是莫衷一是。多年的朋友许峥给我发来的材料当中,也有对于大部制的设想。

【形势要点:能源部必须实行“大部制”】

(何必注,略。)

其实,对于大部制,各方早就议论纷纷。但情况如何,在中国缺乏最基本的透明度的情况下,也只能雾里看花了。王未名发相关报道。

2008年01月1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5:00北京时间 23:00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大部制”改革 将成立能源部

(何必注,略。)

开春大事 两会受瞩目

(何必注,略。)

但是,人们注意到,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把毛泽东思想弃如敝屣,而且预期,会将马克思主义也抛到九霄云外。崔之元发邮件里,有人就对此就有着明确判断。

在 08-2-23,x zhang *** 写道:

好像这是近年来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面改革"一词。或许未来几年会释放更多的动作。

另,今天参考消息载报道,"革命烈士"以后将改称"烈士"。

据说,在将毛泽东思想排除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之后,几年后将更大幅度地淡化马列主义的痕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 决定25-27日召开十七届二中全会

(何必注,略。)

政治局:大部制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何必注,略。)

而有关大部制的具体模样,现在也有着基本的框架广为流传。崔之元发其内容。

Cui Zhiyuan

2008年2月22日 23:32

最新国务院大机构改革方案

(何必注,略。)

对于大部制这种制度创新的背景,崔之元也发来了相关信息。

Cui Zhiyuan

2008年2月22日 23:25

Fw: 大部制裁减百名部长

(何必注,略。)

大部制果然能够畅行无阻吗?

崔之元发来的另一篇内容,或许对此做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解读。

Cui Zhiyuan

2008年2月23日 12:03

Fw: 铁道部否认撤销传言:温家宝强调铁路要稳定

(何必注,略。)

呵呵。

可以说,大部制还没有在两会上粉墨登场,就已经遍体鳞伤。

其实,我早就说过,不管大部制或者其他什么货色,都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在权力机制依然如故的情况下,表面上对权力机构的结构调整,根本不能触动现行体制的核心缺陷,无法解决权力不受制约这个最基础性的问题。

谁会相信,将28个部委局办减少成21个,中国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的倒行逆施就得以烟消云散?

即使单纯从大部制推行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场真枪实弹的拼死拼活已经开始啦。铁老大率先发难,对着毫无国务院部委局办经历的制度设计者喋喋不休微词攻歼风起云涌。

这就告诉咱们,政令出不了中南海,那不是说着玩儿的。

什么叫中南海失灵?这就是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