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大部制风光无限让雪灾无地自容

(2023-01-27 19:22:34) 下一个

大部制风光无限让雪灾无地自容

                              2008年2月3日

何必

深圳将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略。)

今年以来,有关大部制的说辞连篇累牍。新一轮的衙门机构改革马上就要开始。十七大透露出来的有关大部制的信息,让国内外兴奋不已。人们猜测,行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大部制将会成为新的三点式(热点、焦点、难点)话题。

于是,曾经为改革开放桥头堡的深圳,自然不甘落后,也要在这股浑水里趟一回,附庸风雅嘛。

但是,人们更是看到,无论是大部制,还是什么精兵简政,不过都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核心问题根本没有触及。

也因此,新任广东省省委书记的汪洋有关为了解放思想要杀出一条血路的说法,被人们进行着各式各样的解读。但表面上对于以钱为纲、经济建设为纲路线的离弃,并没有让坊间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却被指责为新一轮的花拳绣腿隔靴搔痒。

为什么呢?

还是把李延明转发给我的张博树的中国宪政改革报告的内容引用完毕吧。

liymbj9206

2007年12月3日 15:51

转发

中国宪政改革研究报告.doc

中国宪政改革:背景、目标、实施步骤与约束条件

—— 中国宪政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主报告)

张博树 

(何必注,略。)

我分四次将李延明转发的张博树报告引用完毕。

说句题外话,现在有能够看到我文字者感觉,我的这些在垃圾心情当中所制造的垃圾文字的篇幅越来越长,我是不是故意制造信息暴力,别有用心于阅读压力,在如此瞬息万变的快餐时代,还沿用如此老套的慢条斯理喋喋不休的高谈阔论来惹人耳目,会使得对我的文字渐行渐远。要知道,我只不过是想将我所看到并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无偿拿出来与人们共享。事实上,在类似张博树报告的引用上,我已经做了努力,避免一次性过于冗长。但是,我无法将其再进一步琐碎化了。因此,对于所造成的阅读障碍,诚致歉意。

张博树的这份报告,被比如中央党校那位到处呼吁取消一党专制的杜光老先生称誉为无懈可击,成为现如今被广泛传播的一个内容。

我不知道在网上是不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搜索到这分报告。不过,随着互联网内容越来越严酷的管制,权力对权利的压迫也愈演愈烈。这恐怕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其实,去年我引用著名的右派学者王力雄有关中国改革需要超越者的内容,王力雄将中国改革的主要力量分作权力精英、资本、知识界、民众和国际无大要素,并分别描绘了它们各自联系的图景,最终,还是要企及到在最高位的当权者的政治理想、抱负、追求。

其实,虽然王力雄和张博树在分析路径上有分殊,但却殊途同归于最高当权者的自我超越。

不过,十七大给出了明确的答复。那是个让左派和右派(不知道所谓中派是不是也如此)都感到非常郁闷和绝望的结果。按照友人的话说,连王力雄这样的老运动员都选择了善罢甘休,足以看到中国可见的未来了。

或者说,张博树所谓第二种可能正在日趋临近。当权者对于击鼓传花将矛盾和祸害尽可能延迟爆发而交给接任者的政治路径,已经异常的旗帜鲜明。

但需要注意的是,拒绝政治体制改革、或者采用类似大部制这种表面文章似的讳疾忌医,其前提是维持作为当前政权唯一合法性的经济增长。而今年初始就让中国人措手不及的南方雪灾,让紧锣密鼓的宏观调控乱了方寸。

果然不出俺老潘这等悲观主义失败主义乌鸦嘴所料的是,还没热乎过来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暴风雪面前偃旗息鼓无疾而终。灾区60元一支的蜡烛,也昭示出通货膨胀血淋淋的现实和更加可怕的预期。

也就是说,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地步之际,宏观调控也就不可避免地完成了其全部的使命。试图依托经济增长维持自身的存在,在暴风雪面前的不堪一击,显示出岌岌可危的属性。

俺这乌鸦嘴老早就三番五次强调,今年是出大事的年份。现如今看来,再度被俺不幸言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