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咱能够在垃圾场里出生入死当然应该乐不可支

(2023-01-25 01:12:42) 下一个

咱能够在垃圾场里出生入死当然应该乐不可支

                2007年12月28日

何必

气象专家表示,我省初冬出现沙尘天气相对较为少见。(略。)

嘿嘿。

真不知道,是该幸灾乐祸,还是怨天尤人。

这种景象,应该是在咱这种看空唱衰者预料之中的。不这样才叫见了鬼了。

特别是,“较为少见”,很是能够见证中国目前的大势。

其实,看看今年中国所遭遇的自然灾害,也很能够佐证中国是不是气数已尽。

多年的朋友许峥发来的内容里,就有相关的材料。

环保生态威胁 中国正背“水”一战

大洪水!水污染!劣质水!水,正在成为这个夏天中国最热的话题。开闸泄洪的王家坝成了世界媒体眼中最热的一个中国地名。过去几天的强降雨使淮河出现全流域性洪水。而南方数省在最近几周接连遭受暴雨洪水袭击,据最新统计显示,长江上游与淮河流域七省2700余万人受灾,其中101人死亡,26人失踪。

在此之前,相继在太湖、巢湖、滇池、苏州环城河暴发且有可能在珠江上演的蓝藻事件,让中国人开始尝到“水污染”的恶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指出,蓝藻暴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磷循环的改变,即来自沿岸企业的大量排污。

如果说前者属于“天灾”的话,那么后者则可以说是“人祸”无疑了。至于人祸如何转换成天灾、天灾又如何加剧了人祸的故事,看看中国漫长的与洪涝干旱抗争的历史,似乎总没有走出这个周而复始的怪圈。

眼下,天灾和人祸似乎又在相互转化。官方环境监测总站在今年1月至4月对中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河流的多个地段及其流经的城市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其中海河和淮河流域干流和支流的67个断面、黄河支流渭河的渭南市、淮河支流沙颍河的周口市监控断面的水质均为劣Ⅴ类。(何必注,略。)

其实,中国要打的何止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背“水”之战。面对各地“重发展、轻环保”及“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的现状,连国家环保官员都感慨:企业对环保有“三不怕”——不怕环境监察、不怕行政处罚、不怕有损百姓;而地方政府竟“三不查”!

环太湖地区,这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苏南模式”的苏州、无锡、常州,曾是何等荣耀、令人瞩目?当地政府曾宣誓苏南“决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今天似乎已成黑色幽默。连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也坦率直言:蓝藻事件全面颠覆了苏锡常全面小康的成果,“是我们在向大自然还债”。

因此,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发展转型,绝不应成为空泛的政治口号,而要具有前瞻性、从容地解决眼下的危机、少向大自然付代价,就必须从司法管制、行政处罚、道德约束、文明教育等入手,举全社会之力,亡羊补牢、只争朝夕。

而我在央视时的同事、现在美国就学的王未名连续不断地给我发来在国内很难看到的BBC中文网上的文字。今天我还接收到了小王发来的这类内容,对他常年对我的帮助表示感谢。当然,还有许峥,以及其他所有给我提供素材者,在此一并表示谢忱。

小王发BBC材料,只是按照时间顺序,看看中国自然灾害方面的情况,就很饶有兴味。

2007年03月1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10北京时间 18:10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国际奥委会敦促中国治理空气污染

(何必注,略。)

2007年03月2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2北京时间 19:4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世界水日:水危机挑战中国和谐社会

长江水位降至18778年来最低水平

(何必注,略。)

2007年04月1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24北京时间 17:2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报告:长江岸边污染达600公里

长江污染趋势引起环境专家的担忧

(何必注,略。)

2007年04月1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9:29北京时间 03:29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两年加固千万投入 甘肃水库又决口

(何必注,略。)

2007年04月2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5:08北京时间 23:0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十分之一以上耕地遭污染

(何必注,略。)

2007年04月2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3:25北京时间 21:25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江苏环保人士吴立红被捕

中国河流和湖泊污染越来越严重

(何必注,略。)

2007年01月0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51北京时间 02:51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防治水污染仍是中国环保重点

中国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何必注,略。。

2007年01月1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33北京时间 20:33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严峻

(何必注,略。)

2007年05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3:31北京时间 11:31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将斥资治理黄河兰州段污染问题

(何必注,略。)

2007年05月2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26北京时间 16:26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气候变化影响中国 洪灾旱灾并发

(何必注,略。)

2007年06月0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4:52北京时间 12:5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发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何必注,略。)

2007年06月0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29北京时间 04:29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媒体: 太湖水质好转“已达标”

(何必注,略。)

2007年05月0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8北京时间 19:4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反对气候变化报告草案

(何必注,略。)

2007年06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4:10北京时间 22:10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39城市空气质量不到三级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0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39北京时间 17:39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删减”世银中国污染报告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42北京时间 18:4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污染导致"群体性事件"增多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1:38北京时间 05:3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暂时没有能力做出减排承诺”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1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55北京时间 20:55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洞庭湖20亿田鼠内迁引发人鼠大战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1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5:14北京时间 13:1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水灾持续 江苏20万人防洪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1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08北京时间 18:0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两大河流源头湿地面积严重减少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1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03北京时间 19:03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淮河洪灾肆虐华中 殃及2千万人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1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6:21北京时间 14:21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经合组织:中国环保力度不够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1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11北京时间 18:11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各地洪涝 死伤惨重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2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48北京时间 18:4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洪灾严重 一周内逾百人丧生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2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3:24北京时间 11:2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绿色GDP将无限期推迟”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2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7:48北京时间 01:4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水源被污染 四川数千人与武警冲突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30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22北京时间 20:2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部分地区洪灾 死亡近七百人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30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13北京时间 17:13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推出绿色信贷 打击环保违法

(何必注,略。)

2007年07月3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3:00北京时间 11:00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干部问责体系加入环保政绩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4:57北京时间 22:57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广东湛江遭200年一遇暴雨袭击

(何必注,略。)

2007年08月2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6:28北京时间 14:2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今年自然灾害已令3.1亿人受灾

(何必注,略。)

2007年09月0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53北京时间 02:53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节能减排:中国政府求助百姓

(何必注,略。)

2007年09月1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00北京时间 04:00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全球十大最污染城市中国居其二

(何必注,略。)

2007年10月1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08北京时间 18:0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温室气体二成半源于出口产品

(何必注,略。)

2007年10月2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23北京时间 17:23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斥资140亿美元治理太湖污染

(何必注,略。)

2007年11月0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4:13北京时间 12:13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罗格:北京空气污染问题绝对能控制

(何必注,略。)

2007年11月0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6:41北京时间 14:41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为迎奥运 北京更严控机动车排放

(何必注,略。)

2007年11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02北京时间 19:0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遏制气候变化 中国被访者表态积极

(何必注,略。)

2007年12月0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1:49北京时间 05:49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亚洲港城洪灾多 沪穗津受威胁增大

(何必注,略。)

2007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44北京时间 00:4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西方“应对中国温室排放承担责任”

(何必注,略。)

2007年12月0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22北京时间 16:2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澳总理:愿在气候问题上作北京桥梁

(何必注,略。)

2007年12月2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5:16北京时间 23:16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谁来救救大运河

(何必注,略。)

呵呵。

恐怕,这样一些内容看下来,也就不需要说什么了吧。

这还光是许峥发来的一小段文字、以及王未名给我发来的BBC中文网上的相关内容,没有其他的。我自称是个资料癖,对能够收集到的材料都搜罗。

记得我“退学”后在北京流浪时,还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读研究生的王润生在他所在的社科院研究生院所在地北京十一学校收留了我一段时间,(对此我非常感激,以至于1989年他离开之际,虽然我没有能够见到他,还是去他所在中央团校送去了我能够拿出来的钱;其实,我走背字期间给我帮助的人,都都还记得,像王坦、朱明、贾慧敏、金观涛、马丽珍、等等。这都是我应该感恩戴德的人。)那时,周国平、黄万盛都在那里住,与王润生同学。其中有个来自上海的陆国盛针对我的癖好喋喋不休地说,凡是收集资料的人都是想做伟人的,写日记的也是如此。到现在,咱注定成不了伟人了,可资料癖却该不了。

其实,中国的环境已经灾难到了无法复原的程度。就这么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咱们亲自把这么个地界儿弄成了一个毒气室、火葬场和墓地,作为世界飞地和现如今人类垃圾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太让人兴高采烈了。咱能够在这么个破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方出生入死,当然是幸运至极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