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国家发改委又要对药品价格动手动脚啦

(2023-01-23 23:15:21) 下一个

国家发改委又要对药品价格动手动脚啦

                      2007年10月21日

何必

“发改委20多次药品降价,国家未能根本解决看病贵的问题。”……(略。)

尽管中国社科院唐钧兄曾经面对面对众人开玩笑说,俺老潘的稿子里,开头搞笑的段落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什么破小孩的段落,可咱开玩笑惯了,还是忍不住弄点子破小孩的内容。(何必注,略。)

国家发改委又要对药价动手动脚啦。

多么让人心潮澎湃的形势大好而且越来越好啊。

这些年来,在国家发改委的主使下,药品屡屡降价,而且一降就都是什么有史以来的最大幅度,降幅达到80%。到了去年,光是这发改委政令下的药品降价次数已经在20次许。如果这么降下去,中国的药品恨不得都得白白送给患者了。

可咱们看到的事实,却是药品价格居高不下。那些位居发改委降价目录上的品种,在公布之日起不久,就销声匿迹了,实际上,众所周知的是,改头换面又以新药名目招摇过市。

全社会对药品价格降低充满了期待,希冀能够从这个方面入手,解决作为新三座大山的医疗行业对国民的残酷掠夺问题。多才多艺的胡星斗给我发来他所作的对药品降价的论述。

药品降价促进医药产业升级

(何必注,略。)

(注:其中电子邮件地址的星号为我所加。在未得到对方许可的情况下,我无权公布其个人信息。)

自从中国当局采取所谓权责一致的原则,设立国家药监局之后,这种制度设计和供给就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贪赃枉法的黑洞。曾经任卫生部部长、现在又退位到了卫生部副部长的高强在部长位置上时,就斩钉截铁地发出了“药价虚高是对老百姓的生吞活剥”的危言耸听。虽然,这种言辞被中国社会理解为将看病难看病贵的责任推卸给国家药监局,而将公共卫生状况急转直下的矛盾脱身得一干二净,不过,这毕竟从一个委府高官嘴里,反应出药价奇高的事实。

药品流通领域离谱到什么程度?最终导致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在今年被执行死刑。

即使是在高科技领域,也居然发生着与药品相关的重大恶性事件。

许峥给我发来相关内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8:45 北京科技报

经过反复推敲比较,《北京科技报》编辑部最后评选出了以下10大最糟糕科技产品。结果显示,数码相机成为最糟糕产品最集中的产品类型,居然有三大世界知名品牌的三款产品入选。

2006 年前三季度,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接到的消费电子类产品投诉中,电器质量问题占到投诉总数的78%,共计10.2万件,其中,数码相机是受投诉最集中的产品。而本报的评选结果,也基本上反映了这种趋势。

三、奥美定生产厂家:(何必注,略。)

而这个榜单当中,也涉及到了美国的药品监管部门。

五、博士伦润明水凝护理液生产厂家:

美国博士伦公司(何必注,略。)

其实,在中国,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中国已经成为全人类抗生素滥用而导致死亡的重灾区。每年死于抗生素滥用的竟然达到了30万人,超出了官方公布的死于交通事故的10万人的两倍。而由于交通事故几乎全部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而死于抗生素滥用的则多在家里或者病房当中,这个巨大的数字被包括中国的各个媒体在内的所有社会群体若无其事。如果我们把这个数字具体到每天要由于滥用抗生素而死亡差不多千人的话,问题好像就不那么简单了。

到现在,类似青霉素那样的原始抗生素在城市当中已经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只能在中国农村存在。各式各样广谱抗生素越来越高端,新上市的抗生素迅速普及,而由之导致的抗药性也与日俱增。尽人皆知的是,抗生素从研发到临床应用通常都超过10年,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抗药性的时限被不断压缩,现如今已经不足两年。这就意味着,中国将面临一旦患者需要时,却无药可用的境地。

在欧美国家,罹患类似感冒等常见病多发病之际,医生通常不会使用抗生素,而采取让患者多喝水的保守治疗措施。这是因为,欧美国家对于抗生素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医生擅自开具抗生素的药方,那么将面临吊销职业执照甚至面临牢狱之灾的可能。这种政策性干预,保全了社会抗药性安全,使得抗生素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而在中国,无论什么病,医生一上来先采用最先进的抗生素,使得患者自身失去了对低端抗生素的治疗效能。

更为可怕的是,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医生为了减少职业风险,即使不应该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也出于自身安全避免患者及其家属找麻烦而不得不像深圳那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戴着钢盔上班的千古奇观,也会下药抗生素,稳定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当然,医药代表的存在也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白衣天使们职业道德的沦落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为了收取回扣,医护人员连带医院里的医疗器械采购使用、以及药房人员无一例外,全部变成了吸血鬼。这种市场化的伟大功效,让全体国民成为医务人员的提款机。

这还不算完。如果我们能够用上货真价实的药品,就算是谢天谢地了。问题恐怖之处,是还有着防不胜防的假药。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报道。

2007年06月0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2:07北京时间 06:07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抗疟假药“中国造” 官员反驳

(何必注,略。)

这种情况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吧?今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质量问题此起彼伏,让中国官员在各种场合疲于奔命,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说得口干舌燥。能够让类似质检总局局座李长江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式的的公共人物,也折射出中国社会治理方面的无可奈何了吧。而无论打死谁我也不相信,郑筱萸治下的药监局的官员的愤怒有什么挤干水份的意义。不信,咱再看王未名给我发的另一个BBC的相关报道。

2007年06月10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3:14北京时间 21:1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吉林18家医院用假人血蛋白被查处

(何必注,略。)

怎么样?此言不虚吧。

中国药品安全领域里的乱象,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吧。

开篇国家发改委又要对药品出招。可咱翻来覆去地看,根本性问题还是被绕开了。

比如,发改委鼓励药品直销。这里面牵涉到问题就不在少数。

从大局上说,中国对于直销方式的禁止是有目共睹的。《直销法》对直销盈利范围的限定,以及对直销层级的限制,都表现出防止这种经营手法摇身一变成为类似邪教的组织化群体、而危及社会稳定的政治化考量;而类似雅芳那样的跨国公司率先获得了直销资格,更体现出外资企业主导中国直销立法权的奇观。

在药品流通领域,直销的存在是老黄历了。那些国际顶级的药品研发生产巨擘,比如辉瑞、礼来、葛兰素、杨森等等,早就在中国采取了直销的方式;而一些中国的民营药品生产企业也由于机制上的灵活性,采取了雇用医药代表直接进入医院,利用向医生提供回扣的行贿方式,避免了药品流通领域里的层层扒皮。于是,我们看到,在体制限制下,国有药品生产企业由于无法对连收据都没有的回扣进行下帐,也无法像跨国公司来不来就请医院行政领导出国考察旅游吃喝嫖赌,因而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打入冷宫。

这种直销的存在,并没有降低药价,反而由于回扣以及打通药监局等衙门关节成本(一种药在耳提面命中获得问世的行贿开支,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万元上升到了数以千万计,这也是郑筱萸被“借汝项上人头一用”的法律事实)的节节攀升,使得如此成本在药品最终价格当中占比达到了40%。这些费用,全部转嫁给了患者。简言之,患者供养着全中国狼心狗肺的中外涉及医药卫生行业,并且对高药价只能忍气吞声。

后郑筱萸时代,对于大权独揽的药监局采取权力规制,压缩行政边界,就成为权宜之计。可在风口浪尖上的药监局,却成了各个衙门都认为众目睽睽之下的烫手山芋,竟然没有部门愿意接收。卫生部以医药分家为理由将其拒之门外;而国家发改委则用自身只不过是政策制定部门而非职能部门为借口,拒绝将如此肥缺收到麾下。这也让人看到,如今公共利益部门化是如何演变的。

于是,我们也就看到,中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却形成了高强大人所谓对老百姓的生吞活剥。

今年两会上,也有人义正词严煞有介事地对此进行了诟病。

巴德年:建议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  卫生公正倒数第4

(何必注,略。)

咱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吧?全世界,甭管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咱能够在卫生公正排名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才叫和谐社会吧。

对此,似乎再说什么都显得多于了吧。

咱在央视蒙吃蒙喝之际,还用过手机。那当口,举着手机在军事博物馆央视办公区里,到处搜罗手机段子。其中一个就涉及到了伟光正们所制造的药品格局:

党出烟咱出肺,为了国家多增税;党出酒咱出胃,喝得大醉正好睡;党出小姐咱陪睡,传染性病报药费;党出贪官我行贿,你说革命累不累?

别说了吧。

清华崔之元(群)发来了郑筱萸的绝笔之作。对于行将走向刑场的人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成为一个制度的牺牲品,我感觉郑筱萸死前留下的最后说辞,或许可以让我们描摹中国社会药品流通领域的真实景色。

Cui Zhiyuan

2007年7月16日 13:18

Fw: 郑筱萸绝笔:《悔恨的遗书》

(何必注,略。)

嘿嘿。

郑筱萸的结论是,中国的官场害了他。要做官绝不能做重要岗位上的官。

这个家伙到死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害了他。

现如今无官不贪,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事情;陈希同要求公开宣判并发出“不反腐败亡国,而反腐败亡党”的声音,更是被中国社会当中金科玉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