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离开网络的日子

(2023-01-22 14:22:52) 下一个

离开网络的日子

                                           2007年9月15日

何必

2007年9月15日星期六,还是无法上网。这种情况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更不知道,这是我的电脑问题,还是网络的问题。

从14日下午15时许开始,我的电脑就无法上网。自从出现那个白花花的让我咬牙切齿的“该页无法显示”的页面(这次出国,对于这个页面及其所附带的后果简直苦大仇深,可以说,这次出来最大的感受之一,莫过于对这互联网的不可信赖的深仇大恨)后,就不住地重新启动电脑,结果,平常根本不用理睬的电脑右下角的那个由俩显示器组成的透露网络状况的标志就不停地表示正在连接状态,并出现提示栏,点击以确定什么身份之类。点击上去,弹出一个由三个空白栏组成的框,内容无非是帐号、密码、登录域什么的。填进相应的内容,却在俩显示器上出现了个三角形,黄底黑色符号,一个让人痛不欲生的惊叹号,说是“身份验证失败”。

大概是我自己操作什么失误了?此前,我不过是由于自打出国后就再也没有登录过MSN,而国内有人特地告诉我,希望我能在MSN上将其加入。登录看看,可点击登录,弹出一个提示栏,说是有了最新版本,如果要登录,必须升级。没辙,同意,但是反复下载升级,却在点击登录时不得不重新进行下载升级操作,反复如此,索性重新启动,结果,就出现了右下角那副倒霉德行样。

没辙,赶紧给国内小于打电话。她被称之为是24小时为朋友们提供技术支持的专线。按照其指示,开机选择最后一次可正常使用模式,还是不行。再打电话,告诉我得需要杀毒。尝试,还是不行。

这时,已经是北京时间午夜12点。我也不能没完没了地半夜骚扰女孩子。此时旁人出现,用我的网络插线在其电脑上试,也出现同样的标识。于是,我被告知,这是这里经常出现的情况,整个网络都会呈现上不去网的状态;而当天是星期五,已经是下班时分,估计整个周末都无法上网了。

就是因为周五下午网络出现故障,而相关人员也下班度周末了,所以若干人就在一个整整的周末都无法使用网络了。

没辙。凭借网络与外界建立的所有联系再一次被切断。我也无法上网看到最新发生的任何事情,更无法阅读和回复任何人发给我的邮件。

更麻烦的是,与我在西班牙马洛卡不同,我在奥斯陆居住的地方属于市郊,是个富人居住区。林荫环保风月无边景色宜人秀色可餐,可就是没有什么商业设施,什么咖啡馆餐馆等等全无踪影,连找个像马洛卡那样的偶遇捞着能够无线上网的地方也没有。

我到挪威后,就没有自己主动打开电视机看过什么电视节目。在国内成天到晚与节目打交道,看得心烦意乱。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暂别那个可恶的屏幕,不用看着里面花里胡哨的景象和喋喋不休的说辞,图个耳目一新的清净。

于是,这就等于是彻底与世隔绝。

万般无奈,只能憋在这个如花似锦的世外桃源里,黑灯瞎火地记录些个感受,以捱过我每天一篇垃圾心情之下产生的垃圾文字如此这般类似自虐般的生活方式所要求的苦难生涯。

这就是挪威。

应该说,这种情况对我的刺激还不是很突如其来。我对挪威的了解毕竟不少。上一次到挪威来,对这里的形形色色知道的也是不少。并且,以我这等无论到哪儿都是北京人讲话“揣着一副牌,逮谁跟谁来”怎么着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架势,向来不会以为什么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到了洋鬼子的地界儿,照样鸡蛋里头挑骨头,吹毛求疵。

挪威被联合国连续数年评选为全世界最适于人类旅居的国家。我平生第一次出国,就直眉瞪眼直奔挪威而来。想想吧,从中国那么一个破烂地方,一个连测试人类拾金不昧的对象都不会选取的国度,一个人类飞地,一个世界垃圾场,一个聚集着地球上最坏群体的地区,却直接到了挪威这样一个地方,其间的反差会有多大。

可联合国评选的最适于人类旅居国家又怎么了?架不住咱中国人的火眼金睛,照样能够挑出毛病来,甚至能够描绘得一无是处。2002年我就曾经记述过,挪威人爱出错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程度,无论大事小事,都会出错,有时错误得很是蹊跷。也正因此,我才有了“挪威,天堂?地狱?”的疑问。那些内容,在网络上都有。国内也曾经有出版社对此感过兴趣,后来不了了之。

恩格斯说:“我们宁愿先把它深入地研究一番(指挪威与外国之异--引注)然后再下判断。”(选集四,第474页)而在恩格斯们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再来看类似挪威、以及那些发达国家,会有着更为痛切的感受。

每每看着挪威这里金发碧眼的洋鬼子们,心里五味杂陈。傍晚,听到外面的那些毛头小子们嘈杂的喧嚣起哄的声音,就想到,这大概就应该是所谓的青春期暴乱了。其实,从人的发育经历上说,但凡人都会有这么个过程:叛逆性强,蔑视所有规矩会权力,胡作非为,用桀骜不驯宣示自身的存在和独立性。

挪威的小子们在青春期也是喧闹得要命,中国的何尝不是如此。但是,挪威小子却可以享受着从生到死来自国家的所有庇护和保障,可以衣食无忧,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教育、就业、闲暇等等七七八八的福利;而这在中国却不行。

同样是人,现实的不同就是如此巨大。

在欧洲机场过海关时,我注意到乘客手里拿着的形形色色的护照,样式千奇百怪,版型五花八门,可是,这么一册薄薄的本子里面,却包含了太多的信息。这不仅仅是护照本身所记载的持有者个人资料,还有着颁发国的整个国力。我看到,也有情侣两个人所持护照并不相同,意味着他们是不同国家的;有上面标有日语的、韩文的,以及歪七扭八反正我也看不懂的什么文字的。再低下头去,看看自己攥着的中国护照,自己也觉得很不是滋味:要知道,如此护照的含金量少得实在可怜。虽然走在马路上也可以挺胸抬头昂首阔步,但是如果拿出护照来,相比之下不用废话就矮了一大截。

经常与欧洲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有时也在想,如果发生什么事故,这帮子欧洲人无毬所谓,反正有国家的社会保障挡着呢,咱可不行,无论什么天灾人祸,都得自己扛着。可就这,咱比旁边那些欧洲人给国家交的税一点儿也不少。

同样是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公平吗?

在欧洲待着,一个很突出的感受就是,欧洲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容易不满,很少抱怨,更少投诉。在这点上,公认的是欧洲人比米国人要宽容忍让。碰到什么类似无法上网或者航班延误或者行政差错等闪失,通常都一笑了之,很少斤斤计较,不像暴发户似的米国人,对于权利主张的过程的享受要远远高于对结果的企盼,抱怨本身已经成为文化追求,至于是否应该抱怨以及抱怨可能的效果倒是不足而论了。在这点上,中国人比米国人走得更远。国外不喜欢中国人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锱铢必较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我以往的文字都是在说中国的不是。那么,真要是到了比如欧洲,看到满世界都是洋鬼子,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挪威G•H•布伦特夫人曾经主持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于1987年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其中提到:“我们看到了出现一个就发展新时代的可能性,这一新时代必须立足于使环境资源库得以持续和发展的政策。”【转引自《新经济:一场伟大的争吵》章铮主编『知识经济的内涵』(吴季松)西苑出版社第158页】

不错,欧洲人目前对于环境、生态、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层面。我在奥斯陆的住处,窗子很大,而窗外相隔数百米,就是一个高度也不过两百米的小山,山上层层叠叠密布着树木,没有任何缝隙;我到住处附近的宋斯湾游荡,那里也是层林尽染。

许峥给我发来的材料里的最新消息是,全球30最脏城市中国占6席:一个独立环保组织日前发表一份报告,列举全球10大最受污染的城市,中国城市占了两个席位,包括山西临汾市和天津。(何必注,略。)

但是,什么叫做“科学公正”?标准本身就已经被预设,已经被类似挪威G•H•布伦特夫人们在西方国家进行工业化的时期制作完毕。剩下的,就是用这套由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去衡量全世界。因此,那些后来的、急起直追的、必须要在列宁所谓已经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的空间里挤占出喘息地界儿的国家,就不得不在先行者的冷嘲热讽和量身定做之下匍匐踯躅。

这就是说,发达国家向后发国家提供着各种阻挠,以限制其对自身优势的挑战,其中就包括类似污染等衡量标准。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过是一群殖民心态浓烈而又自以为是者们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喧嚣罢了。面对如此口号,稍微有一些常识的人就会看到,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有资料在分析西方人比中国人富多少时给出这样的数据:据统计,目前美国人平均每小时工资16美元,而丹麦则高达33.46美元,(何必注,略。)

或许,我们可以在理论上说,既然人权高于主权,既然联合国宪章显然规定着人的迁徙自由是重要的人权,那么,是不是可以出现人类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的劳动的载体的劳动力在国际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要知道,如果把生产要素当中的资本、土地、劳动逐一区分的话,土地由于其不动产性质最差,资本次之,而劳动是最活跃也因之成为限制流动成本最高的。中国每年上亿农民工游走在中国大陆上,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力量和全人类为之瞠目结舌的浩荡流动人群,显示出劳动力流动限制政策的失灵。

那么,既然国际间收入差距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既然日本经历了30年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美国、而中国同样经历30年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却只不过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故此也就别指望中国委府能够实现国富民强,既然市场规律会由其内生性力量达成要素配置均衡,那么咱是不是可以毫无阻碍地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去打工?

这当然是痴人说梦了。

现如今,欧洲很多国家都为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短缺而担忧。昨天的消息说,俄罗斯出台政策建议,每周放假一天让人们回家过夫妻生活,生孩子有奖。我相信,在中国依然固守计划生育这种被国际上诟病许久的强制性国策的现在,这让太多的包括我在内的中国人艳羡不已,不就是生孩子嘛,太求之不得的事情了。

但是,俄罗斯却对于移民抱着非常谨慎甚至敌对的态度。普京有意纵容俄罗斯各地先让潮水般涌进来的中国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环境营造,等时机成熟,更纵容各地的排华行径,使得太多的中国人在俄罗斯血本无归。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俄罗斯。可以说,面对具有巨大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诉求的国家知耻后勇奋发图强、对发达国家已经瓜分完毕的市场份额乃至包括发达国家自身在内的人类总福利的重新划分企图来说,发达国家都显示出越来越明确而强盛的保守主义姿态和动作,出现了日益向右转的倾向。普京如此,法国萨科齐如此,德国默克尔如此,美国小布什如此(民主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挪威也未能幸免。

本世纪初前后,挪威对外来人口的态度还相对宽松,可以显现出西方人热衷于标榜的人道主义和自由至上的精神。那时,只要单独的个人非法入境,并能够提供舍此无法生存的证据,就可以享受难民待遇。

随着冷战结束后欧共体向欧盟的转变过程中欧洲大陆同一化进程的加快,来自过去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人越来越多地向过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流动,欧洲各国对于外来人口的敌对情绪日渐高涨,抵制、排斥、敌视甚至仇恨外来人口的情况此起彼伏。而外来人口给进入国家当地造成的麻烦也不在少数。拿挪威来说,一些来自东欧的年轻女性就开始干起了为挪威法律所不容的卖淫生意,而伴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这种生意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甚至出现了蓄奴现象。由于奴隶制度在挪威消失了很久,已经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以规范这种行为,挪威方面不得不诉求已经失效了的久远以前的法律来进行调整。

这也就造成了挪威对于外来人口进入日益严格的限制。

有几件在挪威报纸上曾经引起轰动的事可以作为具体表现。

有来自斯里兰卡的人,身处斯里兰卡传统的反政府泰米尔猛虎组织的势力范围,也就是与政府军长年累月交战的地区,到了挪威,并且在挪威接受了挪威主教的洗礼,但还是被挪威的UDI(移民局)拒绝难民申请,引发了挪威广泛抗议。挪威报纸连篇累牍讨论,把这么一个接受挪威主教洗礼而成为宗教信徒者遣返会战火纷飞的地方,与人道主义精神和宗教宽容精神的契合程度究竟如何?但舆论归舆论,那个可怜的斯里兰卡人最终还是被送回了祖国。

要知道,挪威是国际认可的斯里兰卡政府与猛虎组织之间的调停人。

一群来自中东的库尔德人,住进了奥斯陆的酒店,并且已经被UDI批准成为难民。但是由于这群人当中的一个人的一个不大的治安事件,使得UDI取消了所有人员的难民资格,全部遣返回原地。

巴勒斯坦一个作家写了本在国际上热销的著作,被邀请到挪威来访问交流,到挪威后要求政治避难,被审查不合格,强行遣送回国;此后挪威机构再度邀请他前来交流,本人也保证不再提出避难要求,但UDI自此拒绝签发入境签证。

还是要提醒的是,挪威是巴以冲突当中著名的奥斯陆协议签署所在地。

一伙来自中东地区的人千辛万苦到了挪威,申请避难,被UDI拒绝,因此到奥斯陆市政厅门前搭起帐篷,夜以继日抗议示威,形成了社会热点事件,挪威国内外媒体不断追踪采访,坊间也是议论纷纷。但是,最后挪威触动武装人员,将这群人押解出境。

巴基斯坦一个著名作家和观察家到访挪威,提出避难申请。此人在巴基斯坦也算是知名度非常高,而其遭遇尽人皆知。挪威媒体记者也专程到巴基斯坦采访报道,传达此人在当地收到监视和迫害的具体情况。但依然被UDI拒绝。

……

这还仅仅是挪威报纸披露的事情之中的一部分。没有披露的,更是数不胜数。

挪威是什么地方?是诺贝尔所有奖项当中唯一的一个不在瑞典评选和颁发的奖项的所在国。

那是个什么奖?诺贝尔和平奖!

前不久,英国《经济学人》首次公布“全球和平指数”排行榜,全球最和平的十个国家:挪威、新西兰、丹麦、爱尔兰、日本、芬兰、瑞典、加拿大、葡萄牙和奥地利。美国排第96位,仅比伊朗前一位。伊拉克、苏丹和以色列分列倒数前三名。 

(这份来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别有用心地将中国的排名去除掉,饶有兴味吧。)

挪威是个崇尚和平的地方。但是,这和平却是挪威人的专有,与非挪威人无涉。

就这样,挪威还是被英国媒体在最和平国家排名里列在了独占鳌头的位置。

其他国家在对待外来人口的态度上,就可想而知。

从近年来西班牙火烧中国商人仓库,到俄罗斯光头党残杀中国商人,再到德国警察侮辱中国人,再到意大利华侨示威游行抗议当地当局歧视华人阻挠正常经商活动……可以说,欧洲大陆上排华浪潮风起云涌。其背后,则是欧洲对外来人口敌视情绪的愈演愈烈,并且已经从民间行为转化为国家意志,通过国家政策的方式如火如荼。

当我们被“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那样荒诞不经的宣传麻痹鼓噪得晕头转向之际,浑然不知一个事实的意味,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实际上就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谋求生存权主张的不屑一顾,更是对着中国人为了北京奥运会而冥思苦想发明的那个口号投来的轻蔑鄙视;我们也漠视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国在单边主义思路下消灭别过金融主权的制度安排。

如果说,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可以确保人类福利的与日俱增,这恐怕还有些许道义成分的话,那么通过禁止人类最活跃生产要素的劳动的的载体跨国界流动、而只准许作为劳动的物化对象的产品在国际间往来,却将人固化在土生土长的国境线之内,还通过发达国家制定的形形色色游戏规则迫使后发国家的国民只能服从于永远为国际富人打工以维持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现存国际秩序,这本身就是对全人类公平正义的绝妙讥讽嘲弄。

如果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柏林墙被推倒,铁幕已经消失的话,那么现在,构筑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铁幕则再度形成;并且,由于新的铁幕并不具有柏林墙那样的物质形态,而更加令人毛骨悚然,铁幕存在的方式五花八门,人种优势论高调响起并且在全世界荡气回肠,白人中心论更是在其中甚嚣尘上,并由于类似中国国内的那些言必称美利坚群体的趋炎附势而更上层楼不可一世。

发达国家的富裕,凭借着其先发优势。当然,其中也包括比如殖民地屠戮、贩卖黑奴、鸦片战争之类的的血腥劫掠。英国把罪犯都扔到南太平洋的大岛上,才有了现在的澳大利亚。但是,现在的地球已经完成了布局,像中国这样要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把差不多10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却只能在自己狭小的国土上完成,根本没有向外殖民的可能。

于是,先发优势者们占尽了天时地利,逍遥自在地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然后居高临下地鸟瞰后发者们,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并且设置了种种限制,指责后发者们不去遵守国际秩序与人类文明,却悭吝得不愿意为后发国家拼死拼活的努力给予哪怕些许的帮助,反而利用游戏规则制定权对后发者们发起新一轮的更加血腥却杀人不见血的盘剥掠夺,使得发达国家自身原本带有原罪成分的血汗的财富节节攀升,却使得后者者遭受更为惨痛的磨难而每况愈下,沦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场。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