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日益恶劣不可避免

(2023-01-21 07:32:48) 下一个

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日益恶劣不可避免

                       2007年7月29日

何必

外汇贷款大量投放,力促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略。)

这是湖南省党报的一系列连续歌功颂德报道当中的一则,说的是金融对于该省经济的助推。

从中,我们真是能够体会到,中南海失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从省级委府机关报上,对于贷款规模扩大的乐不可支,以及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孜孜以求,完全与中南海忧心忡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巨大的反差,贷款的过度增加和进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是中南海的心病,而到了省一级,却在其喉舌上震耳欲聋地反其道而行之。甭管是政令出不了中南海还是中南海出不了政令,中南海门外,部委局办与地方委府沆瀣一气,助推中国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国际贸易方面,中国的形势越来越麻烦。去年6月19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到了今年,欧盟方面已经开始拟议对来自中国的产品采取禁运这种非常严厉的手段;美国则在国会以压倒性多数表决结果通过了对华更加严格的制裁法案。当假冒伪劣的中国货弥漫全球之际,全世界的新一轮排华浪潮也不可避免地风起云涌。

中国货物的国际上面临着全面遭遇抵制的局面。去年2月13日快讯,(何必注,略。)

这个打火机现象曾经在国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人们议论纷纷,如此风波是不是会继续蔓延,扩散到其他领域当中。实际上,作为全世界加工厂的中国,从来就不是核心技术的拥有者,一旦在知识产权领域当中被国际上盯住,几乎无一幸免溃不成军。

可即使如此,还是拦不住中国人拼死拼活地要挤出国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去年7月11日快讯,(何必注,略。)

到了今年,进出口增加值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地窜升。即使去除掉7月1日起开始的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整个国际贸易顺差的增长还是取得了居高不下的同比以及环比效果。而国内制造商们在对外贸易领域恶性竞争低价倾销自相残杀,也极大地破坏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迫使中国官方不得不屡屡出面进行干预。去年5月11日快讯,(何必注,略。)

不仅如此,商务部在针对具体产品领域不法行径的防范方面也算是用心良苦。去年7月6日快讯,(何必注,略。)

从商务部连续不断地针对国内出口企业的重拳打击手法上看,都带有中国特色的罚款经济特征,并且在中国社会整体上处于破产和失败的情况下,如此手段到底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采用高压政策,也未能让中国产品在国际上沦为过街老鼠的局面有所改观。去年6月16日快讯,(何必注,略。)

而几乎在同时,中国的化学品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诘难。去年6月22日快讯,(何必注,略。)

对于中国出口产品接二连三地遇到来自国际上步调一致的非难,国际舆论给给予了分析。去年7月7日快讯,(何必注,略。)

小日本这么说,也倒是无可厚非。本来,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经常项下经年累月的顺差当中,并不是对日本。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当中,中国一向都是逆差承担者。其实,不仅仅是日本,中国对亚洲、特别是远东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当中,一直也是逆差承担者。中国采取的友邻富邻政策,意在缓和国境线周边的国家间关系,为自身赢得发展的环境。换言之,中国通过花钱买安全的方式,构筑着韬光养晦的不冒头德行。不过,无论从东盟10+3的现实格局上看,还是从日本国内对话情绪的变迁趋势上看,或者从次区域合作进展状况上看,中国的政策也都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中国方面采取了形形色色的制度供给,试图在国际贸易方面挽救败局。不过,这林林总总的措施,却没有取得中国当局梦寐以求的成效。去年7月19日快讯,(何必注,略。)

人们更注意到,去年,美国贸易办公室2月1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现近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并不轻松。报告称,中国入世5年后,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学徒期”已结束。美国将建立一个名为“对华执行办公室”的专门机构,监督中国遵守国际贸易条款的情况。这是美国首次建立针对特定国家的执行办公室,既便在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高度紧张时,也没有类似做法。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日本外务省日前也决定今年4月新设“日中经济室”。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事情发展到了今天,问题却变得在中国与几乎全世界不共戴天方面愈演愈烈。许峥给我发来的文字当中,将这个现象做了危言耸听的描述。

“中国制造”成国际大事

(何必注,略。)

但这是可能的吗?

虽然中国一向具有崇洋媚外的民族情结,宁肯把最好的产品让洋人使用,自己则勒紧裤带艰苦奋斗,但中国社会已经与毛泽东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占据了上风,而官方对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对国民知情权的褫夺,使得宣传娱乐化倾向日益成为主体,拜金主义伴随着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土崩瓦解,让中国成为人类飞地。

“让那些有投票权的外国消费者满意”,说得好听。中国人何尝不想让洋鬼子满意,何尝不想确保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的称号?麻烦在于,中国哪儿还有这种让洋鬼子满意的货物呢?当中国制造已经或者轰轰烈烈或者悄无声息地变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之际,连中国人自己都会认为,消费安全不过是痴心妄想,洋鬼子怎么会看到来自中国的满意产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