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把中国标价一块钱卖了怎么样?

(2023-01-21 06:46:42) 下一个

把中国标价一块钱卖了怎么样?

                             2007年7月15日

何必

昨日,记者获悉,河北省纺织总公司整体国有股权在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公开转让,转让底价为1元……(略。)

规律性地,每周到这个时候我都不能收到节目组的稿子,只能自己上网乜斜,一看,各大网站纷纷将这条消息放在了头条显著的位置。

国有资产经过评估被底价1块钱挂牌转让,这当然是要被媒体和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事情了。

这个听上去名头真是不小的总公司,就这么在一块钱“象征性价格”的基础上被出卖,很是让人唏嘘不已。

不知道,这个总公司成立和其后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又会存在着什么样的鸡鸣狗盗,以及该国有企业负责人应该对于现如今一块钱转让的结局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看起来应该不会。到现在,不管是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当下中国南方大面积水灾造成家破人亡的恐怖事件,都会被不了了之。

周其仁在《国资转让争议四起的经济原因》一文中认为,(何必注,略。)

在我看来,如此争论很是有趣。中国的国有资产贱卖,注定是个不争的事实。至于中国能够在贱卖当中占据多少股份、以及国有企业方面的股东是否能够不像宗庆后那般中饱私囊,这都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即使是中方取得绝对控股权,那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根本拦不住坏透了的中国人大肆疯狂敛财据为己有。

其实,有关国有资产流失,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就非常普遍了。2004年就有媒体指出,县级国有资产几乎通通被卖光了,地市级国有资产也已经卖出80%。江泽民时代国有企业改制的措施,实际上就是一场疯狂贱卖国有资产的过程;胡温亲政后所采取的一系列亡羊补牢贼走关门的方法,一方面也不过就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很是口惠而实不至;另一方面,在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现实情况下,新一届委府的相关原则立场,更多地具备着闭门造车自圆其说自得其乐的意味,帐外贱卖国有资产依然风起云涌声势浩大。

1993年把全民所有制改称谓作国有制,这种称呼上的变化蕴藏着极为险恶的用意,转移甚至抹杀了全民资产的基本属性,而有国家来作为巨大资产的所有权完全拥有者,完成了法律上资产所有权偷偷摸摸的根本性变迁,给江泽民、朱镕基让国有企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下岗提供了制度基础。

此后,国有资产出让成为中国社会一道血肉横飞的风景线,并迅速演化作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物质景象和基本成因。毛泽东时代以保家卫国为借口而对资源、资产价格的人为低估,使得基于这个框架内的国有资产几乎一文不名;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监管的形同虚设,使得贪官污吏丧心病狂侵吞国有资产达到了惨烈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原本以低收入和“广覆盖低水平”福利来享用委府对自身生老病死责任而成为国家债权人的国有企业职工,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沦落为债务人,要为改革开放承担风险,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初牺牲品。这种委府放弃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的做法,使得其公信力大大缩减,而贪官污吏的掠夺更是使改革开放的全部合理性和合法性荡然无存,到现在只能凭借经济增长来维持苟延残喘。

对此,国际上也忧心忡忡。要知道,如果中国发生了动乱乃至分裂(虽然从形形色色的理论上说,中国社会现在是否已经如此很值得思忖),那么将是全人类的灾难,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承接全世界人口最多并且都是坏透了的中国人所面临的社会动荡和人道主义灾难,换言之,如果中国灾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完蛋的序幕。去年6月7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介绍,(何必注,略。)

这么说也许挺简单,但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有效解决。李荣融入住国资委,除了对于权杖有着高度的狂热外,只不过保留了朱镕基抓大放小的套路,以子虚乌有的国家安全和举世罕见又成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安全为借口,保持对大型和超大型国有企业的绝对控制权,而对千百万国有中小企业却采取了能卖就卖的基本立场,使得全社会看到,相对于朱镕基时代来说,现如今就是地地道道的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除了文山会海八荣八耻八股八卦大权独揽外,没有任何实际效能。

比如,去年有媒体报道,四川电力“改制”中国资大量流失。(何必注,略。)

如果光是一个四川省电力部门,也就算了。去年9月12日审计总署发布公告,我已经引用了不少。咱从中就可以看看现在那些部委局办都在干着些个什么。(何必注,略。)……

这份公告,有些内容已经被我切割到其他地方去了,因此并不完整。

一方面,到现在,我们看到上述部门有谁为了如此违法乱纪承担了什么责任?而且,这审计风暴年年刮,李金华仰仗着温家宝高举审计大棒,最初闹得轰轰烈烈,可面对死皮赖脸的各个部门,到现在不也就是个鸡肋,什么风暴常态化、审计制度化,不也都变成了李金华个人崇拜的道具?

另一方面,就像18世纪法国人所说的那样,一切都站在理性的审判台前接受理性的审判,可谁来审判理性本身呢?套用到这里,那就是审计总署审计这个审计那个,谁来审计审计总署本身呢?

进一步,是不是存在可以对现行所有政策法律超然物外的权力呢?如果有,游戏注定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主义派别们口口声声就是民主,但民主的最高裁判官是谁呢?在西方是对上帝的依赖,而对于中国这等无神论地界儿,让执政党作为道德化身显然为其不堪重负,可民主到底在什么层面上存在呢?)

所以嘛,国资委本身就是个中饱私囊的货色,指望着李荣融能够救国有资产于水深火热,那不过是乐观主义的海市蜃楼。去年媒体报道,国资委日前正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使备受争议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管理层持股”正式放行,国企的私有化进程开始了。对此《安帮简报》认为,MBO的启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在西方,实施MBO的企业都是私企,少量的不承担盈利任务、只替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国企、其管理层是国家雇员,不持股。大型国企当前改革重点应该是向国家上交利润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国资委只是国有资产的委托管理人,无权以股权激励的方式来改变国资所有权、人大授权才能进行类似的持股改革。

国资委甩包袱式的做法,也暴露出其软弱无力的行政能力缺陷,及其浓缩中国官场对权力无限大责任无限小理想状态情有独钟的嘴脸。

如此,曾经是咱全民财产的国有资产被蹂躏,也就让我们见怪不怪了。清华崔之元给我发来相关内容。

Cui Zhiyuan

2007年4月8日 10:11

徐工改制财务顾问迷局:一高管是杀人犯

(何必注,略。)

我不知道崔之元仅仅是兴趣广泛,还是正在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他发给我的相关内容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文字。这些,都让人看过后心情非常沉重。

Cui Zhiyuan

2007年6月18日 23:10

哈尔滨国企35亿债权以1.65亿卖出遭质疑 

(何必注,略。)

郎咸平有关国有资产的言论,引发了中国社会剧烈的反响。他也曾经暂时性阻止了国有企业MBO(企业经理层收购)的进程。他对于国有资产处置问题的长期关注,使得他曾经作为一个很具有悲情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地挑战着穷凶极恶的制度,并被比如刘吉之类的过气人物阴险狠毒地上报为,郎咸平背景复杂到了有可能是第五纵队般的间谍,因而一度遭到当局的封杀。

现在看来,国有企业的处置,已经完全不是个经济问题,甚至像张五常所谓的产权经济领域里的事情。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管理者缺位问题,在现行制度下难以解决;而国有资产转让则更成为官商勾结里通外国搜刮民脂民膏的喋血惨状。

于是,我们就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国有企业无论卖还是不卖,都是死路一条。

这种状况在现如今的中国像涟漪般的扩散着。制度操作空间日益逼仄,骑虎难下进退维谷,打左灯向右转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灵光了。孙立平认为,过去是政治和意识形态向右转,社会政策向左转,现如今应该是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政策都应该向左转。不过,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当权者已经失去了自我救赎的尚存时机以及客观可能性。由是,在市场和政府双失灵的情况下,制度失败和政治死亡,就是现如今中国的真实写照。

所以,河北省那个什么总公司被一块钱贱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如果把中国也估价一块钱卖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