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币值飙升股市繁荣终将让中国人回到石器时代

(2023-01-21 06:14:16) 下一个

币值飙升股市繁荣终将让中国人回到石器时代

                  2007年7月5日

何必

人民币升值还在不停的攻克一个个整数关口……(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何必注,略。)

这是该节目对股市做的又一个报道。现在,不管是在传统媒体上,还是网络媒体上,也不论是以社论那种人模狗样的一本正经,还是博客那种嬉笑怒骂的调侃手段,只要涉及到股市,就会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力。于是职业传播者们也就乐得那股市当作是快骨头,招惹得人们摇头摆尾穷追不舍。

近期股市剧烈震荡,使得媒体借此绝佳时机大赚其钱。各式各样证券类报刊广电,原本就是靠天吃饭,在熊市当中半死不活惨淡经营,可逢到了这股市疯狂的时候却纷纷成为摇钱树,曾经被深圳人当作是各种职业排名当中地位最差的股评家也随着大盘的飙升而风起云涌。(这也表现出,中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完全是两张皮的真实景况,股市根本无法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坐标系、而只不过是个被架空和玩乎于股掌之间的本质属性。)

不仅如此,一些“专家学者”也因此而再度站在了公众视野的前沿。这两天,人民大学的吴晓求、以及我那个校友、1989年春夏在广场上我遇到当时还在社科院工经所读研究生的他时还叫错了名字、从我们的妈校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贸大学)跳槽到了政法大学的刘纪鹏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怒吼,力挺上证指数应该会站在4000点以上。

本来嘛,如果谁对着刚刚抱着出生的孩子的家长说这孩子终究是要死掉的,必定是要挨揍的,虽然说的并不错。

而作为一档以收视率定生死的电视节目,没有央视那般拿着巨额投入可以为所欲为,当然也就乐得抓住当下最为火爆的题材进行关注。哪怕新闻点在于人民币终于突破7.6整数关口这么个历史性时刻,也要接地气,与令人爱恨交加的股市走势结合起来。像央视那样空泛地报道和讨论币值变化,则会使得观众用手(中的遥控板)投票一走了之。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中国大陆所有电视台里面的财经频道共同的窘境,导致原本几乎所有电视台都具有的财经频道,到现在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改作社会新闻乃至民生新闻领地。

同样,这也是现在财经类媒体层出不穷,但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那些崇洋媚外的媒体人所热衷的“中国的华尔街日报”的社会基础。

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说起来太简单了。只要人民币还处在升值通道之中,股市走牛就是不可避免的。

自2005年中国委府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后,炒作人民币就成为国际上越来越流行的做法。国际资本在炒作上个世纪末美国新经济、以及分别由北约和美英多国部队主使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再后来就是炒作国际市场上的原油期货题材之后,在中国委府宣布结束人民币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之际,全世界都发现了一个原本封闭的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人)的价格视若草芥严重低估的专制国家在里应外合当中在汇率形成机制上有所松动,这给了急不可耐要寻求炒作机会的国际资本(数据显示,国际虚拟经济总量已经是实体经济的600%以上)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面对形同虚设的中国监管,仅凭着博傻般的的智力和勇气,就可以在宁予友邦不与家奴的中国贪官污吏治下的中国转瞬之间捞取大把大把的银两。

长期以来,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让中国完全成为绑在美国经济马车上的物件。美国经济一有风吹草动,中国就会因此而伤风感冒。这种危若垒卵的情势,让中国人好生的不自在。去年7月27日出版的《每日工业快讯》就报道,(何必注,略。)

到了今年,有关加快人民币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与此同时,人民币币值不断突破一个个关口,站上了新的高点。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报道。

2007年02月0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7:35北京时间 15:35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人民币汇率再升新高 专家提出警告

(何必注,略。)

但中国国内经济学界主张人民币加快升值进度的也是大有人在。这种唇枪舌剑的背后,反映出学术界和理论界对中国社会情况判断的大相径庭。

即使如此,米国人对于中国币值上升的情况依然非常不满。王未名发BBC内容。

2007年04月2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4:02北京时间 12:0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美国继续施压要求加快人民币改革

(何必注,略。)

对于中国特色的口惠而实不至好大喜功假大空泛滥的社会特质,米国人心知肚明,很乐意奉陪中国人玩那种自欺欺人的战略对话的游戏,最终让自我感觉很有面子的中国官员得到了虚荣,却为此丧权辱国。

网上流行着有关人民币升值各种各样的说辞。其中一则颇具代表性。

关心人民币升值,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真正意图何在??

钱是比武器更厉害的武器--人民币的升值与中美

(何必注,略。)

这也算是一篇东拉西扯得比我还热闹的文字了。其中充斥着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的歌功颂德。但毕竟,这也是民间流传着的对人民币升值的一种阐述。

有趣的是,也是在今年的2月7日,官方媒体《中华工商时报》以“美日已发动对华金融战争 外汇股市恐将失控”为题发表了署名文章。(何必注,略。)

以上两篇文字,不谋而合地提及了亚洲金融危机。凑巧的是,亚洲金融危机恰恰在几天前的7月2日度过了整整10周年的纪念日。回想起那段惊心动魄让人们到现在还惊魂未定的动荡,人们也开始反思,现在的中国,与那个时候的东南亚以及韩国、俄罗斯有什么区别,换言之,如果现在再发生金融危机,中国是否还能够幸免于难。

按照乐观主义者们的估计,中国发生像泰国那样宣布泰铢大幅贬值(就是在1997年7月2日,全世界公认这就是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发难日)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家国民经济崩溃的情况不会在中国重演。

而我这等悲观主义乌鸦嘴,却没有这般侥幸。咱也就不照猫画虎抄袭一大堆数据来比较当时历经危机的东南亚各国与现如今中国的情况,回到最传统的经济危机概念上,那就是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崩溃,而现在中国所谓产能过剩而消费萎靡不振,国民消费欲望竟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这似乎暗示着,讨论不应该停留在中国是否会产生经济危机,而是中国现在是否已经发生了经济危机上。

人们认为中国还不会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上重蹈覆辙,却正在步入日本经济全面衰退前的路径:股市飙升,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国际资本大规模炒作日元,国民经济增长率高得令人瞠目结舌……凡此种种,与当前中国经济的表现何其相似乃尔。

日本人被米国人心狠手辣地弄了个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拜米国人自私自利之福,要不然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在日本的重压下,中国国立迅速提升恐怕也只能是痴心妄想)。而日本与中国的差别在,日本和美国有着生死与共的关联,其安全方面的铰接日益紧密;而国际上对于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专制国家的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敌视有目共睹,一旦发生了类似日本广场协议后的溃不成军,中国将彻底失去安身立命之所。

我多年的朋友许峥给我发来了最近的材料。其中的警示或许也未必全然是危言耸听。

做空中国:投资混招的未来后遗症

(何必注,略。)

可是,在目前的中国,没有人会为所谓民族利益着想,就像人们看到的,共产党内部也是各打各的算盘,所有共产党会议上都是算盘噼里啪啦震天响,无论什么动议出现,与会者首先的反应就是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所有的政策都在“国家财产=党产=部门资产=个人资产”的等式中被演变为谋取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的工具以及具有与时俱进的无与伦比正当性合法性的暴力理由。

于是,不管是QFII、QDII、大幅度降低出口退税幅度、调高印花税……这些在政策设计初始或许还是有着良好意愿(姑且如此假定)的制度安排最终通通成为劫掠国民财富卖国求荣的不二选择。

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此这般的人民币升值终将导致股市、房市的溃不成军,把中国人都打回到石器时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