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思考

(2023-01-18 13:45:06) 下一个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思考

                                      2007年5月1日

何必

五一不远行的人有很多……(略。)

又到了

网上有笑话说,本子的女友对他说,她的父母极力反对他们的事,因为嫌他是个穷工人,没出息。女友是哭泣着离他而去了。木子一气之下辞职下海。折腾了两年,总算挣了一些钱。有一天,突然萌生了报复的念头。于是木子穿戴笔挺,提上许多礼品,按响了昔日女友家的门铃。一番客套之后,本子开始向她的父母吹嘘自己如何体面,如何有钱,最后以刻薄的语气说:“当初二老若是同意我们的婚事,也许现在我依然是个穷光蛋.今天特来感谢你们。”木子正暗自得意,二位老人却愕然:“你们谈过恋爱?她怎么从来没说过!”

又到了五一节了,人们又欢天喜地过节了。媒体也刻意制造更为欢天喜地的氛围,打开电视机,所有节目都是大红大紫的,央地头头脑脑一个个脑满肠肥正人君子似的,不是在视察早就安排好了的社会场景,就是观看被审查得一溜够除去所有哪怕稍微有点不顺眼的内容,活脱脱一副摇尾乞怜歌舞升平的文艺节目,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嘴里说着的都是那些官话套话的大词,表现出在中国媒体上连人话都找不到了的奇观。

有关黄金周的存废也还在争论不休。人们发现,黄金周对消费的边际贡献已经微不足道,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而类似国家发改委提出将周五工作制改为周六工作制,每月底有四天的小黄金周,更是让人看出委府人员在逆向淘汰的情况下,究竟会干出什么样混帐昏庸的倒行逆施。

在中国经济正在有着让全世界瞠目结舌的疯狂发展之际,国际上却发现,中国在此同时也制造了祸害。去年6月29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这种情况与中国当局口口声声富邻政策背道而驰,使得中国成为地地道道的黄祸发源地。

不仅如此,中国国内的情况却日益险恶。媒体报道,深圳市卫生局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全市19700家工厂中,存在严重职业毒害因素的企业高达9392家,而与职业毒害因素接触的工人就有30万人。1990年至2005年间,深圳全市共发生职业中毒355宗,中毒人数896人,其中死亡45人,并且“发展呈上升趋势”。据介绍,职业危害发病率80%以上分布在特区的宝安、龙岗两区,以“三来一补”、“三资企业”为主,集中在制鞋、五金电镀、塑胶玩具、印刷、家具等行业,其中涉外企业占到九成以上。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的BBC对中国事务的文字。

2006年12月0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44北京时间 02:4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德国玩具业关注中国工人待遇

(何必注,略。)

在这种情况下,再来看这个被刻意编造出来的喜气洋洋的五一节,就显得没那么值得欢天喜地的了。

今年的五一节前,曾经有人发出过这样的质疑。

除去旅游消费的五一节还剩下什么

(何必注,略。)

是啊,五一节,来谈谈劳动吧。

谈什么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切实遵照执行了吗?农民工遭遇拖欠的工资得到偿还了吗?流水线上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得到保障了吗?员工的加班工资悉数领到了吗?最低工资标准严格及时执行了吗?劳动雇佣者主动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了吗?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得到落实了吗?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得到改善了吗?”这些都是些个表象,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据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外出务工也使农民进行非农产业经营的能力增强。目前每100个外出务工农民就有4个走上回乡创业的道路。农民外出务工成为其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98元,比1997年提高483元。1997~2004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5%提高到34%。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两亿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在产业工人里的比重会占得更多。但农民工在中国社会里的话语权却被搁置、忽略乃至置若罔闻。新近,有好事者提出,要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给予农民工些个份额。如此声音一出,立即引起各方热议。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意识、能力以及组织化程度众所周知,而选举农民工的人大代表的途经,也更会演变为地地道道的幕后交易,而在当前的体制和机制里,假如农民工人大代表成为现实,那么被选中者也会是不折不扣的工贼。

而一向被看作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河南省,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让农民工作为法院陪审员的制度安排。这更凸显出,在温家宝为农民工讨要工钱这种事情出来后,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农民工拜物教”,惟上惟大的对农民工格外关照,使得农民工现象成为中国政治领域里的一个标杆,它的发生命中了中国社会的软肋,即最高领导人的行动直接表现为社会治理的风向标,而迅即将其他的比如还在农村的人口和城市贫困人口沦为新的短板。

当农民工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时,我们更可以关注中国工人阶级的实际状况。进入新世纪后,各级委府说辞中悄无声息地取消了“无产阶级”的称谓,目的是什么?是中国社会里无产阶级已经消失了?如果有这种结论,那应该是古今中外最为惊世骇俗的弥天大谎了。其实,正是由于无产阶级队伍迅速的壮大,才使得对这个人群的关注从过去的公共话语不得不成为委府内部窃窃私语逐渐严格密不示人的领地。

中国的国家体制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宗明义:1、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姑且不说,这种对于社会里以阶级形态存在的人群优于其他人群的国家基础,与同样在该宪法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条款是否冲突,只是看,作为国家的基本大法,还是规定了中国的工人阶级的法律地位。

而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现行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再一次姑且不说,党章将仨代表写了进去,完成了每一任领导就将自身说辞写进党章的习惯性传承;而最近,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载文,提醒不要仓促地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毕竟,各界对于新的治理方针赞不绝口并力推入宪(法)入章的做法,无非是中国特色的溜须拍马。(网上很容易搜索到相关内容。)】

江泽民2001年7月1日建党讲话中,也说道,“总之,面对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所以,无论从宪法上,还是党章里,工人阶级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至关重要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值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马恩选集》一第257页)在当前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情况与马恩所在的那个时代是否发生变化了呢?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是否得到改善了呢?工人阶级是不是也面临着“劳动增值资本”的生存必要条件呢?其实,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据统计,1991年的时候,国有企业中职代会中管理人员和工人的比例是27.3%:16.1%,到2000年,就只有66.1%:17.5%了,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人的比例不断减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人代表比例分别为26.7%、14.9%、12.4%、11.2%,而这其中,还没有排除“伪工人”,就是顶着工人帽子的企业经营者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等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将当今中国社会分为10个阶层,把工人、农民、下岗职工打入第8、9、10的最底层。(第47页)

于是,我们看到了什么?被宪法当作是国家主导的工人阶级和国家基础的工农联盟,竟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这应该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吧。

如果在这个层面上看五一节,就会有另外一番体味了吧。

五一节是什么?其全称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它是怎么来的?起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1889年第二国际为了纪念这次流血斗争及其胜利而做出的决定。

也就是说,这是121年前美国工人为了缩短劳动时间浴血奋斗,经过鲜血和生命的历程,才有了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可到现在,我们这里的真实状况又是什么呢?如前面那篇呼吁五一节谈谈劳动的文章里提及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切实遵照执行了吗?农民工遭遇拖欠的工资得到偿还了吗?流水线上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得到保障了吗?员工的加班工资悉数领到了吗?最低工资标准严格及时执行了吗?劳动雇佣者主动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了吗?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得到落实了吗?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得到改善了吗?”或者说,121年前美国工人浴血奋战所得到的八小时工作制,在121年后的中国社会,获得了执行了吗?现如今中国的工人阶级的真实状况,比起130年前恩格斯所描述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又好在哪里?

被当作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恐怖了法西斯的罪魁祸首希特勒在其《我的奋斗》叫喊着:“个人自由的教义在我们建设国家的时候,连一根稻草的分量也不值得。”也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德国才完成了向战争机器的转变,而且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全世界制裁的情况下,短短十几年时光里,从满目疮痍的战败国迅即崛起,张牙舞爪对人类发出挑战。而个人自由在我们这里,命数也所剩无几。

德国学者威尔海姆•赖希在《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中指出:“希特勒一再强调,不能靠论证、证据和知识来赢得群众,只能靠感情和信仰”,结果“信徒已经成了完全无能为力的。……他越是无能为力,他也就越相信那些支持他并庇护他的超自然力量。因此,不难理解,在某种场合下他也能产生一种难以置信的信念力量,一种视死如归的态度。”(转引自王毅主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第275页)

客观地说,希特勒在宣传、管制和军事上,也算是个奇才了。他蛊惑人心的能力确实是创一流的。

但是,这个法西斯党魁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口惠实不至上。陈勤在《通往毁灭之路》一文中介绍,希特勒把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烧向了消灭失业现象。(何必注,略。) 

写到这里,我还能说什么呢?哑口无言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