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北京出租车运价行将上涨

(2023-01-01 02:09:52) 下一个

北京出租车运价行将上涨

                                   2006年3月31日

何必

油价上涨对出租车司机的影响也很大,也有风声说,价格会调整……(略。)

3月2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全面上调,引发了全国性的非议。

就在1月13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耕在北京宣布:2005年,中国石油集团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实现收入6720亿元、税费1410亿元、利润总额17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8%、30.8%和36.3%。显然,2005年是中国石油的“丰收年”。然而,国内广大消费者却没有感受到这种“丰收”的喜悦。他们面对的现实是,2005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先后历经了5次上调。人们想知道,中国石油的巨额利润中有多少是通过成品油涨价从老百姓口袋里掏出来的。如果去年国内成品油不涨价,中国石油获得的利润将是什么水平。对这个问题,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办公厅主任李润生的解释是,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经过几次上调,但中国石油炼油加工环节仍是亏损的。与国外成品油价格相比,国内油价目前倒挂每吨仍超过千元。中国石油2005年加工原油11061万吨,生产成品油7114万吨,在炼油加工业务环节实际亏损300多亿元。中国石油用在原油生产环节赚的钱有一部分补贴了炼油加工环节的亏损。那么,中国石油的高额利润来自何方?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股份公司总裁蒋洁敏回答说:“中国石油的主要利润来自上游,即原油生产环节。”陈耕在分析中国石油的利润来源时说,首先,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涨,国内原油价格基本与国际接轨,这是中国石油获利的主要原因。其次,中国石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内油气勘探实现新突破,有效控制了老油田产量递减,同时开发一批新油气田,实现了油气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是中国石油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其三,中国石油“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业务实现新突破。其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上有中央及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有中国石油集团百万员工的共同努力,从而保证企业快速有效运转。

而针对国内石油企业垄断利润的放任自流,更是国内暴利税和垄断资源税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所在。就在油价全面上调的当天,各新闻媒体都收到了一个署名“吾佛慈悲”的邮件。

“发改委”不是“发财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是国务院下属的权利机关,掌管着关乎国计民生的能源、物价及市场的准入等重要环节,市场的每一点风吹草动都由“发改委”而生。

火车票的定价、电讯资费的调整、能源的分配和价格调整等等都须报请“发改委”批准。“发改委”的职责是为人民掌管市场,但正逐渐的变成某些利益集团的“发财委”。

火车票的定价是否合理?是否应当调整?普通百姓和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呼吁,但处于强势地位的铁路部门动不动就以“国家发改委”为挡箭牌,拒绝接受民意。

电讯资费的调整也是民声鼎沸,怨声载道,但是处于垄断地位的电讯运营商也是以国家发改委为掩体,不怕枪林弹雨,我自岿然不动,继续盘剥消费者的金钱。

汽车正逐渐成为普通百姓出门的主要工具,可是油价一个劲的往上涨,谁都可以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大旗作虎皮,只要能够更多的从普通消费者的口袋里抢夺更多的钱财,就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石油作为一种稀缺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价格依据供求关系决定,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石油的开采企业、冶炼企业、运输企业、销售企业将涨价作为保证企业高额利润和良好业绩的唯一途径,无异于谋财害命,拦路抢劫。

石油企业依据市场供求调整成品油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权利,消费者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油品消费,大可不必由“发改委”代垄断企业受过,总让人觉得“发改委”就是某些利益集团的“发财委”。

石油成品油涨价,是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高低决定的,消费者没有选择,既然国内石油价格由“发改委”批准,“发改委”的另一个职责就是为百姓监督与石油有关的企业的工资福利,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和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如果与石油有关的企业将石油涨价获得的经济效益用于维持相关企业领导和职工的高工资及高福利,就是草寇行为,就是拦路抢劫。

当然,这种非专业人士的说法,显然有着偏颇支出。但是,这种声音却是越来越频繁地游走在坊间,形成了对政府的强力敌对和抗拒。

油价上涨了,北京市的出租车价格也要随之上涨。其实,即使油价不上涨,北京出租车的运价也要调整,这种内部消息早在两个多月以前就已经传播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北京不仅仅通过更换出租车型完成了将1.2元/公里的出租车淘汰出局而使最低运价上升到1.6元/公里,并且这种涉及到千家万户的事情连个听证会这种走过场的形式都干脆不要了,而且还要将出租车运价普遍上调0.2~0.4元,使最低运价达到1.8~2.0元/公里。而现在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油价上调,给了北京市一个难得的涨价借口。

节目里说,“的哥们的烦恼,有关部门也惦记着呢”。这种说法简直令人费解。怎么惦记着呢?听起来似乎是政府要为那些原本早就超过即使是被万人唾骂的劳动法里还假模假式地规定的劳动时间的出租车司机排忧解难,减轻他们的生存压力,可看来看去,却是北京市发改委明确表态,成品油价格上涨必须使出租车运价做出调整。尽管发改委方面装模作样说什么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可这种结果先出来再作秀于程序合法的把式,根本逃脱不了逢听必涨的命数。

以前,北京市也曾经因为油价上涨而调整过出租车运价,表现在出租车起步价格的从10元/5公里调整为10元/4公里,可此后油价下跌,运价却不为所动,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故弄玄虚的听证会了。

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乘客,众口一词地反对出租车运价上涨,而媒体也广泛议论,油价上涨压力应该由典型官商勾结甚至到了涉黑运作的北京出租公司来承担,但“惦记的哥烦恼”的政府部门却还是一意孤行,坚持要提高出租车运价。如果不是举行听证会必须要有个法定的程序,北京市发改委方面注定是在国家发改委公告成品油价格上涨之际就召开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趁热打铁忙不迭获得涨价的合法性,完成对出租司机和乘客的再一次财富劫掠。

举目看去,全国各地出租车运价涨声一片,广州出台了每天给出租车司机补偿区区5元的措施,而更多地方则将油价上涨的压力全部转嫁给了出租车司机和社会,而把官商勾结所蕴育的怪胎出租公司牢牢地包藏在政权强有力的臂膀羽翼之下旱涝保收。

看来,当今的各级发改委已经打定主意,根本不在乎民意如何,为了一己之利而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为了钱而与公众为敌。

而其结果呢?恐怕应该是不言自明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