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反腐败也不能抑制房价上涨势头

(2023-01-17 02:00:05) 下一个

反腐败也不能抑制房价上涨势头

                             2007年4月21日

何必

房价并没有抑制住……(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比如东四环的这个楼盘,三月份还是每平米1万,四月中旬,已经过一万二了。一个美国人说,在华盛顿已经是房价很贵的地方了,但相对北京来说,还便宜一些,相对收入来说。

百姓语录说: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验收就是喝醉,检查就是宴会,研究就是扯皮,政绩就是神吹,汇报就是掺水,涨价就是接轨。

这房地产现在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让越来越多的人沦为赤贫。2005年,房价发疯到了一发而不可收的程度,最高委府开始对房地产动手,明确表示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2006年两会期间,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将这个目标定为当年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国务院相关部委局办什么重拳、组合拳、国六条、国八条、国十五条……层出不穷;媒体也跟着推波助澜,给了全社会一片乱哄哄的信息,似乎房价还真能够被调整下去。2005年底,我就乌鸦嘴地预测,2006年房价注定不会下降,反而会快速上升。其中,并不是说我有多么精深的经济学知识,或者多么玄乎的跳大绳本事,而就是悲观主义者的基本判断,在如今这个格局当中,房价要是能够被宏观调控下来,那才叫见了鬼呢。

结果呢?按照我所在节目组里的人习惯对我说的那样——“不幸言中”。纸媒体发现,宏观调控后房价的涨幅超过了宏观调控之前,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成为房价高涨的助推器,就像反腐败一样,越反越腐。

山东快书开头怎么说来着?“闲言碎语不要讲”,还是言归正传吧。本周三,收到穆军兄的邮件,约我喝酒。但我实在另有约在先,无法践行,抱歉之至。周五,收到其从外地发来的邮件。

2007年4月20日 11:03

老郎最新文章(请传阅)

今天的地产问题都是腐败惹的祸

(何必注,略。)

正是为了奉穆兄之命,权且将本作为传播之用。

不过,如果还允许我添油加醋的话,我以为朗咸平还是太乐观了,以为反腐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如果他真是从国际上几乎公认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500个家庭及其成员所构成的5000人的体系,就会知道,既便反腐,其成效也会尽人皆知。

其实,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描述,远非如此单纯。众所周知的是,一旦中国金融有了麻烦,中国社会将会分崩离析,中国经济全部维系在中国金融的稳定上。可恰恰是中国金融,有着千钧一发的危急。其中,房地产对中国金融的崩盘会起到不可替代崩盘功效。

人民币汇改加速运行,周小川其乐融融地宣称要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也是在国际上对人民币币值低估压力越来越大、美国政府抗不住美国国会重负终于撕破脸皮以保护知识产权不力和比如电影书籍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门槛过高为由将中国推上世界贸易组织并赢得温家宝刚刚到访过的日本一唱一和也要赞同美国向WTO告中国状从而让中国在全世界再一次面临四面楚歌之际,国际上认为一直主张市场化的中国央行行长的暧昧情怀。

在如此情境里,中国所谓的资本市场出现直接和间接融资的虚假繁荣,一季度银行信贷总额已经超过全年计划的三分之一,投资速度明显超前,导致国家统计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态为经济运行速度较快有可能演变为过热,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剧,GDP增速达到前所未有的11.1%的高度,CPI令人费解地只占到2.7的水平。

如果CPI真是像易宪容所说的那样,囊括消费品的应有门类,把比如房地产加进去,那么会是什么样?通货膨胀指数会大大调整到令人目瞪口呆的地步。

所以,反腐败也无法阻止房价上涨,更无法改变中国社会的走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