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装修协会能为消费者作主?

(2023-01-17 01:43:25) 下一个

装修协会能为消费者作主?

                                 2007年4月14日

何必

在去年,因装修失败投诉到北京家装协会的北京市民就达到15万人之多……(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略。)

这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吧。现如今,北京市这建筑装饰协会出面,要改天换地,去除北京市面上家庭装饰装修领域里混乱不堪的局面,信誓旦旦要还给北京人一个月白风清的世界。这多让我们为之心情激荡热血沸腾啊,我们终于可以从阴霾满天陷阱密布的苦日子里熬出头来,让那个我很讨厌其罗里罗嗦风格的法国人维克多•雨果“人生是一种没有多大用处的装饰品。幸福是个只有一面上了漆的旧木头框框”(《悲惨世界》第817页)的说辞见鬼去吧,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里,我们终于迎来了居家过日子的甜蜜时光,而不用像全世界还有2/3的受苦人那样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连买了个房子自己装修一下都得如履薄冰提心吊胆。

本来嘛,人家委府不由分说收了咱那么多的银两,可还不给咱干事,父母官们只知道自己花天酒地挥金如土,根本顾不上咱市民死活,这还是有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嘛。这不,人家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挺身而出,在危难关头一马当先,掷地有声出面表态,捍卫消费者的利益。这让我们何等感激涕零啊。

人家一个协会,都能干到如此高风亮节的地步,中国不大有希望还等什么呢。

现如今,这协会也算是在中国社会里风光无限的啦。去年4月21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怎么样?协会还是很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嘛。可人们发现,现在中国也存在所谓中国特色的协会现象,在各式各样的千奇百怪当中,我们时不常就可以看到协会婀娜多姿的身影。去年9月审计总署发布的审计公报里,就有这协会的靓丽内容。“至2005年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所属冶金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冶金工业建设工程定额总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所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轻工业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属物资干部培训中心等6家单位的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896.26万元,未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其中2005年应缴未缴金额为512.42万元。”

于是,坊间形象地将与时俱进中国中的协会作了总结,有的行业协会被描述为“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辫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银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说穿了,整个一个不伦不类的四不象,活脱脱一个转型当中中国社会里的怪物。

光是拿本案中的这个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就为北京人很是耳熟能详。2005年8月16日,也是在该节目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日前,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环保委员会对五环以内新装修的孕妇房进行检测,结果在首批接受检测的30个孕妇房中,甲醛全部超标,最高的超标九倍。(略。)

当时我就写文字记述,在讨论这个稿子时,都在分析,这个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环保委员会最近不住地高调出现,先是对儿童房的甲醛含量进行检测,现在又对孕妇房进行测定,而且紧接着还要对新婚房进行测量,这是不是又一个商业行为?在推出了这么一个触目惊心的结果后,然后顺势做出个检测标准,或者弄出个消除室内甲醛产品准入门槛?是不是新闻媒体弄来弄去给人当枪使了?

此后,该协会高调推出免费为北京人家庭测量室内空气质量的服务,并由媒体大肆推波助澜。可包括我的朋友在内的消费者与之联系,发现根本就排不上队,甭想进行什么免费检测,所谓的宣传,那不过是逗你玩儿,成就了又一个媒体傻乎乎被骗当作传声筒而造就满世界忽悠的巨大骗局。

该协会捉弄媒体得心应手了,并没有善罢甘休。这不,又弄出了个开篇那么个玩意儿。

行业协会自身并不是一个企业,只不过是个又企业结成的松散联合体。这种性质就不可避免带有行业里企业利益维护者和代言人的身份。拿着企业的入会费,自然要为企业撑腰,否则就失去了被行业里的企业支持和参加的价值。企业之所以要加入如此组织,无非是想加强行业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在与周边谈判中的地位和能力。因此,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是很清晰的,原本就是企业的归依所在。这样的协会承担为消费者维护权益的作用,也太指鹿为马胡说八道了吧。

再说了,这行业协会本身,既没有行政权,又没有司法权,怎么就能够信誓旦旦承诺对消费者进行如此这般的服务?怎么就能够制约会员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

消费者遇到了法律问题,由协会的律师出面解决,这就怪了,律师一向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拿着装修企业的钱,要为消费者讨公道,这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吧;消费者遇到了技术问题,会有专家帮助,这倒是说出了这种大吹大擂的本质:无非就是个促销措施;而消费者遇到了质量问题,协会去找企业追究责任,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连行业标准和法律都管不了的事,行业协会却敢于真刀真枪地面向所属企业开刀问斩?

假如消费者和协会所辖企业发生了法律问题,一旦到了法庭上,协会律师该为谁说话呢?为消费者?这应该是不可想象的吧。

如果由于中国法律讼累的不堪重负,没闹到法庭,那么协会依据什么来仲裁质量、法律、技术问题呢?国家标准的空缺,使得这种仲裁几乎只能是开玩笑;更何况,由利益相关方作为仲裁者,原本就不可能客观公正,就如同医疗事故鉴定由医院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只能对患者不利一样,最终都会演变为五花八门的依强凌弱。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为消费者撑腰作主,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按理说,消费者权益应该由公权力维护才是,毕竟,消费者的利益本身就是公共利益,公权力在此责无旁贷。可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是,消费者的权益最终却要由惟利是图的行业协会煞有介事人模狗样地声称要给予保护,这很有农夫与蛇的意味吧。

原本,企业霸权在如今愈演愈烈,消费者的组织化程度低,消费领域里专业知识欠缺,形成了交易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格局。而消费者如此弱势,也正是由于公权力不在场所导致,只能一盘散沙形单影只对抗虎视眈眈的官商勾结。

消费者也有自身的组织吧。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消费者协会了。又是个协会。而这消协在干什么呢?中国消费者协会,拿了欧典企业的钱,给欧典作了名牌认证,东窗事发之后,打死也不说到底从欧典那里拿了多少钱,人们猜测也许30万元人民币的谱,反正为了区区几十万就能以身相许,对社会口口声声说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足,这也昭示出中国消协的真实面目;北京市消协呢?还忙着给房地产中介机构颁发信得过企业的称号呢,可那些授勋企业不争气,刚刚挂上北京市消协给的牌匾,那坚石就卷款而逃人间蒸发,闹得潘石屹为了择清楚其胞弟的责任不得不割肉出千万元息事宁人。

所以,综此看来,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高调唱出什么先行赔付等等措施,不过是又一番欺世盗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