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矿难无可奈何频发背后摇摇欲坠的中国

(2023-01-03 01:16:47) 下一个

矿难无可奈何频发背后摇摇欲坠的中国

                       2006年7月17日

何必

7月15日16时,山西省灵石县蔺家庄煤矿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略。)

又是一起矿难。又有20个生命瞬间离我们而去。

一个煤矿违章爆破,使得另外一个违法生产的煤矿受到牵连,导致后者至今已经死亡20人,还有37人生死不明。这算是什么?违章对违法,黑吃黑,俩煤矿没一个好东西?但是,那些死去的和依然被困井下的矿工显然是无辜的,但却成为了这种违章和违法的直接和最大的受害者,违章或违法矿主的行径,要由无辜的矿工用献血和生命作为代价。

治理矿难,社会已经耳熟能详到了哑口无言的程度,矿难却按部就班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我们面前,并且每次都以其血盆大口吞噬了动辄两位数的活生生的人命,让我们每个人都倍感生命的脆弱、死亡的轻而易举和面对各种灾难时自己以及同胞们的毫无抵挡之力。

既然各级政府早就开始整顿煤矿,试图遏止矿难频发的状况,可为什么至今矿难非但没有减少,却显得愈演愈烈呢?媒体对于治理煤矿不力的各种报道,也已经让人读得都腻了。那些入股煤矿的官员们,宁可辞官也绝不撤股;那些煤矿附近的居民们面对日复一日的矿难,也透露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因为否则将会由于招惹官商勾结背后的黑恶势力而遭遇满门抄斩的中国特色的命数。

每当矿难发生,李毅中、赵铁锤就会出现在现场,这也成为习以为常的景象;山西矿难频发,张宝顺、于幼军以及山西省安监、国土资源、煤炭、公安等部门的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也不是什么新鲜场面。李毅中从国资委调任安监总局任一把手后,就非常害怕夜里电话铃声响,因为那准是出事了。他上任后不久,信誓旦旦要降低矿难发生率和事故死亡率,可过了没几天他对此就闭口不谈了,换成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这副模样给公众熟悉和厌倦后,他又在大庭广众之下怒发冲冠指责黑心矿主,可这招很快也被社会所习惯并疲惫,再往下面,估计古往今来再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也难以为继。

针对矿难,什么结构调整、尊重生命、加强法制、改变政风、仨代表、先进的性等等,都显得矫情虚伪掩耳盗铃。人们能够问的,就是还要死多少?下一波可能轮到谁们?

王绍光找到他认为很重要的文章发给温铁军,后者转发给我,是原来在《新京报》评论部做编辑的陈永苗写的一篇稿子,以及王小东等对该文的评论。

看过这篇稿子,我同意王的中国现在并非政法系可以改朝换代的结论。陈曾经给我和一堆可能是给新京报评论版提供稿件的作者发过邀请,去由现在已经被封杀的四川王怡做版主的宪政论坛(该论坛也数度遭到当局关闭)灌水,并认为中国将从经济学家掌握话语权的时代改变为法学家做主的时代。

我对此不能认同。说中国1980年代是人文系,1990年代是财经系并以吴敬琏张维迎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彻底失去道义基础和公众价值认可为表现将退出主流语境领域,当下的年代就是由法学家引领潮流和风尚。

这太显得奇谈怪论了。6月份博克中国举办劳动合同法论坛,正在热议的劳动合同法起草者常凯在会上发问:现在中国有几个法学家会为弱势群体说话?中国的法学家都在干着些什么?

这话问得也许不错。从沈阳刘涌案中中国著名法学家们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行径,大概也就能反映出在当下中国从根基上就烂透了的情况下,法学家可能的操守状态和职业行为水准会是如何。

当然,我也不赞同说法学家没有资格替代经济学家完成从财经系向宪政系的转变,就会像当下风起云涌逐渐走红的说辞里那样由比如社会学家来当家作主。虽然,我也看到温铁军发给的“问题与选择——未来5-10年中国社会发展”研讨会上唐钧(“说到人治,里头有一个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是执政能力的问题,而是执政方式的问题。如果执政方式不改变的话,出很多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比如总理都已经亲自出面为农民工讨薪,但是现在照样欠薪,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大。国务院三令五申煤矿不准出事,但煤矿照样出事”。这种隔靴搔痒的议论除了远离主题之外还有着避重就轻之感)等人的说法,但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在中国目前的情状里,除了陈永苗所认定的必将导致流血的革命之外,这种颠覆性远不止这么简单,更不会有什么宪政系或者其他什么系就能阻止这么一条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在混乱腐败放荡堕落惨无人道厚颜无耻等人类罪恶领域登峰造极的庞然大物的巨轮的沉没。

当我和周围的一些人讨论起中国不久的将来可能的状况时,有人对我认为中国必乱无疑的结论不予认可,认为目前官方与民间从信息、特别是武器装备方面非常不能同日而语,因此类似陈永苗所谓内战之说似乎不太现实。我倒是以为,所谓乱,大规模武装冲突只是表现形式之一,前苏联被休克疗法弄到现在的结局也是之一,四分五裂也是理论上可能的后果之一……

至于王小东认为陈永苗的权贵政治表述不妥而应该采用官僚机器、萧武对当下“我们的话语在逻辑层面不断滑动的余地也越来越大,我所担心的大约是这滑动带来的磨损”这句话的感叹(这些内容网上都可以找到),也就不在此多费唇舌了。

捎带着,虽然陈永苗文在网络上能够搜索到,并且文字较长,但我还是改变以前都是将援引他人大段文字时用框表示的做法,而完整附录于后,供看官品评。

附:

陈永苗:给改革一个死刑判决

(何必注,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