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机动车检测场现象中的北京腐败

(2023-01-03 00:36:25) 下一个

机动车检测场现象中的北京腐败

                              2006年7月1日

何必

6月30日下午三点,大兴一家违规检测场当场叫停……(略。)

就这么个机动车检测场,因为违规操作被叫停。这看上去应该不是个什么新鲜事。可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些许问题。

首先,为什么这个机动车检测场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就是因为他们执行了与现行规定要低的检测标准。而在中国因为环保成为国际上的众矢之的、近邻国家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都因为中国输出环境污染而越来越频繁地向中国发难之际,中国人却根本不拿自己的生存环境当回事。

机动车在哪儿作业?肯定不是自己家炕头上,而是在马路上;马路是什么地方?是公共区域;中国人有公共的概念吗?这种问题几乎是明知故问;中国的公共区域都是什么样?几乎全都是被贫困化垃圾化边缘化到了公共厕所层面的程度。

不信随便走到大街上甚至是办公室里,看看随地吐痰扔烟头等废弃物的,在自己家里注定是不会如此的,这就是中国的公共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意识及其公共道德水准。(于是,所谓天下为公,不过是专制传统里一个自欺欺人的说辞而已。)

2006年3月8日《华盛顿观察》报道,美国公众在环境优先权上的高支持率,(何必注,略。)

虽然美国在比如京都议定书等国际上环保公约性质的文件上拒绝签字,但是近来米国人内部对环保的呼声还是甚嚣尘上,表明来自美国民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强大,迫使美国政府和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逐渐增加(比如机动车方面的环保动力产品的加快问世与推广)。

而中国呢?当国际上纷纷要求中国加大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以确保中国与其他国家在产品成本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尽量处在同一起跑线、而不会由于中国无视环保任意排放污染物造成产品价格低廉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之际,中国自己却在环保方面进一步退两步。6月15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其次,对于这种违规检测场的处罚是什么呢?停业整顿两个月,这就是全部处罚内容,或者说,这就是全部违法成本。

通过停业,让检测场方面损失停业期间的营业收入,这不能不说也算是一种行政方式。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对于机动车检测的懈怠甚至故意降低标准,所带来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机动车是高速行驶的钢铁物件,到现在最高时速已经超过300公里,即使在城市道路上,超过100公里也是稀松平常的事。这样的庞然大物在道路上的风驰电掣,对非机动车、行人以及公私财物都构成着时时刻刻的威胁,因此各国在对机动车车况的检查当中都是非常严格,道理很简单,这种钢铁物件一旦发生事故,就必定是对于生命财产的严重损毁,那么机动车就可以被当作是非常危险的潜在杀手,对其进行限制是必须的。同时,也因为机动车是污染物高排放主体,因而严格检查机动车尾气也是被广泛认可的治理之道。欧美国家现在已经开始通过消费税的方式,在购买和(或)检测机动车时就必须为污染和可能发生事故而纳税,强调机动车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可在北京,违规检测机动车的单位所受到的全部处罚就只是停业,那些在这里通过检测的机动车由于污染、以及车况不佳可能发生的事故的风险,却要由全社会来承担。既然通过检测,没人会追究污染排放不合格,因而对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危害就成了合理合法的;而由于检测的违法乱纪致使车况不良者上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也只能由事故双方当事人认倒霉,根本不会由检测场什么事。于是,检测场在产出着大量杀手,这应该不算是什么大话吧。

对于违规的检测场只是如此处理,违法成本的低廉结果会导致其他检测场如法炮制,导致越来越多的检测场照方抓药,最终在格雷欣效应(劣币驱逐良币)下完成北京交通的升级换代。这么着,政府在助纣为虐的推论大概也不过分。

再次,中国的环境污染在全世界现在也是首屈一指的。虽然具体指标方面未见得如此,但按照温家宝的话说,凡事乘以13亿就都是大事。媒体报道,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反映了我国环保现状:(略。)

而这个所谓的民生指数,对于中国环保方面的问题究竟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也是受到了坊间的广泛质疑。

2005年12月乌有之乡电子杂志第十八期认为靠“一条半腿”,中国企业“走出去”了也站不住。该文报道,(何必注,略。)

于是,我们看到了政府中不同部门所代表的不同利益集团彼此争斗的热闹场面。如此,在环保政策的执行上才会各执己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还有,更为可怕的是,北京市现有的机动车检测场,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次被击中的检测场究竟是因为违规检测,还是在违规检测成为普遍现象当中向政府部门行贿为达到搞定铲平的程度,这点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而凡是在北京机动车检测场进行每年一度的机动车检测(通常称之为“验车”)过程中,没有车能够顺利通过检测,必定要被检测出毛病来,即使是刚刚购买的新车,也会因为尾气或者大灯有问题而被强行在指定地点进行修理,而所谓修理,不过就是拿着扳子装模作样来两下子,分分钟完事,当然了,这必须要机动车主掏腰包的,少则30、50,多则几百上千,然后嘛,就顺利通过检测了。

现在,北京的机动车检测场没有一个不如此。凡是机动车主对此莫不怨声载道,而且这种针对全社会的公开掠夺却旷日持久堂而皇之大行其道无法无天,昭示着行政执法部门公开向全社会敲诈勒索行径的肆无忌惮。于是,在这个领域,成就了也许举世罕见的无处不在并且明目张胆的官商勾结下对所有机动车主的强取豪夺,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北京腐败、也就是在机动车检测领域利用公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勾当。

这么看来,遑论环保,只要有机动车,就会成为政府搜刮的道具。于是,检测场是否违规,根本就不那么重要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