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的博物馆不过就是吸血鬼

(2023-01-16 00:33:09) 下一个

中国的博物馆不过就是吸血鬼

                               2007年3月18日

何必

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动工仪式举行,新馆将在2010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略。)

网上有关博物馆的段子是怎么说来着:

“看过黑社会报纸吗?”还一本正经名正言顺为什么“黑社会日报”。其中有新闻2):1月30日世界6000万黑社会的偶像本拉登曾用品义卖会在日本军国博物馆举行,拉登先生使用过的机关枪,迫击炮,手榴弹,手枪,匕首,修脚刀,指甲剪等武器以及内裤,袜子,卫生巾等日常用品在几分钟内被拉先生众多的崇拜者一扫而光,为了争夺拉登使用过的纯铜大痰盂,山口组和三合会还在现场发生了火拼,双方各有死伤。据了解此次义卖全部收入将捐给小砍刀儿童杀手学校的贫困学生,用于购买教学用军火。

就算是网上段子,也写得像模像样的,比起很多官方媒体的作品好看多了。

这个博物馆,对不少像俺这等生长在北京的人来说,有着非凡的价值。从小到大,这个博物馆就是伴随着整个成长过程的物件。小时候没事儿就往天安门广场跑,也自然就免不了与值时称作历史博物馆的宏伟建筑打交道。

尤其对俺本人来说,想当初在落难期间,被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杂志社安排到当时的前门联社当装卸工,白天动辄三百斤的大包一抗就是上百个,晚上也在库房的门房凑合住,成天到晚就在这历史博物馆旁边,泡个妞招待个来访者不能在黑乎乎的门房,就只能在广场上席地而坐,或者在历史博物馆的什么空地上大放厥词。

而且,这历史博物馆也是诸多举世闻名的事件的见证者,毛泽东检阅红卫兵、1976年四五和1989年六四,还有就是1984年满脑子猫论和过河论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很巨人地检阅国庆游行队伍时,当时还不过是北大一个学生的李克强在队伍中突然打出“小平你好”的大幅标语让邓小平好生快活,成就了李的仕途直至现辽宁省省委书记的文官选拔制度史上的奇迹。

所以嘛,这历史博物馆后来改名成了国家博物馆,从历史都到了国家了,可不也得与时俱进,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市最中央展开新一轮的跑马占地的架势。

可这博物馆到底是个什么货色?还是引用我过去的同事王未名给我发来的BBC的相关文字吧。

2006年10月0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9:44北京时间 03:4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透视中国:博物馆的尴尬

博物馆被人们称为“记忆的殿堂”

(何必注,略。)

这也算是对中国境内博物馆的一个扫描了。

而这种扫描里欠缺的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大量的文物即使被挖掘并交由衙门保护,也得不到妥善的收藏看管。海南省大量珍贵文物无处可放,建立省级博物馆的方案三起三落,到现在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品只能落到任凭雨打风吹去的境地,实在令人唏嘘为,中国如今巨资从海外回购国宝级文物,姑且不说这公共开支的合法性,只是从收藏看管维护层面上看,与其让那些文物在国内遭遇这种待遇,还不如让其流失在海外,甚至极端者说,八国联军当年如果多掠夺一些中国文物,从全人类角度来看,对于保护遗产也算是幸事。上文中提到的魏小安是俺的校友,在做节目时私下里也与我讨论过,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然后紧接着就是改革开放,这两次文化震荡都使得中国人对文化产生了彻底的蔑视。

这还不算。在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比如埃及等等外国,博物馆的公益性质是不言自明的,遑论发达国家了。但是在中国,博物馆的性质却被市场化的叫嚣所模糊,公共财政投入被中饱私囊,博物馆管理者成为拿着博物馆当作与委府交易的道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公共财政开支却逐渐萎缩,公权力从越来越多的领域里扩充着势力范围,可却消失着责任。在博物馆领域,对于如此显而易见的公益性机构,却理直气壮地搞所谓企业化管理方式,让其自负盈亏。在举世罕见的所谓“事业单位”(在国际上说到这种机构性质竟然根本找不到合适的翻译词汇,在英文中只能马马虎虎译作“公共服务机构”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名堂)体制下,公益性让位于盈利性,而事业单位本身的慵懒昏庸,以及中国社会的浮躁功利短视,也造成博物馆经营方面的跛足状态,所有开支完全依赖于门票收入,这也才有了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空间屡屡被要求上涨门票价格这种全世界都莫名其妙但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国特色的奇观。

在市场化老大的美国,博物馆的收入能够达到数亿美元,其中门票收入不过区区百万美元,占比也就是百分比上的个位数,而通过展品所开发出来的相关系列纪念品、玩具、服装、声像视听产品、大众传媒文字游戏等等乱七八糟数不胜数。在欧洲很多国家,博物馆更是完全免费的,其制度设计思路很简单,博物馆是干什么的?是民族的文化记忆场所,是国家的公共财产,是人类的文明陈列地方,当然应该让所有的人(包括来访的外国人)尽情享受文化记忆所带来的快感,更可以展示自身独特的文化宝藏。

可中国呢?博物馆从国家所有(还不说原本应当是全民所有)静悄悄地转移给了地方所有,而这种将博物馆地方化的举措在全世界也很少见。于是也就成了地方财政的包袱,与此对应的也就是地方委府横征暴敛的工具。

在事业单位体制里,博物馆的管理者根本没有开发馆藏品的附加值并经由此向全社会昭示博物馆重要地位的动力,得过且过无所作为混吃等死,大量的馆藏也被束之高阁,看着稀世珍品在风吹日晒里迅速瓦解也无动于衷,除了权力之外任凭啥也动摇不了把中国葬送掉的意志和信念。

由是,最应该接受博物馆熏陶的儿童,却被拒之门外,高贵的门票价格驱逐了大批收入低廉家庭。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北京部分的博物馆们扭扭捏捏地做出向孩子们免费开放的承诺,而这种日期竟然选择在孩子们都在上学的每周二的下午。

而委府对于博物馆的如此选择也竟然以博物馆有其经营自主权为理由敷衍塞责,在公共责任领域让我们又一次见识到了公权力的扬长而去。于是,中国的博物馆就这么从民族文化记忆退位到了搜刮民脂民膏的吸血鬼。

大的体制如此。因此,这时候我们看到国家博物馆大兴土木,抛开有工程就有腐败不说,仅仅从博物馆的未来看,有什么值得我们弹冠相庆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