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扼杀房屋出租就是怎么发生的

(2023-01-16 00:06:08) 下一个

扼杀房屋出租就是怎么发生的

                                2007年3月7日

何必

从2月1日开始,“本市个人出租房屋收入应按5%综合征收税率征税”,但过去一个月了,地税部门表示,征收的情况并不理想……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起草《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以方便征税。(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略。)

网上流传的有关出租房子的段子也挺有趣。

洗到那裡

一間房子出租給多名男女,浴室共用,洗澡都要排好久。某夜小吳從外頭回來,想去洗,但正好浴室有名女子在洗。於是小吳問:「小姐,妳下面有人洗嗎?」那小姐生氣的回:「下面我會自己洗啦!無聊」小吳:「喔!不是啦!我是說:後面有人洗嗎?」小姐回答我後面自己也會洗啦!」小吳:「嗯!不是的.我是說:等一會兒會有人來洗嗎?」小姐更生氣的回答:「我現在已經在洗了呀!」小吳正要急著辯解時.「嗯!我...」小姐急忙答到:「好啦!要進來就進來啦!討厭.」

从节目正文里看,应该是硬伤非常明显,那就是其一,那两个“业内人士”,一个是北京市房屋中介公司经常会配合媒体采访的人,这很可以看作是企业行为;另一个是无论什么话题都愿意出镜的所谓学者,满足于在电视屏幕上露一脸。而记者的懒惰,也使得节目中总是充斥着那么几张让人看上去不胜其烦的面孔蠕动着口无遮拦的家伙指点江山喋喋不休。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如此明显的涉及到建委和税务工作方面的题材,竟然根本没有任何官方的态度(当然,这个现象并不是节目制作方能够解决的,原因是相关衙门都不接受采访,出台如许政策却羞于公开表态,故而,别相信什么政务公开和什么委府发言人制度颁行,真到了新闻媒体操作上,成天到晚面对委府拒绝采访时才知道什么是执政为民)。还有,行文中对新闻要素没有进行必要交待,比如征收情况不理想,这种表述缺乏基本的数据支撑,到底不理想到什么程度和状况?光是一个“不理想”的含混模糊就能够结论新闻事实?

没辙,成天到晚与这样的稿件打交道,以前还有动力对记者说及稿子,现在懒得管那么多事。只能自己查找相关内容。《北京青年报》2月1日载:“北京出租房屋应交七种税”。(何必注,略。)

看看,北京市针对这房屋出租要捋胳膊挽袖子大动干戈啦。

对于出租房屋,北京市可算是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针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北京市规定,如果租住人员违法犯罪,房主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房主有义务和责任对那些卖淫赌博造假贩私的房客进行察觉和举报,从而把警方的事儿推卸给了房主,并且划出了与时俱进的株连九族的璀璨光芒。

出租个房屋,就要交七种税,说现在的税负多如牛毛似乎并不为过。现如今,比起当年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来,铁证如山的是共产党会也多税也多,多到了国民纳税痛苦指数高居全世界第二的程度(国民党还没这个本事),多到了税收增长幅度高出经济增长一倍、高出国民收入若干倍,多到了国务院一把手要在那俩会上对着全世界郑重其事高喊要治理官员奢侈,多到了纳税人不堪重负缴税但享受到的权利日渐萎缩。

就这样,那个假模假式的官僚学者还振振有辞地数落着国民纳税意识淡漠。真不知道,如果国人再提高纳税意识,该到什么样的程度,是不是悉数上交了全部收入之外还要倒贴给这狼吞虎咽的委府。

北京市要针对出租房屋课以重税,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举措。当行政成本日益刚性化(25年间中国行政开支增加87倍)、并呈现荆轮效应那般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之际,税负超重也就在所难免,否则,拿什么来供养历史上官民比例最让人目瞪口呆(现在,中国最贫穷的西部地区,竟然到了9个农民供养一个官员的地步)的庞大昏庸且无所事事的衙门?

可问题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张牙舞爪搜刮民脂民膏的衙门,很强有力不是?可人家却连自己分内的事情都懒得做,懒到了连税源情况都不愿意弄清楚的程度,真让人想起老年人常说的这人懒到了把饼套在脖子上也只咬前面的,懒得转圈而饿死的经典传言。北京市只能根据推算来得出理论上的数据,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怎么着也搞不清楚。

怎么办呢?北京市衙门想到了动用小脚侦缉队,让街道老太太们干那些原本是行政部门责无旁贷的事儿。这就麻烦了。一方面,中国供养的官员人群越来越大,税务人员超过百万,而那些税务人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摸清出租房屋这类事竟然要推给街道办事处代办,实在不知道我们纳税豢养了那么多公务员,而公共利益如何才能得到“切实而有效”的保障,这种委托行为本身的合法性就很值得质疑,委府将自身职能外化,那要委府做什么?另一方面,这小脚侦缉队是那么好惹的?一旦出现了公权力被扩散和滥用,事情还了得?老太太们取得了公权力,该怎么手舞足蹈胡作非为才能满足压抑了太久的青春期和更年期混和里的迷茫和躁动以及无边无际的欲望?

动用协管员,这是个什么样的行政执法举措?

我们太熟悉的是,北京市大街小巷里遍布的交通协管员,而这些协管员遭人痛恨的程度并不亚于官民对立,那些协管员偷偷摸摸从远处拍摄违法停放车辆,根本不执行法律法规中有关必须对停放者加以提示和警告的规定,只是为了完成拍摄任务,为罚款经济增光添彩,让机动车主们知晓中国与汽车时代的确切距离。近来日益增加的对交通协管员进行殴打甚至杀害的恶性事件,已经对协管制度本身进行了鲜活的注释。

现在,又弄出了个针对出租房屋的协管员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制度创新,并以此作为对北京市出租房屋强制性课税的法宝。不过其可操作性如何?挨家挨户敲门问是否出租房屋?这种规定动作能够招惹到什么样的社会待遇?

更何况,如今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纳税无非就是为贪官污吏们做贡献而已。以我个人来说,虽然处于社会最底层,可还是知晓责权利,依然对纳税避犹不及。长年累月租住,却从来不会对居住地声明租赁性质,如果有好事者发问,也只是回复作借了朋友的房子无偿使用。如此情况在周围比比皆是,甭说什么协管员,就是辣椒水老虎凳也不会如实招来。

所以嘛,房屋出租要被强制性纳税,是委府敛财的招数。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还是逃不过老鼠过街的命定结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