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责问14亿交通罚款去向当然理直气壮

(2023-01-15 13:51:16) 下一个

责问14亿交通罚款去向当然理直气壮

                        2007年1月28日

何必

每年北京的交通罚款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但这些钱应该都去哪儿了、怎么用是很多人都关心的……(略。)

有关罚款的段子怎么说来着?

(何必注,略。)

 ……

时值北京市两会,又是那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出风头的时机了。平素里,这些人五人六的主儿们躲在各自的地界儿里称王称霸,这时候都假模假式地出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了。我就曾经和一个北京市人大代表一起到某个北京市衙门办事,在进入衙门的时候遭到门卫的阻拦,(现如今,中国是全世界门卫力量最多的国家,哪怕一个什么破烂机构都得设置个门卫,办公地点建设得越来越豪华气派,安全保卫措施也就随之水涨船高,就连什么媒体都是如此,遑论委府乎。我曾经注意到,中国的军队用于单位警戒方面的兵力太多,野战力量或者有效战斗力被大大削减。)就急不可耐地掏出人大代表证件来吓唬对方,站在旁边的我很是无地自容,感觉这人大代表们真是狐假虎威不可一世,结交了权力之后立马身价倍增,连喘气都不利落了。

而媒体也乐得对着两会溜须拍马,拿出有限的公示资源来对这人嫌狗不待见的两会大肆报道,完成自己对权力的礼赞。

俺老潘也曾经做过全国两会的电视报道,后来又很无奈而愤恨地多次进行过北京市两会的记述。和那些与会者的交往当中,太知道这些代表委员们都是些个什么档次。为了能够在两会上完成任务,以及赢得饥不择食的媒体的报道,两会期间都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个个畅所欲言淋漓尽致,好一派为国建言献策的风尚。可如果拿着那些代表议案或者委员提案一看,驴唇不对马嘴,说的尽是些不着四六的狗屁玩意儿。

老潘我真是为了如此一大堆人每年一度都要耗费大量资源来举行这种日益形式化的兴师动众且劳民伤财的把戏而郁闷不已。一群呆若木鸡的人维系着理论上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把持着立法权,干着些个没谱没调的六一儿童勾当。

交通罚款的用途那是可以公开的吗?想什么呢!别以为有个代表委员之类的政治身份就可以为所欲为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谁的国家?是共产党的,绝不是代表委员们的,更不是共产党以外的任何人的。全国7000万共产党员,统治着13亿劳苦大众;那7000万里,按照中国特色的语境行话,又是那么“极少数人”、“一小撮”在发号施令颐指气使。

人大不过就是个橡皮图章,代表无非就是个举手机器;政协就更不用提了,给个列席机会自己就美不胜收,没事吧?

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向委府进贡而来的。北京市超过90%的道路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北京市当局为什么还听任机动车毫无节制地增加?那就是为了罚款,罚得机动车主儿们胆战心惊,罚得北京市财源滚滚,罚得千家万户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但也囊中羞涩,罚得全社会昏天黑地。

2005年,因为在同一地点违法77起被罚款10500元的来京务工人员杜宝良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在同情杜宝良的同时,也在质疑包括电子眼在内的暗中执法中存在的以罚代管、不履行告知义务的现象,而北京市交管部门则斩钉截铁地明确表态,暗中执法不仅不会取消,力度还会加大,目前北京700多个电子眼根本不够用的,近期还要增加到至少1000个。网上针对交管局这种惟利是图到了死皮赖脸程度的行径充斥着污言秽语,但毕竟拦不住威权政府的为所欲为。可没两天却又异乎寻常地宣布,对于交通违法满12分的车主将采取书面告知的方式予以通知,在同一地点被暗中执法记录后不再重复追究。社会上非常奇怪:这次北京市交管部门怎么变得如此具有人情味?行动如此敏捷?媒体一片叫好声,认为这是社会舆论监督的一大胜利。可这两天各大网站主要新闻位置上同时转载的消息才让人知晓内情: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一次有关执法的会议上对杜宝良表示同情,同时责问北京市交管部门,既然杜宝良在同一地点因为同一原因犯了上百次法,那么北京市交管部门为什么不能出动一次执法车辆去堵住并告知呢?

没听说,北京市没有受到过罚款的机动车司机只有千分之四?这千分之四是怎么来的?算笔帐吧。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80万,而拥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有400万,这就是说,如果人车对位,就有超过100万的拿着机动车驾驶证的人没车可开。老潘我就属于拿着驾驶证但不开车的混混儿。《城市》制片人李峙冰让我开节目组的车上下班,我思前想后还是没有那个老鼠胆儿,实在不敢在流氓遍地的道路上亲自驾驶与诸位大仙儿同流合污,否则恐怕真是要时不常就被拘留,别说三生有幸地频繁被罚款了。我算术不精到,不知道那100多万人在驾驶员人群占比,但可以知道的是,大大超过千分之四。或者说,只有不开车才能不被罚款。

这下知道了吧,只要开车上路,就注定会落入执法陷阱当中。不信,找个天天开车遵纪守法没有被罚过款的人来试试?

如果所有每天开车上路的人都要被罚款,那么当然就是法律故意设置的陷阱了。按照“如果我们的理论与世界不符,那么一定是世界错了”的路数,就可以解读为如果法律招致全体对象无一例外地遭到处罚,那么一定是对象死有余辜。或者,按照格雷厄姆•格林的话说就是司机们自己的毛病:“为使自己受到更重的惩罚而进行部署,神情那么高兴,那么洋洋得意。”(《问题的核心》第361页)

人们都对北京市交警执法的方式义愤填膺。可人家执法部门却振振有辞,暗中执法怎么了?这是为了加大执法力度。可人家没说,北京市每年交通执法过程中的罚款数量节节攀升。2006年已经达到了14个亿,比起2005年的10个亿来说,增幅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了。

孟德斯鸠怎么说来着?“法律的责任只是惩罚外部的行动。”(《论法的精神》上,第197页)人家交管局不也就是这么干的嘛,一看到交警神情木讷地走过来,待搭不理向你一敬礼,就知道你又光荣了,又被法律责任给盯上了,外部的行动被这狗日的法律给惩罚了。

至于发问这天文数字般的14个亿干什么去了,就明显表现出人大代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狼子野心和对权力的五体投地来了。不问这法律本身是否正义公平,却问法律执行之后的收入去向,就如同不问死刑是否正当,而只是问执行死刑后尸体上的器官如何处理一般。

而且,这14亿的罚款干什么去了,是人大代表应该关心的吗?人家委府拿着钱干了什么,你管得着吗?共产党为咱们当家作主,委府就是咱们的家长,谁听说孩子要问家长怎么管帐理财的?异想天开了吧,胡作非为了吧,撒泡尿照照自己那副德行,比奇丑无比的老潘长得好看不到哪儿去,别那么自恋到了真以为是什么法治社会了,要不然很可能会一头扎到自己的那泡尿里淹死。没看见人家委府成天到晚八荣八耻八股八卦的会也多税也多,还有着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所有执法部门都存活于这罚款经济之下乐不可支?这14亿算什么?1990年代中期的王宝森的个人财产就有22个亿,如果不计算物价影响,抵上两年的交通罚款并不新鲜吧;现如今哪个委府衙门开个什么会不也得挥金如土的?去年底国务院发布公务人员差旅会议费用标准,按照行政级别是个什么档次?那钱从哪儿来?不罚你们丫民众,家长们上哪儿搜罗那么多银两巡视考察泡妞挥霍?东窗事发的那些家长们莫不是小脑袋舒服了大脑袋倒霉了,而他们不过是玩儿现了的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模狗样的家长们还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呢。

北京市交通局毕玉玺光是被法院认定的涉案金额就有6000多万,一条五环路这家伙就弄了这么多(而且五环路还养肥了的其他人还没出事呢),别的地方当然也不在话下了。

可想而知的是,正在召开的北京市两会的热闹过后,一切还会归于风平浪静,太阳照样升起,社会还会按部就班地向着墓地昂首阔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