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连锁百强企业资讯引发的胡说八道

(2023-01-01 01:55:58) 下一个

连锁百强企业资讯引发的胡说八道

                           2006年3月27日

何必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公布了2005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名单……(略。)

这是我第一次采用该节目里短小精悍的“资讯”作为说三道四的目标。通常情况下,这个板块的设立,表面上是为了加大信息量,但在现行体制下,则演变为或者发布那些由于内容太单薄而无法支撑起主体节目中一则消息又不得不发布所以压缩成如此篇幅、或者更多地发企业有偿新闻稿(小稿)、关系稿的地带。其中的内容,都是些三言两语式的介绍,字数都不过百;而行文都是兴高采烈歌功颂德。

如此一个短文,该如何看待?

首先,从连锁企业方面看。吴越人在《中国过度“外资化”的风险》一文中指出,外资大量进入,还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社会资产的拥有和控制。由中国并购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产业地图》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五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的三资企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流通渠道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它控制着市场,决定着生产,影响着金融。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而高端市场已经失守。随着外资从高端市场向下延伸,民族零售企业在中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

这种情状之中,大概也就不值得对这样的资讯而眉飞色舞了。

而从连锁企业所销售产品中,家电企业似乎是一支独秀。可真实情况如何呢?

(何必注,略。)

其中涉及到的家电巨头,存活状况也并不乐观。(何必注,略。)

于是,快讯在今年1月20日刊载了振聋发聩的结论:(何必注,略。)

人们一直在批评垄断时将中国家电产业化当作最好的正面例证,认为市场化以及伴生的充分竞争将使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家电价格跳水质量提高把跨国公司在华商品挤到死角就是典型的成功范例。不想,这种市场化的模范风光了还没几天,就成了这么一副提不起来的阿斗德行样。

2005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普查主要数据第二号公报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中仅一成多开展科技活动,(略。)

第一财经日报认为,中国现在连制造大国都不是,只能算是全球加工大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或许还会拉大。我国仍有85%的IC制造设备、70%强的高档数控机床、100%的光电子制造设备需要依靠进口。在信息产业、生物科技等方面,国内只能负责以个包装和组装工序,其他大约90%的产业价值都产生在国外。

2006年2月日本一期《选择》月刊中题为《中国国家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的文章指出:(略。)

其实,受到影响的又何止是中国彩电乃至家电企业,现在放眼看去,中国又有那些行业是可以值得称道?虽然,建立创新型国家方略中已经将创新主体明确为企业,但这惟利是图急功近利的社会风尚和经济氛围当中,中国企业能够高瞻远瞩从长计议,那还不是见鬼了?

所以嘛,就从那么一条再简单不过的资讯当中,还是可以弄出不少派生资讯和说辞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