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居家养老补贴举措不过自欺欺人

(2023-01-12 01:55:13) 下一个

居家养老补贴举措不过自欺欺人

                              2007年1月9日

何必

“市民政局新政策  居家养老有补贴”……(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略。)

这是个什么性质的报道呢?其实很简单。1月8日《北京晚报》报道,今天上午,在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节目开播的第三天,北京市民政局局长赵义对2006年北京市民政局的工作做的整体评价是:多项工作都有亮点。他详细解释:最大的亮点就是进一步完善了城乡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分类救助,对低保救助群体的分类管理以及应急救助的完善。市民政局统计,去年北京市的敬老院数量在增加,全年增加了5千多个床位。赵义说,居家慰老服务政策,就是让老人在家在社区养老,同时又能享受社会化的服务以及福利院的服务,比如在卫生和日常起居生活所需照顾方面以及医疗服务方面,会对一般情况的老人适当收费,对家庭困难的高龄老人完全免费。

原来就是这么的在媒体上政府部门一把手面向公众的表演,并在这类宣传中发布些个政策。

看上去,这是个很值得全社会欢天喜地的事情。委府终于下大力气为民办点子正经八百的实事了。

可是,尽管在如此报喜不报忧的宣传当中,我们却还是看到,北京市委府所提供的那些针对养老的政策,实在让人感觉蜻蜓点水隔靴搔痒。

给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些个廉价饭菜,也算是制度创新,并且也大模大样地拿出来狠狠宣扬一通;北京市敬老院一年增加了5千多个床位,也得人模狗样地让这位局座摇头晃脑大书特书一番,真亏得委府干得出来。

对一般情况的老人适当收费,什么叫做一般情况?什么又叫做适当收费?显然,“一般”和“适当”的尺度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纳税人的钱只要进了委府的口袋,再想拿出来没那么容易。

比如,什么样的老年人能够获得免费呢?2006年12月21日《新京报》透露了其标准:1、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城乡低保老人;2、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而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180%的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3、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市级以上劳模和归国华侨的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4、除上述人员之外的80至89周岁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独居老人,90至99周岁的独居老人,100周岁以上的老人。

通看这些标准就明白了,除非是低保或者接近低保的贫困人群中不能自理者、市级以上劳模(这又是个把政治待遇与社会待遇混淆的典范之举)和归国华侨(这又是个崇洋媚外实行内外有别政策的典范之举)中不能自理者、以及非得到了80岁以上的孤家寡人,才能享受如此待遇;换句话说,只要还没低保、只要还能动弹、只要还有家人……那注定是不能被委府标定为享受如此免费服务的。

《工人日报》1月8日载文称,我国现行的养老方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方式。(何必注,略。)

实际上,这次北京市委府所推出的鼓励居家养老的政策,还是个委府推卸责任之举。类似送餐服务到了第三年当局就撒手不管了的做法,充分表现出委府在社会管理方面能推就推能退就退的原则取向,最终还是会以市场化为借口,回避委府的义务。现在,不过是采用等级森严的差别化政策设计思路,阶段性购买公共服务,并借此做了一次很充分的自娱自乐还得捎带上全社会的自欺欺人把戏。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进程伴随着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实施过程,这样的双重压力导致中国社会的转型期间,一方面要应对由于体制变化而带来的社会运行规则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剧烈动荡,并不得不愈发强烈地采用强制性暴力手段应付制度真空所必然导致的道德真空及带来的社会失序,另一方面还必须同时吸纳全部由于人口结构的迅速变迁而对中国社会中最基本元素的家庭的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的影响和后果。

勿庸置疑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了一条非常畸形的道路。在整个的发展进程当中,出现了对于经济发展的过度倚重,而在社会发展方面却被抑制到了极点,结果形成了跛脚形态,经济高速增长,但社会却逐渐萎缩。在公共政策供给方面,经济政策居高不下,而社会政策却一直裹足不前甚至发生着严重的倒退和沦落,社会的功能日趋残缺削弱,自我修复循环维护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到现在才有了“给改革判一个死刑”的声音。

中国社会未富先老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步履蹒跚进一步退两步之际,社会还必须要面对和承受银发时代来临这种由于封建专制体系中制定并颁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恶劣后果,让经济学家们曾经忘乎所以的“人口红利”时期转瞬即逝,从而在人口结构上迅速失去了竞争力。换言之,人口生育高峰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劳动力充沛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还没充分展现,就要面临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四分之一的时光就完成了全社会向老龄化的演进,在国民普遍贫困化的情况下,养老却异军突起,让整个中国不堪重负。

如此背景下,再碰上个无所作为的委府,中国社会还好得了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