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垄断行业员工收入过高有违社会公平之势不可避免

(2023-01-02 13:36:49) 下一个

垄断行业员工收入过高有违社会公平之势不可避免

              2006年6月3日

何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布正发前不久指出,石油、电力、电信和烟草等资源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的速度也过快……(略。)

这则消息,是当天该节目的主打内容,并因之而形成互动话题“您如何看待垄断行业员工的高收入?”

当然,这种节目一看就是经过事先设计的,对于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过判断,以及公众对这种问题的关心热度。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报告,与去年同期一样,仅仅分了国有经济单位、集体经济单位和其它类型经济单位三类,没有具体行业的职工工资的比较。国家统计局的人士指出,趋势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

之所以没有具体行业的工资比较,可以猜测的原因就是,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当下,社会不满情绪积蓄已久,任何数据都可能会形成导火索,引发公众不满甚至动荡。因此嘛,利用剥夺公众知情权的方式,对这类数据进行屏蔽,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就这么一份语焉不详的报告,还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些个行业工资收入材料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再与统计局的数据和说法对应起来,就能够完成一幅拼图游戏。

而当记者就此联系统计局方面时,被告知不能接受采访,原因是那些垄断行业纷纷找到他们兴师问罪,他们不能对媒体谈论此事,然后告诉记者也不要做这种选题。而当值班制片人将这种情况告诉笔者时,我马上就很愤怒地表示,甭理他们丫挺的,媒体做什么选题还用得着他们管!(本来管媒体的人就够多的了。)本来嘛,既然他们不表态,新闻也就不可能完整,只能缺憾地与观众见面了。这也就算是新闻作品无法避免的中国特色了。

现在人们对于社会公平非常敏感,凡事关此领域,都会引起热烈争议,并且媒体逐渐形成了公平先于效率的声音站上风的态势。

对于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速度过快的现象,媒体也有着颇有议论。(何必注,略。)

不止如此,在近来广受关注的煤电联动机制上也有所反映。3月1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而这些垄断行业在捞取消费者大量血汗钱并把持了诸多行政特权后在干什么呢?3月8日快讯,(何必注,略。)

如此看来,从中国消费者口袋里巧立名目强取豪夺之后,到海外去向洋人献媚,而且太多的中国优质国有企业在海外廉价上市,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新形式。(6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用套红标题报道中国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的消息,真不知道这种事情到底能够给我们的消费者带来什么灾难。)

4月份,日前香港《经济导报》载文指出,(何必注略。)

其实,从目前的整体状况看,中国的垄断行业要有所收敛是不可能的。3月14日快讯,(何必注,略。)

可到了4月6日,快讯就没那么乐观了。(何必注,略。)

应该看到,在中国,行政垄断是最为普遍而且最为猖獗的,对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影响也是最为剧烈而敏感的。到最后,立法层面将行政垄断的去除,表现为社会公平倡导者一边的落魄败北,市场化派继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依然会秉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发展原则,而说穿了,这就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体现,“一心一意谋发展”嘛。至于说这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发展把什么人排除在改革成功共享行列,那才不是当局要考虑的事呢——你死不死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