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大型国有银行如此欺辱员工

(2023-01-11 00:37:19) 下一个

大型国有银行如此欺辱员工

                                 2006年12月9日

何必

市发改委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日前联合签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协议书”……(略。)

这是该节目中所谓的【资讯速递】板块中的一则消息,显然是个正面宣传,属于软广告之类的内容。

如此的消息,涉及到了北京市衙门、银行,所指向的则是中小企业。

现在,涉及到中小企业的内容,都是媒体热炒的,这一方面符合最高委府的精神(当然,是否为各地委府所认可则另当别论),另一方面,更是诸多衙门和机构借此进行自我炒作的题材。

其实,我们看到的是,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是,中小企业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创业和运营成本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向行政权力贿赂的费用,已经压得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甚至有人做测算认为,现在中小企业所必须的运营开支是以往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而这,也正是媒体广泛关注的类似中国个体户总量迅速下降的制度性原因。而这种投资环境的恶劣,体现出中国整体形势的日趋严峻。

最高委府倒是从来都对发展中小企业一直保持赞许和支持的态度。这种姿态即使是在出台的一些禁令当中也还是网开一面。6月15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从中可以看到,尽管最高委府对经济过热忧心忡忡,但还是要对中小企业采取政策性优惠。这当然也反映出,中国中小企业状况的不佳。

具体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综合司副司长徐善长称,融资困境仍是制约非公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据去年对20个省的抽样调查,民间融资规模平均指数为28.7%,规模接近正规金融融资的三成,约8000亿元左右,但中国人民银行推算约处于9500亿元水平。

中小企业融资难,涉及到了非常广泛的内容。中国对所谓的非法的、地下的金融采取千刀万剐的姿态,央视《经济半小时》在其曾经每次重复播出宣传片中,就选取了“打击地下金融取得了重大成果”这样的记者在现场的表述,表现出媒体对此几乎众口一词的姿态。

其实,2002年在央视我所做演播室节目中,温铁军就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直指对中小金融的打压政策,并指出,大型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本身就是非常不经济的。在同样的节目中其他篇幅里,樊纲也从另外的题目和角度谈及了基本相同的观点,即中小企业需要的是规模与之匹配的中小金融的服务。

中国的大型银行现在越来越被看作是中国繁荣的标志。8月10日快讯,(何必注,略。)

我实在对很多洋鬼子对中国的分析嗤之以鼻。他们利用中国官方的数据(当然,其他准确的数据更是无从得知)来从表面上对中国说三道四。这些往往都是听起来热闹而振奋,可对中国特色了解的偏颇,则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中国大型银行果然那么值得我们沾沾自喜?媒体报道,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仍不容乐观。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5月举行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性不良资产推介会。据了解,2005年6月,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中国工商银行17个资产包,涉及本金2570亿元;同时该公司还竟得了中国银行7个资产包,涉及金额90亿元。此前的数据显示,2004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400多亿元,2005年由于国家对房地产投资和出口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部分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估计不良贷款又将新增300多亿元。中国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状况仍让人担忧。

虽然,这两天央行副行长唐双宁公开表示,中国的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已经下降到了个位数,但社会上对于如此却采取了无所谓的态度,毕竟,中国没有独立的央行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中国官方的数据造假也举世闻名。

今年很大的一件事,就是安永针对中国的分析遭到中国官方的强烈指责。但即使是国内媒体,对安永风波也有着不同的解读。“安永事件”为中国银行业敲响警钟。安永称中国商业银行潜在不良贷款高达9110亿美元,引来央行严厉驳斥。随即安永收回报告,并向央行道歉。由于相当多银行不愿公布年度报告和财务报表,即使有所披露,也侧重于已改良和达标的指标,某些银行还会使用会计手段粉饰财务数字,因此境外机构不愿信任官方统计数字,要自己算帐。“安永事件”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下,公司治理透明度至关重要,直接关系投资者信心和银行信誉。

今年,中工建IPO的成功,似乎成了中国金融健康的表征。而12月8日媒体报道央行发布金融报告认为,应该预警房价出现下跌并拖累银行导致经济崩盘的消息,也让人们顿时失去了中国大型银行安全性的乐观座标。这些报道的彼此矛盾,实在令人眼花缭乱又无所适从。

其实,抽象的财务报表和分析报告让人们很是陌生。对于中国的大型银行,更可以从其具体的日常行为当中看到本质。

一个长期只在网络上交往的网友给我发来了这些天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既然在网络上流传,我也就不对其内容进行任何保护性修饰,全文抄录如下。

中国银行强迫我们签下薪酬协议,发贴为我们的同事鸣不平! 上市后的中国银行强迫员工签下工资协议:

(何必注,略。)

这就是被我们寄与厚望的中国的大型国有银行的表现。我此前写过的涉及到这类银行的说辞,网络上不少银行职工留言,叙述各自在工作时饱受蹂躏的遭遇,指责我对银行的非议并没有区分开银行领导与普通员工。

确实,在当今中国依然盛行的先生产后生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主权高于人权等等一系列本末倒置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企业霸权得到了强化并固化,员工更加沦为被鱼肉的角色。虽然,我不否认垄断行业里全员寻租现象的存在,但是,如果到了垄断领域内部,还是能够非常轻而易举地区分出,谁是强者,谁是弱者。而中国自上而下的以强凌弱在各行各业的存在和表现,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