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移动通信资费后面看得见的手

(2022-12-10 13:08:20) 下一个

移动通信资费后面看得见的手

                               2004年7月16日

何必

“爆机卡”惊现北京……(略。)

有趣的是,该节目在这条新闻的前面还做了一条有关移动通信资费的,是说目前手机号码“选号费”屡禁不止,信息产业部去年颁布《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2003年3月以后,电信运营商未经电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拍卖用户码号资源,不得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可北京市场上,手机号码还是明码标价,而且有些高得实在离谱,有的一个号码达到5万元,特别是有些类似包月优惠热销号码则都加价销售。有买有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北京邮电大学忻展红教授认为,号码是电信领域的一个稀缺资源,本身就有价值,有需求必须通过市场方式解决。

而就在开篇新闻播出的前一天,该节目还报道了北京市场上移动和联通纷纷用本地电信资源打起价格战,移动推出的话费价格标准已经达到了每分钟0.12元;而联通则更是在市面上出现了“政务通”、“警务通”的资费在各个经销商处热卖,这些原本只是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警务和执法人员配备的享受资费特殊优待的资源,如今在市场上大行其道,260元/3000分钟通话时间的实际售价中包括了50元月租费而且还是单向收费,换句话说,210元就可以拨出3000分钟,接听电话免费,核算下来,每分钟只有0.07元!尽管这种卡只是出现在经销商处,联通方面面对媒体表示对此不知情并无法对使用此类卡出现问题负责,但并不妨碍热烈的市场反应。

早就得知,各地移动通信领域里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方面彼此叫劲,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血雨腥风,但北京人却始终未能从中获得什么实在益处。就如同北京人均收入在全国并不独占鳌头却费得选取固定电话资费最高标准一样,北京有关方面对于移动通信也是采取了任凭风雨飘摇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面对社会上一浪高过一浪的置疑与责难面不改色心不跳厚着颜面就是不让北京用户得到些实惠。

这下倒好,一直以来就有在彭真时代就被毛泽东称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的北京,如今这移动通信市场资费在短短几天就被折腾得昏天黑地乱了方寸,不仅是北京移动与联通明火执仗剑拔弩张,将原本只是为特权阶层使用的资源释放到社会上,欲盖弥彰半推半就地采取价格战略抢占市场,外地移动方面也不失时机地针对北京移动通信管理部门的抱残守缺僵化顽固而见缝插针,索性直接用外地电信资源直接抢摊北京市场,弄出了什么“爆机卡”来鱼目混珠惹人耳目。

不用什么好记性,就能记起就在这个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4号文件)由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至六大运营商,要求从本月起联手对电信资费监管实施更为严格的管制。文件明确要求:未经审批或备案的电信资费,各级电信企业不得宣传和实施。据分析,204号文件出台的大背景是一年来各地的套餐大战引发出资费大战,以致个别地方出现了胡乱制定资费标准的情况。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就此表示,“信息产业部与发改委联合制定有关加强资费监管的措施,属于一种正常的管理行为,目的旨在避免出现资费恶性竞争。”

两部委那边文件墨迹未干余音犹在,这边就在两部委眼皮底下价格战就已经真道真枪你来我往地刺刀见红上了,给两部委几天前“目的旨在避免出现资费恶性竞争”的精神一个不小的讽刺与蔑视。当然,出于尊重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别得罪上司免得给自己带来不必要麻烦的考虑,北京移动与联通双方在价格战的战术安排上都不约而同地把肇事责任推给了经销商,但从常识上就可以得知经销商对资费并不掌握发言权。

这次价格战的真正意义何在?表面上看,是那些眼疾手快者得到了可能为数有限的优惠,得着了便宜,而实质上,却是可能在无意中透露出了移动通信资费的下调空间:在取消月租费、采取单向收费的条件下,每分钟7分钱的主拨通话取费水平对于移动通信运营商再加上经销商来说依然是有利可图的;即使是采用外地资源,加上漫游费每分钟也还仅为0.13元。这是国内目前移动通信资费上比较接近真实投入产出水平的市场信号。

于是,现在很多手机用户对于每月50元月租费、双向收费标准在每分钟0.4元的移动资费标准,以及类似“神州行”没有月租费但每分钟0.6元双向资费水平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原本可以只付出1/3甚至1/6的资费并同时享受单向收费的通信服务,为什么长时间以来取费却一直居高不下?究竟是谁在强迫消费者掏出远高于运营成本的超额费用来维持令人目瞪口呆的垄断利润?消费者在这种明显失衡的交易中所额外付出的那么多财富究竟有什么合理性以及还要继续多长时间?

联想到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南北大众最现挑起降价风波,紧接着中文厂商无一例外跟进,就连号称价格一步到位的广本也耐不住高处之寒悄悄挤进价格战之列;而即使如此,市场反应冷淡,降价并没有取得厂商预期的效果,造成了库存日趋严重,媒体甚至用“全线失守”、“崩盘”来描绘如今的汽车市场惨状。而追究其原因就是众多厂商角逐市场地位争抢有限资源。按照这种态势,如果移动通信领域不仅仅是中国移动和联通二虎相争,而是群雄逐鹿,那么这0.07-0.13的价格防线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毫无疑问,竞争的引入与加剧只能导致价位进一步下降而不是相反。

而再来看有关选号费的规定、以及两部委的通知,对照三中全会上明确了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精神,怎么看怎么觉得,行政部门干预市场的愿望是本能的冲动,即使上有明确指示、下有执行中的置若罔闻避实就虚,可还是拦不住行政部门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得长些,再长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