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公益心的折磨

(2022-12-09 13:52:40) 下一个

公益心的折磨

                                             2004年5月22日

何必

天津塘沽区残联举办第十三次“爱心行””残日活动(略。)

这种公益活动举办得好像还是少了些。参加这次活动的一位资助者表示,其实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很多,只是大家找不到一个好的方式。

该消息并没有对于资助者的情况做进一步的报道,使读者无从得知这次被该报当作可歌可泣活动的具体场景。不过,这次捐助活动中资助者个人只有9人,可想而知的是,为了使这次活动不致因无人问津掏钱而尴尬甚至流产,组织者一定会安排一些“托儿”来撑场,并且必定会达到一定的比例:即使如此,总共100多人,也还是难以为外人道;另外,总不能弄了半天才有一两个人解囊这种让主办方颜面丧失的情形出现;其他则有王顶堤房管站和交通银行河东支行,后者共捐助6000元,占据了捐款总数中不少的部分。如果没有这两家垫底,恐怕这次活动怎么着也不敢招呼。不过,作为一项单位措施,其中类似交通银行支行员工个人意愿如何恐怕值得琢磨,经验上,为了响应单位领导的号召或执行命令,更为了保全自己的饭碗,大概是不会有什么人胆敢不从。

即使如此,大张旗鼓地弄出了些个助残活动,媒体也跟着用了大半个版面来报道此时,花了那么长时间,募集到了15300元,远远不够《每日新报》半个版面的广告收入。从这种结果上看,还是显得寒酸了些。如果这15300元都可以被如此吹嘘,再看看该版上那则“交通银行河东支行用助学教育员工”标题下的内容,也许就能看出对于银行方面来说,这无非又是个形象宣传而已。

从社会救助方面看,有趣的是,前不久广受各界瞩目和褒贬的胡润版本排行榜再度出炉,而且还很标新立异地弄出了个大陆慈善排行榜。其公布结果透露,大陆富豪在进行社会救助与慈善方面的行为很不如人意,显露出中国企业家对于社会公益事业让人羞愧的低廉参与程度。此后,媒体就此进行过分析和讨论,认为我们的企业家通常都要面临形形色色的行政行为,为了办企业搞经营要不住地与地方政府打交道,往往也都是弄得狼狈不堪心力交瘁,根本无暇也没有心情顾及社会公益;而在与行政官员交往的过程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推杯投箸酒色迷离脑满肠肥挥金如土,这种环境对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良知与慈善意识会带来什么样的作用,大概谁都可以想象得出来。同时,我们的社会还缺乏对于慈善行为的道德与法律上的认可,在制度设计方面就更没有在类似税赋、体制等方面的鼓励,于是,社会公益就显得很稀缺。还有,类似1998年大洪水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救助灾区受难民众,但救助款项却被当地官员建设楼堂馆所购置豪华轿车甚至中饱私囊的行经,也极大地伤害了那些还具有乐善好施意识与举动族们的公益之心。目前,不少公益组织提出要将救助款亲自交到被救助对象手中,显示出对于现行救助代理组织极端的不信任。虽然从社会分工上看,这种由非专业组织与人员亲自操作社会公益项目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是违背社会发展趋势的,但这种情况的存在还是越来越普遍,不能不说是社会公益方面的极大损失。在如此状况里,反观这次活动闹腾得那么热火朝天却只得到了9个人和两个组织的捐助,这种结局应该是令人噤若寒蝉不忍面对的;可就这样还被媒体煞有介事大肆宣扬,大概是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了,要不然就是舆论导向方面对这样的成果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而从接受救助方面看,在这次助残活动中被各街道“精选”出的这24名贫困学生,应该算是幸运儿,其他那些成千上万的贫困学生就只落得了在芸芸众生中充当分母的作用。至今总共13期活动中,一共资助了386名学生,每次得到机会的也不过区区30个孩子的水平。这种“精选”的标准与过程就很让人好奇,那些家长与街道素缉不睦、或者家庭状况不被街道当作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抑或本人调皮捣蛋或愚钝冥顽的孩子大抵是不会比家长经常性与街道“亲密接触”以及乖巧逢迎的孩子具有更多的中选几率。从而,还是那套遴选精英的老把戏,从中还是能够让人不费吹灰之力嗅到等级与差异,落选者毫无疑问是不被街道看好的,街道介入教育乃至孩子的品质评价,成就了孩子的社会价值判断。但是,用选拔方式来让孩子面对社会公益救助,使他们从小就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培养出优胜劣汰的人格,认识到社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自己必须要在角逐中赢得对手才能获得物质上的利益和名誉上的满足,成功得意洋洋不可一世,失败者灰心丧气无精打采,并形成应该讨好大人、特别是像该活动中掌握“精选”裁判权的街道上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的意识与认知规范,从小就在权利被大人有选择性地尊重的环境中成长,明晰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每个人由于性格、话语、知识、灵性甚至相貌和躯体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导致不同的竞争结果和人生轨迹。

但是,人的平等权利应该是为社会所共识的。不管是否乖巧听话顺眼,贫困孩子都有权利获得属于自己的学习权利,也有获得社会救助的权利,这种权利并不因为家庭背景、本人条件等而有所区别。类似助残这类活动,本不应该进行什么“精选”,而理当本着所有达到救助标准的孩子都能享受社会救助的道义原则实施,以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和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助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