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校园暴力频发挑战社会心理健康

(2022-12-07 00:12:49) 下一个

校园暴力频发挑战社会心理健康

                             2004年3月22日

何必

19岁女教师用刀划41名小学生掌心、大学生酒后发狂杀死两同学 警方正全力缉拿(略)

这是在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忍杀死四名同学后潜逃、公安部全国通缉并抓获后才几天后就发生的事。当杀人嫌犯马加爵被捕后,警方询问马为什么要杀人时,马的回答是“因为有一次打牌时吵架”。因为吵架就动了杀机,而且一杀就是四人。3月1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广州发生了一宗校园暴力事件:一名大四的男生追求一名女研究生不成,竟趁夜将其杀害。另据报道,3月15日上午,成都市水碾河南街21幢旁的一所公厕内发生了一起恶性校园暴力事件:附近一中学5名高二女生怀疑班上17岁王某(女)向老师打小报告,乘放学之机将王围堵在公厕轮番毒打,长达半小时之久。最后,在围观群众劝阻下5人才罢手。挨打的女生已被她的母亲送往医院治疗,据医生诊断,女孩严重脑震荡。

两年前,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动物园饲养的熊的身上和嘴里,造成数只黑熊受到严重伤害。

而最近,发生在挪威的两名来自福建省福清市的中国留学生吴宇航(男)和余宁燕被杀死在宿舍里的中国籍犯罪嫌疑人吴佳鸿刚刚被挪威警方延长羁押期限。

……

这是怎么了?

说起来,校园暴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并不只发生在中国。美国校园中也有过枪杀同学和老师的事,全世界各地也都有类似事件发生。但如此大批量高密度地发生校园人身伤害事件,却是很少见的;而且,由于杀人已经发生到了国外,大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暴力事件蔓延到国际上的趋势,让全世界都明白中国人是怎么了。

全国瞩目的马加爵事件发生后,没见校方有什么人对此负责。当然,从犯罪方面看,理应由作案者自己承担法律责任。不过,如此频仍的校园暴力,却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除了追究作案者本人的法律责任之外,学校方面应该做些什么。

山东曲周县侯村镇那个小学老师已经被刑事拘留,总校部校长和东高固村小学校长已被撤职,可以想像,41个手掌上带着伤痕和疼痛的孩子如数又回到了教室,学校又继续照常上课恢复往日的宁静;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广州那所大学、成都那所中学的领导没见有什么动静。从本学校看,这种案件似乎是个偶然的,但从全国范围看,却显示着一些必然的倾向。

时髦的语境当中,人们更多地习惯了“制度防范”。那么,如何从制度方面制止校园暴力事件上升的势头、减少乃至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还校园一份安宁与和平,却是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事,并且由于时常就有年轻尚在花季的生命正在凋零甚至消失,这种防范应该是有着迫不及待的性质。

制度建设方面,对于校园里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记得2001年在北欧一个大学里,有个来自中国西藏的汉族留学生自杀,事后与其相邻的中国留学生都接到了学校方面不厌其烦的电话,反复询问是否需要什么帮助,其实就是要给这些同胞做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而且都是无偿的。也就是说,国外对于心理卫生状况是很重视的。

返观国内,情况却不那么乐观。笔者就此采访了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他介绍,中国大学生心理存在问题的比率约在36%,中小学生心理存在比例也在30%左右;但学校教师心理问题方面的数据至今都没有;心理疾病具有传染性,很容易在人群中传播;目前看,中国学生中非理性思维倾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学生稍微遇到点挫折就采取非理性行为,而行为的攻击性也越来越明显和强化;同时,由于这种行为及其产生的心理具有很强的“习得性”(通过学习和模仿而获得),当挫折来临时暴发过激反应、动辄采用暴力并将此作为解决个人挫折的唯一手段,这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问题;传染和习得导致了心理问题像病毒一样高速扩散。而且,由于教育部门对此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对于越来越严重的校园暴力置若罔闻漠不关心,则将这种本来可以在学校范围解决的问题扩大到社会上,导致新的社会问题的发生和严重。

大概,谁也不能说,中国孩子群体里有近1/3都具有已经足以被诊疗的心理问题,这个事实是可以让社会熟视无睹的。在孩子们的手掌被教师用刀划开、学生彼此殴斗乃至仇杀事件层出不穷之际,我们也许不能再对此四平八稳地安之若素,而必须立即行动,为此做点什么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