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学点什么不行?

(2022-12-05 00:54:41) 下一个

学点什么不行?

                                       2004年1月

何必

小白领们纷纷取起英文名(略。)

看了这样的消息,很有些伤感。

如今,我们的社会里,太多的人把自己打扮成了像个黄香蕉了,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国产黄香蕉。很多人也许从幼儿园到工作都在一个城市里,平常也就是偶尔出差或旅游时才到城市以外的地方走走,出国大概也只是新马泰什么的几日游地溜达一圈,也瞄着那举世闻名的中国人旅游“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撒尿,到了景点就拍照,回来一问什么都不知道”的惯例,端着一沓子照片表明自己也曾经游山玩水印足他乡过。而心底里,则恨不得把自己完全西化:把头发染黄了、起个洋名字、动辄“hi!”“bye-bye!”好端端挺简单的“微软”不说却非得佶屈聱牙地嘟哝着“Microsoft”地显示自己的身份与教养,黑乎乎的眼睛头发黄色的皮肤成了耻辱,有张东方人的外表却掩饰不住内心里对白种人的艳羡。

问起过一些在外企工作的人们何以要起个洋名字,答作外企里有外国人,他们叫中国人的名字很费劲,为了便于他们彼此称呼和记忆,如此做才是。

问题就出来了:外国人到中国来工作,本应该适应中国文化,应该服从中国的氛围,怎么本末倒置却要由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去适应老外?而且,既便从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理方面说,让绝大多数中国人去为了方便区区几个外国人而改掉自己的姓名,也未免也有些说不过去。

还有,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企业都到中国来投资,可为什么就偏偏都起个美国式的名字——一水儿“彼得”“玛丽”“安娜”“大卫”“詹姆斯”的、而没见着日本式的什么“太郎”什么“横路”什么“子”、俄罗斯式的什么“夫”什么“娃”什么“斯基”什么“卡娅”、罗马尼亚式的什么“斯库”等?有说这是丛林法则的作用结果,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美国称霸一世自然得对其顶礼膜拜。

更不用说,很多清一水都这本地中国人的企业等单位,客户也绝大多数都是本土的,可从老板到员工来不来也起个美国式的洋名字,甚至连办公区里的文件、资料和各种标识也都弄成英文,甚至连个中国汉字都没有。

人有各种各样的权利,其中,姓名权是比较特殊的,因为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姓名并不是由自己决定的。那么,那些给自己起美国式名字的人是否也想在此主张一把自己对于姓名的自主权?

我有时在想,如果中国人到了国外都有个洋名字会是什么样?且不说官员们,只看像姚明、孙继海的背心上也印着个mick、charry、rocky之类的,是不是也很荣耀?很能融入当地昂格鲁-萨克逊的主流文化?如果中国运动员站在国际领奖台上被“维克多”“安德森”地一个劲地念,人们是不是也会欢呼雀跃?

许多在国外已经入了当地国籍的朋友,至今还是用着自己的中文名字,他们对我说起此事时,认为正因为这个很中国味道的名字才更能引起周围人的尊重。笔者在国外时,也遇到了不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只有自己看重自己,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而像贝聿铭、李正道、杨振宁、谢国民、王赣峻、何大一、关颖珊、张德培等这些已经在当地取得了相当显赫成就并举世闻名但可能连中文都说不好的华人,面对作为文化宗主的中国时,也还是用自己的中文名字,也没听说“如果有人突然叫我中文名,会反应不过来,在一些场合很感到尴尬”这类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姓名看上去好像是他人对于自己的称呼,是个社会化了的符号,叫做什么并不重要,但是,姓名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却有其厚重的积淀。人类学、社会学家们对于不同人种种群中彼此称谓的研究表明,姓名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化之所以断代,也与当时遭受外来势力入侵并带入的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袭有着密切关系,而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外来者姓名文化对于固有文化的蚕食乃至取代。在若干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之所以还能够保存下来成为仅存并延续至今,包括姓名文化在内的庞大而稳定文化体系的一脉相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中国面临改革开放,外来文化汹涌澎湃扑面而来,长期闭关自守环境里的中国人突如其来看到五花八门的新鲜手足无措,盲目荒乱当中具有了对于白种人的崇拜并乐此不疲,透露着若隐若现的民族自卑感和文化殖民心态,形成了不假思索囫囵吞枣,不免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最终却可能失去了自己。

这时,敢于公然大张旗鼓保留自己原有中国式姓名的,倒显得像那么回事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