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叫板立交桥里的叫板

(2022-12-31 01:33:45) 下一个

叫板立交桥里的叫板

                                       2006年2月18日

何必

两位平民,一腔热血,就为了三个字:立交桥……(略。)

对这样一期节目该如何点评?说市民参与程度的提高?说中国的行政决策过程正在经历着官僚决策、专家参与决策、社会听证决策这样的制度变迁?说这两位叫板者尽管有着抱残守缺并且互相文人相轻的老毛病?说这种泛立交的思维方式与国际上流行的去立交化倾向背道而驰?还是说,在过去20年中,建设“共享街道”或拥有集成化概念的街道,成了最令人感兴趣的设计革新之一?(其核心意念是:街道其实是生存环境中进行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但是车辆通过的地方,同时也是建立社交关系、居民进行交流活动的最佳场所。在荷兰、德国、英格兰、澳大利亚、日本和以色列,“把公共交通和居民活动集成到同一个空间里”的概念,刺激了崭新的设计构造,在街道上增强了社交互动、提高了街道安全系数,并且改善了行人的活动环境。这个概念源自英国道路工程师兼建筑师科林•布坎南于1963年向英国运输部就如何改进城市交通运输问题提交的一份报告。在1990年以后,荷兰和德国建造了超过3500条,日本建造了300多条,以色列则拥有600多条。)说设计者对于世界潮流的了解还只是一星半点?说他们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精神?说他们对于权力的意象与专家的崇拜折射出中国社会的顽劣?还是笔者在演播室点评的内容里加上的“立交与不立交之争,说到底是人与车之争,是城市中的人和车怎样和谐相处的问题”、并进而把问题上升到公共选择方式以及路权分配甚或和谐社会上去?

这个节目的名字为“叫板立交桥”。其中也提到,栏目开播后曾经两次召开过两次电视治堵会议。

其实,我倒是感觉,不提那两次电视治堵会议的收视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作为一个新开播的节目,能够在第一个月里拿一个题材翻来覆去地说,而且同样的画面、同样的说辞竟然能够在一个月里的节目中反复出现三次(春节期间还有个精华版),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电视史上也是个奇迹了。

从电视制作角度来说,第一次电视治堵会议的连续两期节目中,前者用的那个电影《地道战》的翻版在20分钟的时长中竟然出现了五次,那句“北京市民请注意!”的叫嚣声被男女竞相呼喊了10次,实在太闹了;而这样的题材,显然不足以支撑两期节目的时长。

虽然只要做调查,并且不惜人力进行大规模街头采访(这种运作方式本身就有悖电视运作规律和竞争要求,特别是在人力成本支出方面),就会产生近乎海量的内容,最后选材时总是会有割舍不下厚此薄彼的心态,但考虑到电视节目的单期成片性质,举凡连续节目,受众都会产生心里上的压迫感,非但不会产生收视期待,反而对节目整体造成抵触。不管是神州六号连续数日的直播,还是奥运会的电视效应,甚或伊拉克战争的现场,这种电视节目最具杀伤力的手段,一旦进入连续播放阶段,就会产生效益递减,招致观众的厌恶和逃离。作为新闻直播这种电视最富有竞争性的领域尚且如此,遑论没有什么时效性的常规选题再来做这样的老太太的裹脚布式的玩意儿,被鲁迅称之为一个短篇非要拽着自己的头发上天那般强行抻拉开来的节目了。

而此后对如此这么个节目做什么观众反馈,这也开了电视节目的先河。从纸媒体上,做观众回馈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恐怕谁也不敢设想,会用全部的报刊版面或者整个节目的时长做读者或观众反馈的内容。如果这也能成为节目主体,那么可想而知的是,只要播出一个节目,就可以跟上至少一期观众反馈的节目,这样的节目做起来还不是稀松平常省时省力,直到把所有的观众都轰跑了完事?

现在这个叫板立交桥,从选题上还是有着致命的欠缺。

电视是个什么样的媒体?相对于其他传统纸媒体来说,其特点就是受众的广泛性、接受的免费性和收看的轻松性。与接触纸媒体不同的是,看电视节目不需要大脑紧张的活动,因此电视节目选题必须以广泛的受众需要为基础,而之所以会如此,那个被称作万恶之源的收视率决定生死的绩效考核体系起到着无以复加的作用。

任何一个节目,都会面临着有些个体观众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如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们的生活方式多元化,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非常关注的领域,不管是作为专业工作,还是业余爱好,注定有些人能够偏好于个别题材,哪怕这类题材再犄角旮旯到了“个别人”的程度。

勿庸置疑的是,即使电视播出个比如屎壳郎的婚配或者蝙蝠的声纳系统这样的节目,也照样会有人非常热衷,并且可能是已经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都付诸于此方面的研究、较真乃至喋喋不休,这是不是说就可以对此进行跟踪?假设真是照着这样的路数,弄出个叫板屎壳郎性生活、瞎眼蝙蝠不撞墙面面观,企望有个好收成定当是大势所趋。

节目中提到,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说,现在北京的立交桥设计啊存在一个心理陷阱,正是这种心理陷阱呢导致了很多司机机频频的撞桥事故,所以每年修桥的费用就达到了几千万。那专家所说的心理陷阱,也就是郑先生提到的交织点过多方向不明确,所以呢很多司机一上立交桥就剩一个字:晕。估计到现在为止啊,有很多老司机都说不清楚这个西直门立交桥到底应该怎么走,有人教了我一个高招,说你啊就画一个中国结,上面怎么绕,你就怎么走吧。

其实,针对立交桥所涉及的内容,电视人是不是也进入了一个心理陷阱?正在被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世界弄得晕晕糊糊魂不守舍找不到起码的生存法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