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北京早餐的麻烦

(2022-12-23 00:06:21) 下一个

北京早餐的麻烦

                                           2005年12月7日

何必

……大餐馆卖早点还真是有点费力不讨好。(略。)

这两天,北京的气温骤然下降,最高气温也在零下,早晨更是寒气逼人。而居民外出吃早点,就成为媒体很能关注的事情。

就目前情况看,除了一些传统老字号销售早餐外,大多数营业正餐的商家在寒风料峭的清晨都大门紧闭。当然不能指责这些商家惟利是图,对于他们来说,企业利润才是首要的追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无可非议;而在社会责任体系破败不堪的整体状况下,要求他们为居民早餐提供服务,进而面临赔本也未必赚吆喝的经营风险,显然是不公平的。

老字号卖早点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增加顾客好感,吸引他们来吃正餐,事实上,卖早点不挣钱,但能引来客流,这不赚钱的买卖就不算白做。也就是说,老字号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办早餐也是一种竞争手段,目标还是通过早餐能够聚拢人气,

那些忙着躲城管的非法早餐网点,明显有着食品卫生安全、营养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由于这直接牵涉到入口食物,显得更加危险。而这些非法早餐网点的存在,背后却是政府早餐工程的残破与凋零。

因为早餐网点少,分布不均匀,北京市政府才推出早餐工程,早餐工程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两年达到1000个网点,居民区里,每50米就得有一家,由金三元、首钢餐饮、马兰拉面等五家企业竞标承担了城八区的早餐网点推广工作。截止到目前,开设的早餐网点一共800多家,其中朝阳和海淀占到600多家,其他城区早餐工程推广比较慢。

即使政府推出的早餐工程顺利得以完成,在诺大个北京城里,这1000家网点也不能满足居民的早餐需求。这项曾经被北京市政府煞有介事地当作是当年为市民办的实事,到现在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

马兰拉面在头一年就退出了;其他的企业也不热情,两年时间里陆续已经有几十家网点停业。

作为政府便民工程的早餐车,现在基本是企业在忙活,政府的推动力度显然不够。由于赢利情况不同,现存的四家企业里的两家对发展早餐网点已经不抱积极态度。

其实,作为政府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要求企业加入,而且看上去还有颇为正规的竞标程序,几乎是完美无缺的了。但参加进去的那些企业,却很难坚持下去。那么,参加竞标的企业对于餐饮业的状况会如此无知?实际上,如许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其中对权力资源及其附加效应所能带来的企业利益,让企业趋之若骛。

可从结果上看,最终企业在权力与利润上,还是选择了后者。这种状况反过来影射出政府包办一切的行政设计的再度失败。

上海市早就推出餐馆卖早点免税的政策,但北京没有。北京市方面,依然死守着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包打天下的思维模式和行政理念,动辄就要由政府直接出手来干那些原本通过类似税收等方面政策扶持就可以达成目标的工作,而这种措施实行的后果,就是企业的撤离,和非法网点的日益密集。

从各地食物中毒案件频频发生的现状看,北京非得出现早餐中毒事件后,政府才会下个什么封杀令,形成新一轮猫与老鼠的游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