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菜价高涨绝非菜农成就

(2022-12-23 00:02:01) 下一个

菜价高涨绝非菜农成就

                                     2005年12月5日

何必

随着天气温度的下降,蔬菜的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涨幅……(略。)

这两天,长期独身生活的笔者依然不时到菜市场去采购,却发现菜价高得离谱,以前冬季最紧缺时期的小辣椒也就每公斤5到6元就已经了不得了,如今却达到了20元的水平;其他菜蔬的价格也像上足了发条般地往上涨。周围很多前来采购的居民听到这种价格,一个个都哑口无言,只得选择走为上策,并且良久才发出慨叹:“简直是发疯了!”

真是发疯了。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场上的蔬菜价格有望达到历史上的新高。而且,水果的价格也同比上升了三成之多。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该作何评价呢?

2004年11月15日该节目报道,当年风调雨顺,虫害较小。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的数字显示,11月上旬,北京新发地等三家市场冬储大白菜的平均价格是每斤9分多,比2003年10月下旬下降了两成多,是2000年以来同期价格最低的一年,可上市总量却是4年来同期最多的一年。专家分析,大白菜的价格每斤三毛钱比较合适,如此低的菜价是很不正常的,按照这种价格来算,菜农基本上是白忙活了一年。新发地市场有的菜农3、4千斤大白菜只卖了75元,据说连他到这里几天吃饭的钱都不够,当年肯定是要赔了。

就此,我当时写过小文,认为菜贱伤农,这种局面实在对于农民有着太大的伤害。

可今年,蔬菜价格疯涨,也许该是农民兄弟们获益了。可事情真是如此乐观吗?

到现在,农产品产供销体系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那种菜农得小头、中间环节得大头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菜农在这种蔬菜产品在销售上价格上涨中所能获得的益处少得可怜;而经销商在中间得到了约60%的利润。

(当然,菜价猛涨的缘由还有:气象变化后面嫌贫爱富的气象部门对农业服务的不屑一顾;原油价格上涨对农产品运输价格的直接影响;公路治理超载只是肥了交通部门而由全社会来为运输成本全面上涨买单;等等。)

有分析认为,正是因为去年菜价太低,影响了大量菜农产品的销售,并直接对其年收入造成了负面的作用,因而才导致菜农根据当年市场状况而调整种植品种,使得蔬菜上市数量有所减少。

可如此一来,城里人在蔬菜上的开销却在大幅度提高,从而形成了居民消费中食品支出水平上的剧烈动荡。面对如此局面,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这将影响到恩格尔系数构成,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食品领域的开销猛烈攀升,对于很多城市里并不富裕的居民来说,只能将一些菜品从食谱中剔除掉。而且,这种消费价格指数的剧烈振荡,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安定并不是件好事。

而如此局面的原因,看似市场化的益处。目前,农民还是处于温铁军称之为“高度分散的小农兼业经营”状态,面对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只能是形同一盘散沙,分散孤立而势单力薄地应对各种市场风险。由于种植业的时滞效应,往往都不能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只能是根据前一年的市场供求状态来推测自己的作业,同时也很难得知其他菜农是否也会得出同样的作业抉择,使得作为整体的菜农根本不存在,从而失去了价格谈判资格、机会与能力。

当菜农受到一个年度中市场的伤害后,自然而然地逃避伤害品种,而这种个体行为形成菜农集体的市场理性选择时,消费者就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从北京目前的蔬菜对居民需求的背离,就能看出如此情势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并且把菜农的市场选择成本部分地由城市消费者来承担。

于是,形成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分散的小农面对分散的城市消费者,彼此在市场上对立,成为利益上尖锐冲突的双方。菜贱伤农,菜贵则伤市民。如此讨论当中,丝毫不含有对双方任何一边歧视的成分,只是在事实上造就了彼此的忌惮、埋怨、非议和指责。

但这却是有着指鹿为马的痕迹。通看全世界,太多的国家都对本国农业给予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很多国家动用政府资源,为本国农民提供着许许多多的服务,包括国内农产品市场预测、市场价格信息及时发布、涉及农业的气象灾害预报、农产品运输优惠通道、国际农产品供求趋势、乃至农业组织培育、农民公民资格确立及权益保护等等。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至今未果,主要障碍就是欧美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互相指责却根本不愿意作出实质性的妥协、让步和容忍。

可在我们这里,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气象预报、运输扶持等方面却是采取着竭泽而渔的策略,不惜杀鸡取卵,放逐着农民以及城市消费者的利益于虚空。所以,才有了如今菜价的风云动荡。而这种局面在短期里看来是不可避免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