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都到国外留学吧

(2022-12-21 22:58:07) 下一个

都到国外留学吧

                                          2005年10月30日

何必

今年9月,清华在读博士生王垠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题为《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万言书”,抨击博士生教育制度,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和关注。……(略。)

又一个在读博士针对现行博士教育体制发起了新的攻击,并且以用脚投票来对待如今的高等教育中已经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学位教育制度,用终极的彻底抛弃的解决方式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应该算是诀别式的抗议。而且,这种做法也算是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都逼到了墙角没有了任何退路。

人们还记得,2004年1月22日《文汇报》讯,上海市某名牌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被其门下9名博士生认作“指导无方”而被“炒”掉。学生对这位导师的不满主要是导师让他们长时间地为自己的公司做项目,而疏于对学生本身学业的指导,结果导致一名博士生给学校有关方面写信,要求“改换门庭”,谁料一发不可收拾,这位博导门下的另外8名博士生也要求更换导师。该校校方表示,学生要求转导师、转学校都是很正常的,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是多方面,他们有意见不一定就是因为导师不合格。学校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意愿,已经在上学期将这9名博士生转到其他导师名下。

当时,这个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对当今的博士教育制度的反思、评估、议论与批评。9个博士集体炒掉导师,无论如何也算是个动静不小的事件了,无论从双方哪个立场看都不是个简单的杯水主义问题。

但目前的社会情势是,尽管社会各方有着各式各样的非议,而舆论对某种既成事实的作用却很难见到效力。不光是行政部门,即使是对其他类似医疗、教育、金融、产业乃至国有以及其他所有制企业,都尽显媒体力量的孱弱和虚空。

问题继续存在,情况愈发严重,很多保留下来的毒素积重难返。笔者有在网上交往了6年的网友,2002年考取中科院计算机所的博士,此后就陷入了博士教育的折磨当中,去年终于熬将不住,退学回家。其间,对笔者透露了不少让人不寒而栗的博士教育中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中科院如此,上海那“名牌高校”如此,现在,清华大学也未能侥幸。中国哪个学校能豁免?

一通抱怨与漫骂之后,自然也会想到,这博士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什么事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如此味道?

事实上,中国的博士教育也并不是肇始于现代。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后,儒学变成经学,其中一条“学而优则仕”是很重要的,读经城了文人儒士的进身之阶,独尊儒术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读书做官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思想变成了制度话语,变成于权力密切相关的事情。

这样的古代博士体制,原本就与权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到现在,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旗号下,更是形成了博士教育中权力化、货币化、机械化的倾向与脉络。

笔者曾经就中国博士教育体制进行评论时,提及西方博士教育与中国非常大的差异。中国当今一个导师同时带几十个博士的现象,在国际上已经被当作是闻所未闻的创举,凸显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感召下的胡作非为,在与国际接轨的名义下创造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的奇迹。

陈勤在《由“博士大跃进”管窥教育腐败》一文中分析,2004年博士生招生数已经突破3万,目前在读博士生人数已达13万人,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二。按照这个速度,几年之内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博士大国”。……中国大学博士生培养的真实水准,不仅无法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较,连韩国一些大学都已对我国培养出的所谓博士嗤之以鼻了。

因此,笔者坚定不移地认为,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各方别有用心的鼓噪与宣传中,认为中国正在走向国际强国之路,中国的教育也会成为让全世界刮目相看,故此选择在国内读书并不会比出国留学有更大的损失,甚至感觉那些留学海外者由于缺乏对国内的了解而身价贬损的看法,实在是井底之蛙的偏见。早晚有一天,中国土鳖会在与海归的较量中一败涂地,甚至会出现用人单位对国内博士的歧视,或者说,对洋证书的合理崇拜,形成彻头彻尾的新式崇洋媚外。

皮埃尔•卡蓝默在其《破碎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参与商品经济并不足以建立一个属于更为广泛的共同体的归属感。更有甚者,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关系表现为经济发展自身的一个条件。为了胜出,文化和社会的资本,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可目前国内的情况却是,国民在经济增长的忽悠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血的眼睛里只剩下白花花的银两。中国的教育更是在惟利是图当中放弃了教育最本质的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使命,转而向利令智昏舍此无他、并由此从最核心的内核上毁灭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机制与前程上一往无前。

而当我们的博士纷纷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方式,对于国内的教育制度乃至社会环境彻底绝望后选择到西方继续求学,届时与时俱进了的中国怎么着也还是个被自己的同胞都嗤之以鼻的货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