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国库被手机打空

(2022-12-19 00:31:43) 下一个

国库被手机打空

                                           2005年8月27日

何必

既然制作、销售以及复制手机卡都是违法的那么那些还为什么那么嚣张呢?……(略。)

而26日的节目又是个什么样的货色呢?其实,无非又是个暴料题材。

手机SIM卡复制器,又叫手机卡克隆器,一直在网上有卖,但是大多人都当是一个骗局,现在中关村居然有人零售,这种卡也摇身一变成了手机升级卡,并开始在中关村电子城大肆贩卖。看起来很普通的一个USB接口,可以用来放入手机SIM卡,别看这东西不起眼,它可能复制手机SIM卡的所有信息并盗话费。在某电子城很快能就找到了这种手机卡复制器,随机卖的还有一张用来写入数据的空白SIM卡、一张光盘。老板说这个东西拿回家用光盘装好驱动,把想复制的卡插到读卡器里进行解码后复制到空卡上就成了,一般来买的人都是为了一号多用好省话费。手机卡复制器销售商:“经常办事的工作人员和公家掏钱那种,包月号那种,他刻一个给家里,自己再带一个。”老板说,一张卡能把十六个电话卡号兼容在一个卡上,这样一个复制器售价180元,每天他至少能卖出去好几十张。随后记者也买了个回来试了一下,结果很轻松的就复制成功。记者试着用一下复制的SIM卡,拨打、接听、收短信与原卡没什么区别。可以想象假如自己的手机号被不法分子复制后将会给自己带来多大麻烦。市民:“首先是我个人承担的话费更高了。”“手机号码都是个人的隐私,要是被别人知道了会有骚扰电话什么的。”对此律师认为,每张电话卡都体现了个人的财产利益和隐私,任何人利用技术手段复制或者使用已经严重侵害了用户的利益。被侵害的单位或者个人他们可以向法院起诉。北京华堂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兆全:“这种复制或者使用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可能构成犯罪,如果还销售的话,应该负连带的赔偿责任。”而北京通信管理局明确表示,没有相关许可就随意制作、复制SIM卡属于违法行为。北京移动和联通则表示,SIM 卡被复制所产生的话费只能由原用户自己承担,但他们会联合有关部门对此事做进一步的调查。

其实,这种复制SIM卡的生意早就出现了,在网上只要搜索一下,太多的这类线索了。所以,在安排这个选题时,基本上没什么犹豫于是否替这种违法营生进行宣传的担忧。不过,记者采访回来介绍,这种生意在中关村等地都在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在进行,商家根本不惧怕媒体,而且还很欢迎媒体的曝光,据商家说,总共被电视节目作为负面题材报道过两次,而每一次都给商家带来了新的商机,使得营业额大幅度提高。

看了如此内容,也许还真是为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创造性叫好。以前出现过小灵通“烧号”生意,随便什么地方的机器,只要拿到北京类似马甸市场,基本上都能换成北京市的网络。这种也被称作“抹号”的行径曾经让垄断电信业务的大头们头疼不已,就像航空母舰面对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无处不在的盗窃行为真是让大头防不胜防。

而现在,又出现了克隆手机卡的生意。还别说,节目播出后才几天?笔者就接到了很多朋友的咨询电话,问这种机器能够使用在什么场合、复制一张卡要用多长时间等等。看来,还真是像那些商家所言,只要这种节目播出,势必给生意增光添彩。

节目里面原本还有一句商家的说法:“好多人送礼,送当官的礼物就送这样的,他回去把这号刻了以后给家里人用。”这句话在该节目的网上文本里还有,只不过在播出前被在广电行业整风面前几乎成了惊弓之鸟的先进的性们给取掉了。

可以想像的是,这种复制器将会越来越热销。那些用公款打手机的大小官员们将会人手一部。即使是官员亲友甚至姘头到了国外用这个号码通话,费用也还是要由公家承担。

这下明白了,为什么嚷嚷半天应该降低赋税、与时俱进地取消比如利息税等,可却被官方置若罔闻无动于衷了:假如财政收入真的降下来了,这复制一张卡就能使16个人用一个手机号码的费用怎么让纳税人傻乎乎地掏出来?

而这种行径的存在并非一天两天。通讯部门说自己没有执法权,而工商部门说要有电信部门的授权,而私下里对记者说他们才懒得管这种破事;现在又要联合公安一起执法,而公安却还没有个基本的态度。

就算公安部门对此重视,可看看如今对七类违法行为查处的效果,就知道这种执法纯属扯蛋。

所以,如果是私人手机,只能小心翼翼千万别被人拿去复制,即使去修理也一定取出卡来;而如果说又要推出新税种了,那么很可能就是又多出不少公款通讯的人复制了SIM卡暴打电话造成国库空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