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协议喜悦的背后
2005年6月12日
何必
根据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略。)
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与欧盟-美国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在中国与欧盟贸易委员在从10日下午开始直至11日凌晨才告结束的艰苦谈判后,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本月初,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访华期间,中美就纺织品贸易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尽管没有达成协议,但乐观的人士还是推测,即将召开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可能就纺织品贸易问题取得积极成果。
新华社电,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11日说,中国政府赞赏欧盟解决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诚意,欧盟努力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而不像有些国家试图采取单方面的行动来解决问题。他说,双方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表明中国与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一句空话。协议将为中国纺织品企业创造了稳定的出口环境,也为欧盟纺织品企业创造了稳定的进口环境。欧盟委员会10日发表声明说,欧盟已与中国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一项“广泛”和“平衡”的协议,它表明加强贸易联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同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王宇在评价中欧达成的纺织品协议时说,新协议最实际的意义在于“中欧纺织品贸易前景变得明朗”,纺织品企业对欧洲的出口也将因此而“心里有底”了,在接到欧洲订单的时候不再犹豫。企业接下来将关注商务部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分配欧盟给出的“出口增幅”。商务部官员昨向记者证实,有关对欧纺织品出口额度的分配细则正在制订之中。王宇分析说,如果政府不采取分配的措施,不到年底,出口额度就会用完,而企业之间可能会出现因为缺乏自律、抢着出口而出现恶性竞争、压低价格的混乱局面。从全球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起,一些大型纺织品企业一直在向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呼吁进行“行业自律”。商会在今年年初发出行业自律的规则。在中国与欧盟签订该协议后,要求行业进行自律的呼声再度响起。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昨天晚间发出的声明中说,中国企业应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避免贸易摩擦的产生和升级。中国纺织品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在接受采访时说,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中国纺织品企业要想应对好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唯一出路就是把自己做强、做大,依靠技术进步,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设计和开发。“此外,产业系统内部行业自律也十分重要,企业要把好自己的社会责任、知识产权和质量关。”
看上去,多么令人振奋的全世界大团结景象就要出现在我们面前。媒体不约而同地对中欧就纺织品贸易纠纷而达成的协议高唱赞歌,竭尽溜须拍马之能事,极力粉饰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可想而知的是,在全球采取取消配额的大背景下,中国却要背道而驰地不得不在国内采取配额制;而这种制度的实施,表面上注定是行政权力的扩大化,带动官僚主义的兴盛,形成计划经济的回流,暗地里则又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同利益集团也将为争取配额打得六亲不认头破血流。
说这个协议为中国纺织品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出口环境,也为欧盟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进口环境,这话要看怎么说了。在欧盟那里,针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本身就是应对欧盟扩大到25个国家,在内部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垂直分工体系,东欧诸国的加盟给欧盟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而前不久法国和荷兰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其中也有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因素;而波兰等东欧国家在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与法德等被小布什称作老欧洲唱对台戏,也昭示了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在国际政治利益方面的突出分歧。西欧国家对来自东欧的穷亲戚的态度很是微妙,把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欧盟内部实行转移,是欧盟摆脱连续多年经济不振的灵丹妙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纺织品大量涌入欧盟,势必会破坏欧盟自身的竞争力,当然要遭到欧盟的反对。
说是让类似中国纺织品企业加强自律,并且还要“把好自己的社会责任、知识产权和质量关”,傻子也能看得出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里,这种要求分明是与现实南辕北辙的痴人说梦。说这种话的人,大概还是武侠小说看得太多了,以为如今这世道还真能弘扬正义呢。
而就在中国人对这份协议沾沾自喜奔走相告的同时,欧盟国家里的意大利挑头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鞋类产品提出反倾销诉求。其实,这类事发生的并不少。不久前西班牙发生的当地人放火焚烧中国商人的鞋店事件,以及发生在奥地利、德国、法国等地针对中国商人或产品的过激行为,已经给中国人以太明确的警示。
有关中国外交方面更多的出于政治考虑、而很少有经济成分,在社会上已经形成共识。而透过中欧间这个协议及其所比划出来似是而非的欣欣向荣,我们还能领略到些什么呢?
6月8日出版的《华盛顿观察》报道,美国5月31日指控欧盟对空中客车(Airbus)补贴过多,使美国波音公司(Boeing)蒙受损失。在双方谈判毫无进展的情况下,美国将欧盟告到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争执使美欧之间历史上最大的贸易战一触即发。“很不幸,从近期看,这可能导致更多的贸易保护。”美国著名智库加图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ade Policy Studies, Cato Institute)主任丹尼尔•格瑞斯沃德(Daniel Griswold)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我们在过去四十年中曾有一个全球性的配额体制,今年一月一日总算把它给去掉了。但美国和欧盟却在自由贸易中倒退。这是个极具破坏性的暗示,使我们(美国人)在全世界面前显得虚伪。我们一面让世界上其它国家开放它们的市场及自由贸易,我们自己却在一个重要领域反其道而行。” “实际上,美国和欧洲双方都有责任,”格瑞斯沃德如此评论,“双方都在补贴自己的客机制造业。欧盟补贴得更多,做得皆明显。当然美国自己也有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里根当选总统并且成果连任,带动保守主义全面复兴并推动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巨变,此后两代布什入主白宫,直至今日保守主义在美国有取代自由主义成为主流思想的趋势。所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向全世界展示出,源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后,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并将着眼点盯住市场失灵部位的说法,在里根时代之后开启了全新的境界,并将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逐渐席卷整个世界。
而在里根入主白宫的同时,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现在,自由主义经济学占据了主流语境,并形成了学术霸权,牢牢掌控着从市场到意识形态等命脉要害部位的话语权,接受全球化格局里的国际分工,甘于且乐于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厂乃至垃圾场,放弃国家利益,特别是在事关国家安全、民族盛衰以及国民安危的紧要关头,也要跟在那些在其发源地已经被证实非常具有局限性的自由主义说辞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邯郸学步,食洋不化地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照抄照搬,并根本不顾中国国情地将自由主义原则与宗旨强行对着华夏大地揠苗助长,听任中国在国际列强的弱肉强食般地搜刮面前束手就擒,也成就了太多在自由主义理论名义与旗帜下绑架政权俘获国家中饱私囊的经济学家。
而此时,欧美非但针对发展中国家不时抡起贸易保护的大棒,即使是其彼此之间也为了各自的利益面红耳赤闹得不可开交,一直打到世贸组织并接受后者旷日持久的调查与审批。
如果我们就事论事,而不能从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当中看到其背后的保护主义兴起的势头,一味听着那些别有用心者动辄端出自由主义信条说三道四指点江山者的说教而放弃自身利益,那么只可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从而丧失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