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馒头
2005年4月3日
何必
“上个星期我们身边周末播出了黑心白馒头的节目……所以,您以后在超市买馒头的时候,一定要多看看。”……(略。)
这期节目之所以再度与这馒头叫劲,是因了上星期的周末版节目就已经拿这馒头的加工过程进行了揭密性质的报道,而且几乎从销售终端锲而不舍地一直追根溯源到了生产馒头的最开端,就差把那做馒头用的面粉加工过程、甚至小麦种植程序都追踪一溜够了。
随着北京台那个过去由元元主持的“第七日”的走红,这种婆婆妈妈的节目就成为原本女性化色彩异常浓重的北京电视台各类节目提高收视率的不二法门。虽然由于元元预产期临近而更换了一个男性主持人,但还是继续着元元那女里女气的腔调。对于电视工作者而言,很多人对元元的主持风格咬牙切齿,周边很多同事说起该节目那鸡零狗碎东家长西家短的小市民絮叨,简直会有太多反感,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厌恶,而且也有着生理上的悒郁,有些女性电视人则直言不讳地叫嚷着想抽元元的嘴巴,因为如果碰巧路过这个节目会使自己丧失生育功能。
可话虽如此,在网络的冲击下,电视观众越来越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力受众。最新调查显示,互联网民都以收入1000元左右、文化程度也就是在初中水平的人为主,那些没有掌握上网技能又懒得或不愿意看书读报的人,才是电视的消费主体。
而争夺有限的电视观众,就是各个节目挖空心思要干的事。在以收视率论英雄的浮躁而功利的电视文化氛围里,如何把自身弄得俗不可耐,以迎合受众的口味,并且完全以收视率当作评判哪怕偶然性很强的单期节目,也成就了电视节目的主流形态。
因此,如果还能以性别来区分节目品质的话,如今男性化节目日渐稀缺,驱逐了一大群人,并把商家广告同时驱逐掉。
于是,将节目做得越来越边缘化,距离城市生活渐行渐远,像《第七日》那样从犄角旮旯里搜寻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内容,塞进观众的视听当中,就凸显在日下的电视节目当中。
当然,面对收视率至上的评价体系,作为官方宣传喉舌的电视,也不得不尽量远离宣传主流区域,而寻找生活里耸人听闻触目惊心的事件。以《身边》来说,虽然是北京市委宣传部责成为精神文明而做的栏目,却也一定要从空洞的说教当中摆脱出来,从涉及到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根据固定说客的知识范围、聊天技能以及新闻能力,尽量扩大新闻视野。在电视节目已经从新闻报道本身进入新闻评论层面的实力较量之际,力求惹人耳目。
本期节目对于黑心白馒头的追踪,却在新闻事件层面上做了些许努力,同时给主持人的评论提供了宽泛的空间。
人们可以从节目中了解到,感情在市场上出售的那些白花花的馒头,很多都是在如此恶劣肮脏的环境里制作出来的。
现如今,每逢遇到曝光假冒伪劣食品的报道,媒体都不厌其烦地要在最后缀上那么一句:有关部门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这类食品一定要到大的正规商场或超市,以免上当,给人以如许世界当中那些大商场超市还是可以值得信赖的假象;或者就是什么购买时务必仔细查对该商品标签上的详细内容,好像消费者用以鉴别商品的本事、时间和心情都是可以无限存留的。
可这个节目却说,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超市,它们所出售的馒头的来源也是出于令人作呕的加工环境,白花花的后面包裹着黑乎乎的心灵;白花花的馒头如此,白花花的元宵如此,白花花的大米面粉如此,还有什么白花花的食品不如此?而如果白花花都这样,又有哪些黑乎乎的食品不这样?小商小贩小摊小店不可信,大而正规的商场超市也不可信,我们还能信什么?
说人们应该在一个放心安全的环境中生存,这个环境作为一个公共产品,其提供者对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消费者时时刻刻推入如此狡诈而危险的消费环境是社会安全的隐患,这种说辞早就是连批评者都懒得叨唠的话,情况却日益糟糕。
没看见肯德基出售苏丹红食品后,没有任何行政处罚,就若无其事地把涉嫌食品择日原封不动地推出,并且还与政府部门勾结起来逼迫媒体发布对肯德基有利的报道?按照中国法律,出售危害人身安全食品的商家是要受到制裁的,但却因为是米国人弄的肯德基,就大摇大摆不受任何处罚,换了那制造黑心白馒头的窝点,会怎么样?
就连苏丹红这么个事件中都能有如此的崇洋媚外,如此的超国民待遇,还指望着政府能以人为本?如果真是以人为本,也不过是以外国人为本,在本案中说是认贼作父也没什么不可以。相形之下,做点子黑心白馒头,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来嘛,政府是干什么的?是搜刮民脂民膏涂炭国民生灵的,是在马路上威风凛凛呵斥其他让路回避的,是用来暴政的。
而肯德基方面拒不承认自己的食品有什么危害,堂而皇之地继续着自己的营生,这种做法要是在其本土,恐怕早就倾家荡产了。但在中国,却没有任何阻碍地无法无天。是肯德基的错,还是中国的错?这样的事好像不是草民能够理清楚的。
倒是,小摊点食品不能吃,正规超市食品不能吃,肯德基也不能吃,没人保证食品安全,只能自己选择形同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