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节日夜景啥货色?
2005年2月13日
何必
春节北京的道路照明和灯饰设备将全部开启……(略。)
在这个虽然传统但却被装点成红色的节日里,那些流光异彩的灯火星罗棋布,密密麻麻地扮靓着首都的夜色,给节日里北京的夜晚带来了五彩缤纷的璀璨景色。在电视画面里能够看到,各类彩灯花枝招展,绽放五颜六色的光辉,为这节日增加了一道道平和吉祥的景象;透露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歌舞升平的表面成色。
2月9日《光明日报》报道,今天晚上北京夜景非常绚烂,非常迷人。北京市最新建成或改建的8个夜景照明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如此可以得知,为了能够使北京南北城夜景亮度平衡起来,特地新建改建了8个项目。本来嘛,哪个领导上任不得灯红酒绿搞些个门面上的事,让人们能够轻轻松松看到业绩之不俗,连现在已经锒铛入狱的徐保庭还曾经力主过贫困的亳州市动员社会资源搞向当地领导献忠心的阅兵活动,拉来了200万元人民币投入其中呢,遑论作为首都的北京了,在这个万民同庆的春节,增加些夜景照明当然是民心所向党心所指无可非议了;虽然北京城的发展就像是个残废那般偏颇,南城无论是在什么方面都要比北城差出一大截,就连能够爬上去的领导亦如是,别说房价或其他基础设施之类的玩意儿了。可节日夜景自然不能落后,虽然城市发展自身也体现着贫富差距,但逢到这种天赐搞形象工程的机会,当然不能把北城的多余部分撤掉,而还是要将南城的缺少部分补足。
相映成趣的是,也是2月9日,《北京青年报》消息,春节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将带头调低办公室供热温度,尽量减少热能的消耗,一个“节俭”的春节。日益紧迫的能源形势,让政府部门开始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不久前召开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张茅在参加小组讨论时列举了一系列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在酒店开会,白天窗帘都拉着,所有的灯却都开着;冬天室内温度过高,夏天室内温度过低。“这些细节累计起来都是巨大的浪费”。北京目前是全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城市,同时还是全国人均用能和生活用电较高的城市。2003年,北京市全年人均用能量达到3.23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倍以上,其中人均生活用电达488.3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2004年北京更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能源紧缺,煤、电、油、气等能源消费量增幅均接近或超过10%。张茅表示,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将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工作,公共建筑、交通、绿色照明、家用电器等都将是今年主抓的节能领域。
春节期间,北京市区各级政府带头调低办公室供热温度,不知道这样的举措只是在黄金周的春节期间,还是能够延续到节后。甭管怎么说,人家威权政府都这么做了,弄点子夜景也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使南城与北城平衡了攀比了,又怎么着?嘴长在人家政府身上,说什么还不是上下一碰的事儿?说节俭也如是,说靓丽这不就来了?
据上海、南京、宁波、重庆等地电力部门提供的数据,各地“亮化工程”的耗电量约占城市耗电总量的1%到4%左右,比重并不大。但耗电时段与居民生活耗电高峰时段部分重合。专家认为,城市的“亮化工程”提高了群众休闲娱乐的质量,对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夜间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南京市“亮化办”的一位负责同志态度鲜明:缺电当让电,但亮化本身并没错。它拉动了旅游,促进了夜间消费,提升了城市形象。不过,湖北省电力公司有关专家则认为,城市首先应满足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用电。在此基础上,各地的亮化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跟风、攀比。
这里提到南京等地的专家,又是给人那么一种酸溜溜假惺惺吃人饭不说人话的模样,倒还是湖北电力公司有关专家还是实事求是些。姑且不说城市景观千篇一律所形成的“幸福的城市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农村各有各的不幸”,也不说这投资环境言辞里流淌着那么份败家子的内质,光听这为了城市治安就玩命点灯,这都是哪儿和哪儿啊!
去年7月10日,上海气温超过35摄氏度。市民们发现,东方明珠的景观灯关闭了,外滩、徐家汇、淮海路的景观灯关闭了;在南京,从5月10日起,市政府决定暂停城市的夜间亮化,一直停到用电紧张的状况确有缓解为止;在深圳,所有路灯在夜间开始实行间隔关闭,除节假日外,每周只有周六、日两次开启灯光夜景工程,每次开启原则上不超过3小时;在宁波,6月以来,扬高达45米的“亚洲第一高”音乐喷泉休息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的肖辉乾教授认为,据对北京和上海两市121个建筑立面夜景照明的调查和墙面平均照度的实测结果,大概有37%的建筑立面夜景照明的平均照度超过了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相关标准。这说明,我们的夜景照明工程还需要从粗放型向节约型、从自发型向规范型转变。“城市夜景照明并非越亮越好,关键是看灯光能否将建筑物的艺术特征、文化品位和内涵充分展现出来。”和他持相似观点的专家不止一个。天津大学照明技术研究所教授范世福也认为,片面强调“亮”和“花哨”,甚至搞“争风斗气式”的灯光夜景,不但浪费能源,而且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缺乏文化品位。
笔者不才,看不出北京这日益增加着的夜景亮色中是否有什么文化品味,只是知道,这之中还是有着比富斗狠的心态与把式。
而且,这份璀璨是在什么状态下存活的呢?有道是,去冬今春是北京13年来最寒冷的一年,白天最高温度也不过零摄氏度,到了夜景照明时,通常都是零下若干。从电视画面里,看得出观看这灯火者寥寥无几,大冷天人们都躲在屋子里面,少有什么人哆嗦着去给这份靓丽捧场喝彩。如果说盛夏时节人们到露天纳凉避暑弄点子夜景也还算是给人照个亮,这大冬天的让这堆人嫌狗不待见的灯在寒风料峭里鬼火般地亮着,就实在是莫名其妙了。
一方面,恐怕凡是具有正常思维和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夜景灯火的新建改建以及点亮都是要花钱的,而这钱花得不明不白,谁也无法确认这南城北城亮度平衡是掏腰包者的真切需要。如果纳税人都得知自己的钱被这么糟踏了,还没落着好好看看,该作何感受?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恼人的是,谁说光是政府办公室温度下降?既然政府都如此,在集中供暖条件下,居民住处温度被下调些个,这还不是稀松平常小菜一碟?不信,随便到居民家里体验一下,谁要是说去冬今春室内温度“同比”没有降低,那才是伟光正呢。就算是纳税人,也还是要拿着强制性纳税所得去任由政府作践。不是有规定吗?只要不低于16摄氏度就行,往常可能超过20摄氏度,现在就16了又怎么着?还别说入冬以来那么多的市民家庭遇到供暖问题到现在也得不到解决,北京市有关方面设立了若干根本打不进去的供暖热线热得没人能够搭上茬儿形同虚设,于是这些同胞整个冬天就这么冷着也算是与时俱进了;不知道能源紧缺北京市领导要跑到山西去讨煤?电煤紧张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人家衙门屋里都降温了,草民原本命不值几个子儿,要那么高室温作威作福作甚?还不省出点子来弄到夜景照明上让领导人和外国友人看着舒服踏实?
这夜景灯饰怎么着也算是公共品了,如此制度安排,将公共利益用如此微妙的手法进行平衡,牺牲居民生活来璀璨城市,让不少人还在家中裹着棉被看电视,却把这份电用来搞那么些个总共没几个人看的劳什子灯饰,这大概也的确在辉煌得斜乎的灯火里折射出首都政府的所谓“道德人格”和亲民色彩,昭示着北京权贵们的行政管理水平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