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政府政绩广告大肆泛滥

(2022-12-16 01:09:13) 下一个

政府政绩广告大肆泛滥

                                    2004年12月29日

何必

江苏部分厅局级机关排队刊登“政绩广告”,……(略。)

如此,疑惑有四:

首先,从形式上看,万余群众平议政府政绩,好像是个不错的创举,把政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让民众对行政过程享有某种程度上的知情权,也算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了,并且在临近平议时通过大众媒体对自身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进行公示,相比起以往政府高高在上不近人情完全对民众封闭的状况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了。可是,这种公众平议最终却演化成为政府部门争先恐后花钱在地方媒体上大肆做形象宣传、搞软广告的群体性活动,而且一发不可收。想想看,82个省级机关厅局级单位,接二连三地利用媒体版面刊登人嫌狗不待见的自我标榜内容,这种在媒体内通常称之为“关系稿”的破玩意儿是从事媒体者也非常反感的业务,因为这本身就是没有受众能接受的垃圾。

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不久前曾经就此题目进行过讨论,其主旨还是将这类现象归结为行政进步的命题,充其量政府公共宣传不应该仅仅在年底而充斥全年。但依我看来,情况却远非如此乐观。

从这种地方政府接受群众平议活动所触发的社会效果上说,正是应了那句话,再好的创意到了基层也会被蜕变成蝇营狗苟不可告人的勾当。你要反腐?好,反腐败机构随之成立,可却成为大搞裙带关系党同伐异的血腥特务机关,借着反腐的名义拉帮结伙大兴排斥倾轧权钱交易;你要坚持党的领导?行,把纪委置于地方党的管理之下,而行政上的审计监察更不在话下,统统成为党(准确地说是一把手)一手遮天的附庸工具;你要行政公开?这不,就有了动用财政资金往自己脸上贴金并被其内部人号称是“人之常情”、“习惯做法”的把戏。

其次,作为理论上接受民间授权管理公共事务的地方政府,用了大量的财政经费来作“自吹自擂、自我表扬、哗众取宠”,这究竟经过谁的认可?想必,除了该单位党政(而通常仅仅是党)一把手一支笔签个字搞定:党政一把手为了保全自己的乌纱帽,不惜拿民脂民膏当作牺牲品和铺路石,形成表面上部门内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驾救主的阵势,但实际上就是那么几个头面人物将全部门玩乎于股掌之间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在管辖领域内其权力受不到任何制约,而老生常谈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命题,在地方上成为屡试不爽的金科玉律——既然没制约何不腐败。虽然有地方两会上对于本地政府财政开支的说明,但众所周知那不过是木已成舟的先斩后奏,面对着那些更多只是贡献歌功颂德本事的老眼昏花且近乎老年痴呆的代表委员们走过场罢了。纳税人的血汗钱被如此轻而易举地挥金如土,谁又能奈何得了?

还有,在各种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的情况下,对于地方政府财政开支的节制并非没有限制,刚刚被评为2004年中国经济人物里独占鳌头并获得特别人物称号的国家审计局长李金华的当选也算是众望所归,而其背后则是最高党政当局以及社会对于反腐倡廉的殷切期待与水涨船高的热望,反映出全社会对腐败众口一词的义愤填膺。可是,动用大众媒体进行地方政府自我表扬的行为还是要省委书记发号施令才能制止,依然不得不靠人治,党纪国法必须要排到书记威权的后面;而且,如果不是新华社记者将此事公开披露并借助网路广为流传,也许此事也不会引起省委书记的关注,那么可能的情形是,大众媒体被当作是政府衙门的御用工具的特性原形毕露得淋漓尽致,成天到晚自始至终都是政府的宣传稿,形成特有的舆论环境,只能服从省委书记的谕旨。这种情状未免也够令人胆战心惊的。

此外,在西方被称之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外第四权力的媒体,原本其职能之一就是要利用其特有的职业优势和新闻资源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但如今江苏媒体却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起到了与心怀叵测的地方政府部门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共同欺世盗名蛊惑人心的恶劣作用。

一方面,实际上,在中国的特定体制条件下,媒体在权力排位的名次还要靠前,换句话说,媒体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力要更大,而且有别于西方将媒体当作信息产品的是,中国将公共媒体列入意识形态范畴,这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之际宁肯开放作为经济命脉的金融也不开放媒体的原因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媒体肩负着特有教化风尚引领潮流分辨良莠的功能,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将党政部门的执政宗旨通过新闻语言广而告之于社会的内容。但于今,由习惯于党八股官场行文而对新闻样式纯属门外汉的政府部门提供宣传稿而媒体照单全收,不知道这是给政府增光添彩还是成心给其抹黑还是心悦诚服地给媒体受众添堵。

另一方面,媒体掌握着公众舆论的主要资源,而拿出这种资源与行政权力进行幕后交易(从本事件双方都对究竟交椅额的数量讳莫如深里就可以让全社会心知肚明),政府部门出钱,媒体让出可以在此看作是公共权力的地盘,新的权钱交易又在大庭广众当中喷薄而出并风起云涌,而如果考虑到地方政府正是公共权力把握者的身份,那么则是两个具有公共权力者勾搭成奸共同愚弄舆论,向社会传递垃圾信息。而这种媒体向行政投怀送报的情势、以及两种公共权力在与公众利益博弈中的恶劣合作,将是非常可怕的,这不仅仅会损害政府和媒体两个公共权力主体的公信力,而且势必形成公共权力与社会的进一步对立与冲突,最终只能给社会动荡火上浇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