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展窃案的背后
2004年11月14日
何必
参展的一家珠宝商向警方报案称,他们的展台丢失了16颗塔西提黑珍珠……(略。)
看了这样的消息,心里不禁暗暗发紧,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其实,这个展览还没开幕时,媒体就已经在关注了。从新闻上了解到,这个例行的珠宝展是固定展览,也就是说是定期举办的。可相比起不久前在同样地点举办的国际汽车展来,这个珠宝展却显得很低级,主要表现在能够为这样的展览进行安保工作的专业性机构是个市场空白,而且珠宝展总价值几十亿的展品根本没有任何保险;而国际汽车展的安保工作以及对参展车辆的保险工作做得都比较到位。这也意味着,珠宝展的参展品基本上是处于赤裸裸毫无保障的状态,一旦发生失窃,后果完全要由参展商自己承担。
当时,只是担忧千万别出现什么盗贼,否则这中国国际珠宝展就会又一次成为国际上议论纷纷的众矢之的,而且对于参展商来说,损失将是刻骨铭心的,对于这个国际性的展事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可屋漏偏逢连阴雨,哪壶不开提哪壶,担心什么事还就发生什么事。虽然参展商只是自己报案说有参展品被盗,案件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尚没确切结论,但可想而知的是,参展商惊惶失措动静不小地报案举措,在展览馆里势必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并且直接影响到展览效果,原本在中国任何展览的规律上,最后一天都会像农贸市场那样大肆甩卖展品,形成终场前的热潮,展出方与参观方都赤膊上阵,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不挤出浑身臭汗来不算本人到此一游。可这次,却是门可罗雀,心有余悸的参展商们放弃了最后的表演与交易,急不可耐地收拾参展品和行装打道回府逃之夭夭。想必这不是展览主办方所期待的结果,更不是要给参展商留下的浓重印象。
国际上,珠宝展是流行于欧美的比较惹人耳目吸引注意力的展览,而这种展览通常都有着非常专业化的安保企业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也有专门的保险公司对参展品进行保险。尽管在国外珠宝展上发生盗窃的情形也并非是绝无仅有,但相对完善的保安措施、以及将参展品丢失风险进行商业化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参展商的经济、人力以及心理压力,为珠宝展事形成良性循环并逐渐构成类似品牌效应之类的无形资产打下物质基础。
中国是世界珠宝大国,并且在珠宝玉器方面有着悠久的收藏、加工、交易历史,很多珠宝经营产品在国际上也闻名遐尔。可现在却出现了珠宝大国的珠宝展览没有相应的安保力量这种令人费解的情形。
我们这里,一方面是安保市场恶性竞争,从鳞次栉比的居民小区更换物业公司时常常出现新老物业同时并存两队保安人员同时站岗巡逻甚至怒目而视拳脚相加,保安市场价格一路走低,还是处于市场营销的初始阶段,以价格战和广告战作为最为重要甚至唯一的竞争手段,另一方面,却有着类似珠宝展览无安保企业可寻并能胜任此类展览保安任务的尴尬局面。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状况,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保安市场还处于很低级的发展阶段,仅仅依靠招募几个流动人口中的小伙子,练练队列拳脚套身保安服装就大模大样地走马上任,干些笔杆条直换个桩子放在那儿效果也差不多的活计,还不用说在此等职业环境中监守自盗也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
而在像珠宝展览保安这样的行当里,需要的是训练有素、专业化水平很高、职业素养很强的人员,而这种保安人员的培训过程是需要比较长期而专注的,其成本乃至最终上岗的保安人员的收入水平都远非随便从流动人口密集区划拉几个小伙子所支付的费用可比的。所以,对于急于求成短视功利浮躁的国内资本来说,面对长期的政策、技术、市场、资金和管理风险,自然要选择立马能见效的短平快项目一把一结,以免夜长梦多出什么闪失。
从保险来说,珠宝展保险也是个空白。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保险公司方面就此的解释是,现在国内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没有推出对这种展览的险种,因为这种保险的计算非常复杂。
这样,由于难于准确计算,珠宝展的保险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地带。保险公司只是瞄着那些容易算计的业务穷追猛打争先恐后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而对于市场上确实存在而且急需分担风险的项目却避犹不及,这也说明了保险公司的急功近利和迂腐颟顸。
事实上,保险公司对珠宝展进行保险,需要的是精算师的精算,可到现在,中国国内精算师的数量不超过50人,而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3年中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为3880.4亿元,如此巨大的保险市场,精算师数量怎么着也算是九牛一毛杯水车薪了,正常业务还应付不过来,哪儿有闲情逸致去管珠宝展这种劳什子。
由是,无论专业化的安保,还是专业化的保险,在功利浮躁短视的大环境里,都成了无本之木,虽然里面不乏商机,可到现在还是空白领域;嚷嚷良久的人力资源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所提供的却是这么个空荡荡的区域。而如此下去,中国国际珠宝展成为盗贼聚会的场所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