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法国巴黎有个左岸右岸之分还没多久,是不是因为喝咖啡的缘故?是不是有个左岸咖啡馆?塞纳河横穿巴黎,是这座城市的命脉。河的右岸有香榭里榭大道,有凯旋门和卢浮宫,是奢华宏大拥有厚重历史的文化象征,而左岸是作家诗人们奋斗的清贫世界。
不得不承认上海人赶时髦追时尚的眼光和态度,这次在上海竟然在徐汇区的最南边、也是黄浦江边上发现了一个叫西岸和东岸的地方。上海浦江东岸绿道,是一条沿着黄浦江而建的长达24公里的江景长廊,据说是骑行和徒步者的天堂,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试试。
上海的西岸是一片魔都新打造的文化中心,拥有公司酒店民居商厦和各种游乐设施。这次咱特别过去,去参观它的西岸美术馆。此美术馆就建在黄浦江边,远远还可以看到正北方向的上海浦东三件套。
西岸美术馆的主展也和巴黎有关,是巴黎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的一个关于城市艺术设计规划和建设的特展,“重塑景观”。
很多画作
还有用实物的展品。这不禁让我联想起我们自己参与我们自住房设计的过程。二十多年前,我们只能用自己工作上使用的工程软件绘制了房子的草图。为了更直观,还按比例制作了部分模型,从而帮助我们完成了摸石头过河般的设计和盖房工程!
还有这样的展览,像放电影一样展示不断变换的设计理念或方案。
法国蓬皮杜中心是前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倡议的为纪念带领法国取得二战胜利的戴高乐总统而兴建的现代艺术馆。它的主要收藏之一就是与工业设计相关的作品。这次能够在上海展出如此丰富的与城市设计有关的展品还是因为这个中心要进行大规模的翻新,所以人家把收藏品干脆送出去展出,该中心预计五年后才能重新开放。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既让大众欣赏了作品,又节省了艺术品贮存的空间和成本。未来五年上海还会有不同主题的展览,值得期待呀。
西岸美术馆举办的这个重塑景观特展展示了人类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记录了城市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内涵。这次咱还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一次看了一个沉浸式的展览,“Bigger & Closer, not smaller & further away” ,更大和更近,而不是更小和更远。这是由英国艺术家 David Hockney和团队打造的实景艺术。有点儿像360度屏幕电影,变换的画面都是他的作品,或者说是用他的作品打造了一个艺术的舞台和世界。观众们就坐在中央,也是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坐在艺术家打造的童话世界里。
这真是一种让参观者以全方位视角全身心投入地去观赏艺术作品和展览的全新观展方式。
城市建设的主题当然要包括魔都自己的建筑建设工程,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各时代的民居:
还有上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蓝图和模型。我们自己建过模,画过图,造过房,所以看着这一步步的发展过程,特别有共鸣之心和共情之成就感。
最后看看我们常走的浦东机场。
逛博物馆真是了解世界的捷径,现在咱的愿望清单上又加上了一个,去巴黎看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
魔都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到此永居和暂停,当然也带来了全国各地的代表性美食,生活在上海真是老适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