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小社会中各行为体间的同室伐异》

(2022-07-17 06:26:38) 下一个

有研究机构开设过一个大型的调研课题,假设二战后的美国如果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马列主义盛行社会主义阵营大发展,所以这样的假设从合理性上讲是有虚拟的根据和学术的价值的----那么还会不会有后来的冷战。研究结果表明:还是会有的,甚至还有热战的可能。其根据是,同样是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苏就有过血腥的边界冲突,中越也有过惨烈的边境战争,这与其奉行的思想体系的先天性所带来的理念定式有关系。


同时研究也表明中苏边界摩擦和中越边境战争之所以没有发展到大打出手的地步就是因为还有国际第三势力威慑的平衡,这就证明了国际社会中除了一种理念之外的其它理念的存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意识形态的相同与否与国家间是否会发生军事冲突并没有相关性,冲突的其目的是国家霸权而并非由于理念的异同。


行为是目的使然的,大社会中的规律在小社会里也同样适用。城里的各论坛都是个小社会,各个网友就是其中的行为体。有的论坛里常常唇枪舌剑地硝烟弥漫而无法和谐,发难者可以人人为敌,而无视对方的立场观点。这些人的好勇善斗与其所谓的左派或右派,爱国或不爱国无关,可见的是即使与其立场一致的也被照骂不误,因为他/她有目的。


应该说除了极个别的前来论坛写字的目的是为了骂人吵架外,大多数的人还是利用了闲暇之余的时光来与大家共享自己的快乐的。这当然是应该值得尊重的。一个人的思维常常会有闭塞的可能,来交流一下,共同提高有什么可厚非的呢?谁又能是绝对正确的?何必一定要出言不逊地斗得像只乌眼鸡那样的?


我觉得除了对他人的观点可以各抒己见外我们不必随意地揣测他人的动机也不该无礼地抹黑别人的人格,这都是不文明的。因为我们毕竟还无法肯定自己的道行就一定是最高深的,看世界不一定看得那么清,更不要说“文无第二”的道理是凡能执笔的都早就听到过的,要究其根据,伦理观能体现的思想自由性也是凡是接触过哲学的都应该懂的。但要真认识到这一点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不会太容易,也许这与他们的文化习惯有关系,世俗的力量往往会大于理性的能力,出污泥而不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欲行自我封闭的小版块里这样的自噬危机更是严重。也许有的人欣赏和而不同,有的人是推崇先释解他人最后才来使自己昭昭的,但无论如何恶意地开“第一枪”总是不为人所认可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时间久了人的品性就会大变----打个比方优雅的诗人会变为无聊的痞子。这样,不管那个土围子磊得有多高也终会有曲尽菜凉的那一天。


阴暗的心地反射不出阳光的灿烂来。以攻击为能事用吵架为招牌的----更不要说无事生非和心地龌龊的了----常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这样自相折磨的悲剧就连大师瓦格纳都写不出来,而自得其乐地浸染在这样的环境里等着成为癫狂了的尼采第二,那真是悲剧中的悲剧了。


还可以看一张解析如何利用同室操戈的文化惯性去达到地缘政治目的的蓝图:赫尔辛基委员会在今年六月份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份介绍其在美国会的形势讲解中提到如何使俄国失去殖民扩张能力的报告。其中就提到了分割肢解现在的俄国成十七个国家并让这些肢解后的散沙国家相互攻击同室操戈的策略,这样他们就将无力外延。


这个设想同样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因为设计者是在已知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处在俄罗斯伦理背景下的文化会有的可能性,蓝图的设计者是充分地拿捏住了拥有这样文化范式的人群是很适合内斗的这样的命门的规律的。这份蓝图正是这样利用了处于这种思维定式中的人文习性来达成化解其政治能力的目的的。


所以,习惯于与人为敌的乌眼鸡文化是思维定式使然,多说亦枉然。


说泰山可移,本性难改,盖因文化范式所定也,这不是要讨论这个不要谈论那个诸如此类的家规就可以修补的,这是需要重建文化伦理体系这样的系统工程才能改观或升级换代的事业。须知乌眼鸡文化在世界中心舞台上是不会受欢迎的也是行不通的也。在尚缺乏需要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这样的自觉前,这样的大小“酱缸”还将继续“酱”下去。不信?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