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推广工程推介平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介中华优秀传统人物,展示中华优秀传统项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正文

华教教义解读

(2023-06-20 00:20:36) 下一个

                                                  华教教义解读

敬天法祖、万物有灵; 阴阳五行、中和中庸 ;仁义五常、俭让正净; 修齐治平、众善奉行 ;头顶神明、因果报应 ;中华一统、小康大同。

1、敬天法祖:

中华文明是一个有恒久敬天法祖信仰的文明。

“古之有言:‘观天之象,究天之极,行天之道,谓之敬天;安祖于土,守祖于陵,习祖于慧,谓之法祖。’”

敬天法祖,就是敬奉上天,相信“老天爷”,同时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福泽庇佑,并效法祖先的懿德嘉行、家风家法等。敬天法祖是早在上古就已经形成的传统文化习俗,数千年来一直流传于华夏大地。所谓“祖宗家法”在古代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地位。《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无二道也”。朱熹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配天以祖亦所以尊祖也。”《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天道,循地道,顺人道,合人伦,守礼仪,祭祀天地和祖先,崇拜圣贤英雄,天下为公,心怀天下,圣贤君王心系天下百姓,仁人志士为国奋不顾身,只有华夏中国文明之人的崇拜和信仰是天地人,是真实存在的,现实的,积极的,向上的。

由于“苍天”在上,凡天空之中各种崇拜物均以“天”为舞台,它最值得崇拜,至高无上。“神化”“人格化”的天,就是“天帝”“天公”“天老爷”。《墨子·明鬼下》认为夏征伐各部落是“行天之罚”,可见“天”是有权威的,可以成为征伐的理由。至商“天”已称“帝”。敬天首要做到尊重天,对“天”要有着敬畏之心、反观之心,要与天和谐相处,做到天人合一。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所以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顺应天时。效法自然,即是天道;效法天道,即是人道;天之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则,人之道,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人道对应了天道,就符合了发展大道。

《道德经》、《南华经》提倡恢复人的真性情,反对外在条规对人性的压抑、异化,故而有“六亲不和有孝慈”、“不尚贤使民不争”、“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教导,又岂会呼吁“法祖”。“敬天”是尊重自然法;“法祖”亦遵循先祖习惯法。正所谓:“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缘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

历代有天下者,皆以祖配天。始祖感天神灵而生,祭天则以祖配之。自外至者,无主不上。“《尔雅·释天》文。云‘自外至者,无主不上’,《公羊》宣三年传文,‘外至’者,天神也,‘主’者,人祖也。故祭以人祖配天神也。”

2、万物有灵:

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意识、灵性,不仅人有灵魂,作为民族祖先的动物和植物,如龙、凤以及某种花、鸟等等,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等等,无不具有灵魂,成为人民崇拜的对象,并被人格化之后像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和意志,有各自的灵魂存在。它们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基础,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

各种自然神灵遍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水中,神鬼涌集、络绎不绝。 

天象崇拜物包括雷雨风云虹等,首要是雷。从春到夏的雷声与生长季节的同一使人们相信是雷给大地以生机,因而,雷是起动万物苏生、主宰万物生长的神。同时,雷又是天怒的标志。《魏书·高车传》说“震霆每震则叫呼射天而弃之移去。至来岁秋,马肥,复相率候于震所,埋羖羊,燃火,拔刀,女巫祝说。……时有震死,……则为之祈福。”至今,北方民族仍有雷忌。

与雷相随的是闪电,它们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在民间成为对偶神,有雷公电母之说,《山海经海内东经》中雷神“龙身而人头”,擅于“鼓其腹”。而云龙,当是闪电之形象。风、雨、云、虹各有其神,对其崇拜的原因庶几如雷电。其中祈雨的习俗从古至今,十分普遍。

此外,对于水、火、山、石等自然物的崇拜,亦属自然崇拜之例,水神曰河公,且各水自有其神,如黄河神、长江神、湘君、龙王等。汉族火神曰祝融,而各族另有自己的火神。

山神之大,莫过于昆仑。《山海经·西次之经》说“昆仑之丘,是实惟常之都”,为“百神之所在”。实为神山。古籍中记录的神山很多。如《史记·秦始皇本记》中说的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列子·汤问》所载蓬莱、瀛洲、岱舆、员峤、方壶五神山,《淮南子·天文训》中共工与颛顼争帝时共工怒触的不周山等。每一地域都有名山,每一名山都有一位山神、土地镇守。古时皇室喜欢举行祭山封山大典,而泰山封禅被视为国力强盛、国君得于天的象征。

石头崇拜最早应出自女娲拣五色石补天的故事。直到今天,中原神话中还流传有这样的故事。据说,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上下都有五色斑烂的石块,这是当年女娲补天时剩余的石料,称女娲石。此外,全国各地还有盘古石、大禹岩等。今天,我们看到的蒙古人的敖包和藏族人的嘛呢堆,就会感到石头作为自然崇拜物所具有的永恒与广泛的意义。毛泽东小时叫石三伢子,父母希望他根基坚固,让他崇拜了一块石头。

万物有特性,这物与那物特性不同之处就是可以表明自身的意识,这物与那物是有信息可对比的,凭此,物可以寻类而聚。

   有生命物有意识,无生命物也有意识,有生命物可感知冷暖和自在及不舒适,无生命物有得失之感。有生命物是物原子量子构成的,无生命物也是由原子量子构成的,它们彼此都有互通共同之处,宇宙是由万物构成的,万物的意识并联成宇宙意识,万物意识总归就是神。

3、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五行即由“”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阴阳和五行本是两个思想,在战国时代才合为一个哲学体系。阴阳思想有个模式,就是《太极图》。此图是一个哲学模式的形象表现,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表现得非常简洁明白。

阴阳对立统一的模式有丰富深刻的含义:

首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其次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消长交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自然现象中的“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辩证的运动变化。还有,《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 “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强弱盛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人类居安应该思危,绝处可以逢生。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逸,任性妄为。

再次,事物内部虽然都包含对立因素的统一,但对立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华民族至晚在汉代已经认识到阴阳之间可以有四种关系,即“阴阳磨”、“阴阳争”、“阴阳和”、“阴阳合”。之所以会有多种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阴阳对立有种种不同的性质,其相互作用当然会有差别。例如大家都知道“夫为阳,妻为阴”,夫妻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当然有可能发生磨擦、争吵、打架乃至于离婚;但大多数夫妻关系不至于发展到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多数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天长地久相依为命。

第二,对立统一还要看运动变化的各个阶段,其相互作用的主导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买一辆新汽车要经过“磨合”阶段,在这个阶段,部件之间是以 “磨”为主的;等到磨合完成正式启用了,部件之间虽然仍旧有“磨”,但却是以“合”为主了。正因为如此,这辆汽车可以行驶30万公里以上。假如这汽车的部件之间从头到底都以“磨”为主,那么这辆车连3万公里都走不了,根本就是个不合格产品。所以,要注意区分对立统一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其相互作用究竟以何者为主;不要一说到对立统一就理解为一斗到底。

第三,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事情。例如“人民内部矛盾”,照理并不具有对抗性;但有的因为处理不当却导致严重的对抗。相反,有的对抗性矛盾却因处理得当而不一定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例如现在世界上有种种对抗性矛盾,所以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但中国人却始终反对诉诸武力,主张和平共处,有问题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事实上也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

阴阳思想的这些含义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使中华民族从群体到个体都深受教益,有助于长达五千年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它的传播与弘扬,显然也能对全人类起到有益的作用。

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成为一个星形。

五行思想不仅指明宇宙统一于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作用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都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所以,世界上绝没有任何事物或力量能够凌驾于其他一切事物与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谁想独霸天下,必然狼狈不堪。而且,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生或者克,做过了头又都会引发反生或反克。这更加发人深思。

直接的反生:如水生木,但如果灌水太多,也能把植物(木)淹死。又如父母爱子女是生,但如果是溺爱,反而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

直接的反克:如用斧劈柴,劈多了,斧也受磨损。又如一味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必然为群众所不容。

间接的生克后果更加复杂多变:例如水克火,火却可以生土,而土却可以克水。又如木生火,火太旺了又生土,而土却是木的克制对象。

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更发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为纯金、精钢。做人“修身克己”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与价值。这都说明克可能导致更高境界的生。

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

4、中和中庸: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

孔子把这种“中庸”之德定位为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中和中庸”思想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许多方正有序的建筑更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

但是中庸常被人误解,以为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的确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假如中庸之 “中”固定为折半以取中,那就犹如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你这杆秤就只能添乱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在这里,孔子明明白白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则中庸如果只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那是任何一个蠢才都会干的,怎么会比上刀山还难?怎么会断言“不可能也”?

当然,中庸虽然很难很难,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绝对准确的度,而只要求处理问题大致把握一个度,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有度”总比“无度”更能促成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与冲突,更必须具有“度”的意识,注意把握分寸。假如事事处处都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一味任性妄为,那无论对人对己都是很不利的。所以中庸应是人类的明智抉择,对解决世界上各种矛盾冲突都是很有用的。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

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双赢”虽好,但有时实在做不到;为了避免冲突的恶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就只能单方面让步,达成某种妥协。无论“双赢”或单方面让步都需要一定的忍让。忍让的精神在东方文化中往往受到赞扬。

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家在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后来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传为美谈。

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可见要做到适度与和谐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还与人的品格、修养有关系。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5、仁义五常: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知者不惑,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不断地求取知识,这样才能减少自己对世界事物产生的困惑。困惑少了心就能明了,烦恼自然就会减少。

人们的烦恼大多数都来自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痴,因为愚痴,所以不明事理,不知善恶,因为愚痴所以不了解这个世界,总是去追求错误的东西,这才招来种种烦恼和痛苦。

屈原曾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也是要表达,人们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要不断的追求和探索,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信:信者,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信与知对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从他人言而信,进而守礼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无义。

6、俭让正净:

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可以修身,勤俭可以养德。一位智者说过这样的话:“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做人要懂得居安思危,古人常说骄奢必败,奢侈的生活会使人不断地堕落,而节俭的生活,不仅可以养德积福,还可以陶冶心性,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让: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是老子的第三宝,也是可以趋吉避凶的一宝。生活中很多祸事,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忍让,处处与人相争,结果不仅得罪了他人,还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没必要的麻烦。

正:正就是正而不邪。做人要正直,要心平行直,学法要正信,不生邪见,正直的人,趋善避恶,邪恶的人,趋恶避善,前者就会近福远祸,后者就会近祸远福。

净:净就是净而不染。人心本来就是干干净净的,正是因为我们干净的心被染污了,所以才有了烦恼和痛苦。所以我们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保持在清净无染的状态上,这样便可以获得寂静的喜悦。

将仁义礼智信、俭让正净体现在平时的生活和修行当中才行,即可从容过生活,大度看世界。

7、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意思是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抱负。出自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大意为古时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大力宣扬可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成果。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老子说:“自胜者强。”“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

《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又是《礼记》中的一篇,而《礼记》则为“五经”之一),《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应成为大家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

做人必须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身价值。孔子要求“成仁”,孟子要求“取义”,这是为了实现很高的自身价值,在中国历史上也的确有很多人做到了。文天祥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并且把这种信念付诸行动,这才是实现了很高的自身价值。

司马迁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其实人活着更有“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区别,这就是自身价值有轻有重的表现。而衡量这种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又决不是以自我感觉为准,而要得到社会乃至历史的评定。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克己并不是叫人一味逆来顺受、忍让退避。要知道一切进德修业的积极行为都免不了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例如见义勇为要克服怯懦之心,坚持原则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做学问、创事业要克服怠惰之心,等等。这些就都是“克己”的表现。老子说:“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这当然是“强”的表现。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话很有道理,人在少年时期正是接受德育、修养品性的最佳年龄段。从实际情况看,德育应包含“意商”和“情商”,就是意志的坚强程度和情绪控制能力。一个人倘若意志薄弱,他怎么可能持久而顽强地“进德修业”?现在因意志薄弱而走向堕落的人比较多见,且不说吸毒、卖淫、偷盗这类违法行为,就染上“网瘾”而言,青少年一头扎进网吧,荒课逃学,几天几夜出不来,这又如何进德修业呢?

再说情绪控制能力,消极现象也很严重。现在有些人实在太任性了,情绪一激动就走向极端,而不考虑行为的后果。还有的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挫折就做出消极或过激的反应。所以,“意商”、“情商”是实实在在与进德修业紧密关联的,理应成为修身克己的重要内容,积极自觉地经受锻炼。中华传统文化的修身克己思想正是任性纵欲的对症良药。中华民族在这方面的独创性思维经验很应该在全世界传播与弘扬。

8、众善奉行

众善奉行意即劝人多行善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劝君诸善奉行,但是诸恶莫作。”倡导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善行,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影响他人,在善行中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需要每个个体的参与和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众善奉行的理念变得尤为重要。善良,是人的美德,中国的古圣先贤几千年前便倡导众善奉行,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善行具有正面价值的行为和举止,涵盖了众多方面,如关爱他人、宽容理解、奉献精神等。众善奉行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自身的积极改变和努力,影响他人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爱他人是众善奉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活与他人息息相关。通过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可以建立更加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包括对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也包括对陌生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爱。关爱他人,可以通过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支持和鼓励,以及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来体现。

宽容理解是众善奉行的另一重要方面。人类社会充满了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信仰和观点。宽容理解意味着接纳和尊重他人的差异,不对不同意见进行歧视或攻击。通过宽容理解,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充满和谐与合作的社会环境,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减少冲突和矛盾。

奉献精神也是众善奉行的重要特征。奉献精神是指将自己的时间、能力和资源用于帮助他人和社会。这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捐赠慈善机构、支持社区项目等方式来实现。奉献精神不仅有助于改善他人的生活,也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众善奉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当更多的人拥抱众善奉行的理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时,整个社会将会发生积极的转变。众善奉行的行为将逐渐形成社会共识,激励更多人参与其中。这种社会文化的转变将产生良性的循环效应,推动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众善奉行不仅是一种个人选择,也是一种公民责任。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义务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通过众善奉行的行为,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宽容和有爱心的社会。

众善奉行的实践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它需要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关注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持续不断地努力改善自己。众善奉行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践行,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吕祖告诉我们:“算甚么命,问甚么卜。”一个人胸怀坦荡,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做到了“众善奉行”,自然会无往不利。又何需“起卦算卜”,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呢?众善奉行的实践并不需要特别的能力或财富,它始于我们内心的善意和善良。它是一种温暖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关心的举动,以及对他人需求的关注。无论是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区,我们都有机会将众善奉行的精神传递给他人。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用善意和善行点亮这个世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关心那些被忽视的人,传递友善和宽容的态度。让众善奉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善良和仁爱在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中闪耀。

当我们众人皆行善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氛围。每个人的小小善举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激发他人的善意和行动。而当更多的人融入到众善奉行的行列中时,我们将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一个充满希望、尊重、团结和友爱的社会,一个人人受到尊重和关爱、机会平等的社会。让我们携手前行,以众善奉行的精神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9、头顶神明:

头顶神明意即我们经常说的一句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出自《增广贤文·上集》,指每个人头上三尺处都有神明鉴察著,我们在暗室中所做的亏心事迟早会得到报应,只是早与晚,劝诫世人不要做那些违背良心的事情,毕竟人在做天在看。同时如果自己发自诚心敬畏神明,那么就会得到神明的护佑。

举头三尺有神明也出自《集俗语竹枝词》:公门里面好修行,半夜敲门心不惊。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其意思是说:在公门里做事的人,在公门里要好好修行,行事只要公道端正,即使半夜有人敲门,问心无愧,一点也不惊。一个人在世,为善为恶,到头来总是有报应的。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神明一般指三台北斗神君。三台北斗神君为上台虚精开德星君,中台六淳司空星君,下台曲生司禄星君。《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三台星天之陛官,旦为龙,昼为蛇,暮为鱼。三神者,三台之灵也。”三神伴人生死,录人罪恶,夺其纪算。人作恶,他会记,人行善,他也会记。三台北斗神君在冥冥之中记人祸福,算人福禄。

    或指三尸神。三尸神又称“三彭”或“三虫”,人身中有三条虫,称为上尸、中尸、下尸,分别居于上、中、下三丹田。尸者,神主之意。此三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我们与其是时刻担忧所作恶事受到惩处,不如自己心存善念,做到清静湛然,把自己掌控在自己手中,天地鬼神也奈何不了你。

10、因果报应:

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

人的善行和恶性,都会因为因果的轮回而得到相应的果报,善行得善果,恶行得恶果。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我们明白了业有三报的道理,不仅知道干坏事作恶之人,终有报应,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积德,不干坏事的而终得福报的结果。

太上感应篇》讲: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人活一世,头顶有青天,暗处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是善是恶,人心能看穿,是好是坏,瞒不过苍天。世间的一切,都是一场因果的轮回,付出和回报息息相关。

你若待人和善,快乐会接踵而来;你多帮人难处,幸福会持续不断。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待你,好人,有好运,善人,有善福。所以人生在世,不管活的有多苦,有多难,有多累,有多痛,都要心存善念。

心存善念,才能让自己活的踏实,活的心安,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心存善念,不是为别人而善,也是为自己而善,善行善举,才能积德积福。你播种的善,终会酿成你身上的福;你付出的苦,终会铺平你未来的路!

11、中华一统:

回溯历史,“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

“大一统”表述,始见于《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汉儒董仲舒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唐人颜师古注:“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大一统”理念是先人对国家治理秩序的阐发,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及至汉代,在汉高祖及其后汉文帝、汉景帝积累的强大国力基础上,汉武帝极大推动了“大一统”王朝的构建。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导致三国鼎立,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内迁,逐鹿中原,中华大地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入主中原的边疆民族统治者,主动将自己纳入中华“正统”历史序列。

任何一个号称“正统”的政权,必须完成“正统”所肩负的统一疆域的神圣使命。前秦皇帝氐族人苻坚曾言:“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故此,苻坚在统一中原后南征东晋,以实现“统一天下”之大业。

隋朝结束了“正朔不一将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唐朝南北一统,东西贯通,创设了800多个羁縻州府经略边疆,“大一统”盛况空前。唐以后,宋与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实现前所未有“大一统”的王朝,将东北渔猎经济区、北方游牧区、西北和西南的游牧与农耕兼营区、南方及中原农耕区、滨海农耕与渔业区囊括一起,可谓疆域“大一统”开拓者。汉、隋、唐、宋诸朝虽有天下之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乃“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定国号为“元”,“见天下一家之义”。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以汉人为主的明朝政权。此时的汉人群体,不仅包括东晋以来北方黄河流域南迁的汉人,也包括进入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以及被元朝认为是“汉人”的契丹、女真,以及留居中原的蒙古、色目人等,中华大地各民族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清朝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满洲族建立的,也是“大一统”理念和实践发展的高峰。入关前,满洲人偏居东北一隅之地,皇太极明确提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入关后,康熙帝强调“无分内外,视同一体”,雍正帝云“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乾隆帝说“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正是在“大一统”理念指引下,清朝完成国家“大一统”。

“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台湾学者李新霖称:“所谓一统者,以天下为家,世界大同为目标;以仁行仁之王道思想,即一统之表现。”这种理念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思维。作为一种“状态”或“制度”,“大一统”是断断续续的;而作为一种 “理念”,“大一统”却从未中断或破碎过,尤其是从西汉武帝(前156—前87年)时期“大一统”思想便越来越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成为中国国民性中难以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后,经历过太多分分合合的中国人反而更加珍视“大一统”的理想,而把实现中国的政治统一当作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首要途径。

时至今日,中华一统的含义并非单纯指领土的“统一”,它有着更广泛的内涵,包括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也即56个民族和海外华夏儿女,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在思想、文化、民俗理念上趋于统一。各民族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血肉相连的。崇尚“大一统”就是崇尚和谐与协作,要充分利用“大一统”中内含的“同气连枝”“民胞物与”等丰富思想资源,充分肯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求同存异,用共同利益的全局观代替利益分割的本位观,用惠及后世的可持续发展观代替竭泽而渔的功利化发展观,用协同互动的全球治理观代替保守封闭的地域治理观,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12、小康大同: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小康在这里指的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千百年来,小康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希冀,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大同,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仁义礼智信、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价值之推扩就是要求人类最终实现大同的理想,人类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敬爱,以礼相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类是一命运共同体,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讲,就是要实现天下太平,天下要太平就一定要使天下像一家人一样,从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也就是说能坚守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价值者,以大同为理想者,方可实现人类在全球化背景下“平天下”的理想,这也是华教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使命所在。(作者:王在望,华教创始人、200万字中华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华典》编撰者。日前,华教已同时在韩国和澳门启动注册,发展海外各国的各级教区,在中国国内不开展任何活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