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朝代两宋, 最终于1279年亡于崖山。南宋虽有优势兵力,仍然惨败于元军,最终丞相陆秀夫背着幼帝投海自尽,宋亡。同一天投海自尽的还有十万余南宋军民,一时间海面漂满了尸体。
至此,中华文明第一次彻底被蛮族征服。之后的几十年间,蒙古统治者大肆屠杀汉人,并且不准汉人用汉字书写任何文章,以免汉人串通一起造反。之所以有了元曲,是因为汉人的文化要传承下来只能通过口头唱,类似于古希腊文字诞生之前的荷马史诗,或者西藏文字产生前的格萨尔王传。可以说,蒙古给中华文明造成了数千年的大倒退。元之后的两个王朝,汉人的明和满洲人的清,都远远不如之前的唐宋。中华文明第一次产生断层。
那么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南宋有没有什么办法不亡?
其实,南宋曾经有很多机会的。蒙金战争的时候,金一度向南宋求援。如果南宋吸取北宋海上之盟最终导致靖康之耻的教训,跟金结盟一起对抗蒙古,也许蒙古不会很容易灭金。 可惜的是,南宋君臣被仇恨迷住了眼睛,选择跟更强大的对手蒙古结盟一同灭金。金灭掉之后,唇亡齿寒,南宋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蒙哥大汗在四川钓鱼城战死之后,蒙古陷入内乱。阿里不哥被拥立为下一任蒙古大汗,并且在库里勒台大会得到蒙古各大汗国的确认。但是手握重兵的忽必烈展开夺权战争,经过十几年的内战才最终夺权建立元朝。如果南宋在这个时候能北伐,蒙古自顾不暇,应该可以收复中原大片土地作为缓冲。但是南宋偏安已久,一直仅满足于固守,没有趁敌人内乱的时候进攻,错失了良机。
元1271年南下伐宋的时候,南宋首都临安很快失手。南宋朝廷选择向南逃窜,经福建入广东,最后在崖山面对茫茫南海,逃无可逃的时候才背水一战,最终失败。如果南宋朝廷选择向西而不是向南撤退,经湖南山西贵州,撤入四川,那么凭借山河之险,应该可以像数百年后蒋委员长那样跟强敌展开拉锯战,不至于一战而亡。
就算南宋前面都选择错误,最后逃到了崖山,面对北面而来的强敌和南面的茫茫大海,已经处于绝境,也有更好的选择。这个选择就是接着跑。要知道,为了支付金的岁币,南宋不得不大力开展海上贸易。其结果是,南宋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南宋可以生产大量的远洋大帆船。在崖山,南宋仍然有大量的战船来面对元军。如果在元军追到之前,南宋可以安排剩下的这十余万军民护送朝廷渡过南海,东可以到吕宋(菲律宾),南可至新马泰印尼等地,西可以去越南。南宋的这十余万军队打元军打不过,但是打这些地方落后的土著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南宋暂时占据这些岛屿,半岛,撑个100多年应该没问题。等到元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南宋派官军回来驱逐元军,有朝廷的正统,肯定比朱元璋那土八路要强。而元自从两次渡海征日本都惨败而归之后,对于渡海作战彻底失去了兴趣。应该不会,也没有能力,去渡海打南宋。
这个逃到天涯海角的选择,听起来很懦弱,但是历史上有成功的先例。金灭辽的时候,辽重臣耶律大石知道没法跟金硬碰硬,于是他领着几十名府上亲兵星夜西遁。最终,耶律大石在今天新疆和帕米尔高原一带建立了西辽帝国,一度成为该地区的霸主,并且打败了塞尔柱突厥的大军。耶律大石把辽的国祚又延续了93年,使辽成为东亚历史上最长寿的朝代之一(公元916年到1218年。金灭辽于1125年,但是西辽继续存在到1218年)。如果南宋朝廷逃到印尼并征服当地土著,很可能一直到西方人到来的时候都还存在,并且很有机会在元末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光复大陆。
逃到南海某大岛的南宋朝廷,将成为中华民族幸存的火种。有朝一日,可以重新点燃中国大陆的文明盛世。
可惜,真实的历史没有照这个线路发展。宋之后,中华文明就不复存在。后来的两个朝代都充满了荒蛮,粗鄙和残暴。
元兵在陆上凭借军马,横扫一切。近海对战可能也没问题,但远海登陆作战是弱项,两次登陆日本,两次完全失败。登陆的元兵被日本人杀的一个不剩,尸骨买起后形成了小山,现在是日本的旅游景点。
中国人把元朝列入中国历史,大概因为元朝大都在北京,他们也的确在中国大地上统治了90多年。其实那时候的元朝蒙古人也在中亚大陆上横行屠杀,甚至进入了欧洲。
而现在的蒙古,是世界上最羸弱的国家之一。
有人问元朝汉人造反,初期当然是心怀旧朝的人要反,这个清初更厉害,至于晚期,学者公认是税收尤其是盐税出了大问题,是财政问题导致的崩溃,也没什么特别的。
----------8964----------
哦哟,厉害的哟,懂历史的闹。个么税收出来大问题,是撒样子个大问题啦,能详细刚刚伐啦?
朱元璋带头祭祀元朝,请忽必烈和唐宋皇帝一样入庙,直到嘉靖皇帝因为蒙古人不停骚扰,己方连连战败,恼怒之下才将忽必烈搬了出去。
朱元璋都承认,共党也承认,很正常。
除了屠城,蒙古人给华夏(及整个欧亚大陆)留下了啥?元曲?现在还存在吗?
元朝是汉人第一次彻底的被灭国。老共把元朝列为华夏的一个朝代,是厚颜无耻,自己给自己涂脂抹粉。
用日本人的话讲:崖山之后无中华。
任何正常人都知道,忽必烈让广大儒生用汉文,那就绝对不可能不让老百姓不用汉文。
有人问元朝汉人造反,初期当然是心怀旧朝的人要反,这个清初更厉害,至于晚期,学者公认是税收尤其是盐税出了大问题,是财政问题导致的崩溃,也没什么特别的。
“之后的几十年间,蒙古统治者大肆屠杀汉人,并且不准汉人用汉字书写任何文章,以免汉人串通一起造反。”
这个完全是造谣,比蒙古村长睡新娘还离谱。稍微了解一点那时历史的人就知道,忽必烈征服江南后拼命笼络当地书生要他们去北京做官(最后赵孟頫等人去做了一辈子的官,留下不少事迹,人家根本不会别的语言文字,你给人人配个翻译?),发给江南的政府文件都是汉文写的,江南的奏章也是汉文的(发给河南行省的公文是蒙文写的)。
---------8964------------
pop4同学,我历史也了解的不多,就想问个傻问题:看你说蒙古人对汉人挺好的呀,那汉人为撒还要造反呢?
Nov 21, 2020 — 此碑有两块:一块在北京东岳庙,天历二年(1329)立,俗称北道教或北碑。正书两面刻,各28行,满行60字。赵孟頫撰并书,吴全节立石,茅绍之镌。
忽必烈的太子真金更是历史上出名的好汉文,忽必烈同样有国子监和国子监祭酒这样的儒学职位。
说不许汉人用汉字写文章,那纯粹是胡说八道。
元史里不少当时的蒙古族大官的列传都有此人好儒,喜欢和儒生谈论儒学的记载。去江南请名士来做官的两个人中一个就是蒙古族儒士,汉化严重,此人的墓碑还出土了,墓志铭写的也是汉文。
此外,忽必烈那时的汉军世候家族的墓碑也有出土,也都是汉文。
这个完全是造谣,比蒙古村长睡新娘还离谱。稍微了解一点那时历史的人就知道,忽必烈征服江南后拼命笼络当地书生要他们去北京做官(最后赵孟頫等人去做了一辈子的官,留下不少事迹,人家根本不会别的语言文字,你给人人配个翻译?),发给江南的政府文件都是汉文写的,江南的奏章也是汉文的(发给河南行省的公文是蒙文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