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加速师是条歌偶

随便胡侃两句大家千万别信以为真
个人资料
luren_1970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崇祯杀陈新甲,习近平斩秦刚

(2023-07-20 10:47:25) 下一个

中国历史上有个奇葩的王朝。这个王朝国祚将近300年,一共16位皇帝,能算上是好皇帝的用五个手指数都有富裕。

传到这最后一位皇帝,虽然他励精图治,想力挽狂澜,但是不仅仅没有挽救祖宗基业,反而使大明王朝加速覆灭。

即使当时的人民没有赋予他总加速师的头衔,现在回头看,他绝对配得上这个头衔。

崇祯帝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东北努尔干崛起的后金,虽然是蛮夷,虽然很落后,虽然人数不过数十万,但是极为强悍。战无不克的大明人民解放军,碰到了后金八旗,就好比老鼠见到了猫,撒丫子跑得比博尔特还快。而且因为祖宗定下的规矩,天子守国门,首都北京就在抗击后金的前线,所以对后金打不过也得打。由于明军每次主动出击都被鞑子围歼,所以明军只能依托几所城池,靠从西洋鬼子那里买的红衣大炮来抵挡后金的进攻。本来这样也就罢了,但是辽东驻扎的重兵耗光了明朝本来就不富裕的国库。崇祯帝面临着钱赔光了,贼虏还挡不住的难堪局面。

总加速师其实并不笨。他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是几十年的成长中也积累了不少生活智慧。他意识到,跟后金只有议和一条路。打,打不过,守,守不住还太费钱。看来只有跟北宋学,花钱买和平。如果能搞一个檀渊之盟,拖一拖,也许等大明的国力恢复过来,解决后金就不是问题了。但是,总加速师有个缺点,就是他太敏感自卑。本来他就是一个排不上号的番王,当皇帝是他哥哥的事儿。没想到他哥哥短命,一不小心掉荷花池中招了凉,年纪轻轻的就去见了马克思。他从整天提心吊胆自己的脑袋,到一下子成了天下之主,过渡得有些突然。从一个原本自卑的人一下子自大起来,就特别要面子。跟后金议和这种事儿,就好比苟且偷安的南宋皇帝一般,是特别丢脸的事情。所以,崇祯即使不得不考虑议和,也不能自己去做。于是他就跟兵部尚书陈新甲商议,让陈新甲去偷偷地派人跟后金讨论一下议和的条件。

陈新甲忧皇上之所忧,当然就派人去后金探听口风。后金连年战争,也十分疲惫。再加上明军边境重镇皆城高池深,又有红衣大炮防守,金兵硬攻也无胜算。再加上,天聪帝清醒地意识到,虽然后金一时得势,但是明朝毕竟是比后金大十几倍的大国。一旦缓过劲来,后金在国力上无法抗衡。所以后金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来议和的明使。本来后金提的条件是明朝必须承认后金与明是兄弟之国。后金是兄,明是弟。后金和明之间划清国界,各自管辖。明每年向后金纳贡若干。开放两国自由贸易(之前明对后金实行贸易禁运和经济制裁)。 但是天聪帝意识到崇祯特别好面子,如果让崇祯管自己叫大哥,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于是最后议和的条件改为明和后金为完全平等的两国。后金对明要求的岁贡也取消了。

放在今天看,这就是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嘛。明是大国,后金是小国,但是小国也并不低人一等。但是在那个时代,明是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者。明所遵循的是华夷秩序。全世界只有明是中华上国,四周都是蛮夷小国。明对于其它所有国家都是要高一等的。比方说,明朝规定,去朝鲜访问的官员不能超过正四品。正四品在明朝是上不了朝堂的小官,但是到了朝鲜,就成了天朝上国派来的大员,朝鲜国王和大臣都要出城十里列队迎接。明朝认为,去朝鲜这种蛮夷小邦完全没有必要派比四品更高的官员,否则掉价。明朝以这种心态对待后金,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天下莫非就你总加速师好面子,后金的天聪帝不要脸面吗? 

但是,形势比人强。大明就是打不过后金,所以不得不舔着脸议和。就是这样,还得偷偷摸摸的,皇上怕大臣议论,所以得装作完全不知情。 陈新甲也是饭桶一个。他收到了东北传回来合约初稿,就随手放在桌子上。结果手下仆人看到了,以为是陈要求传抄各个部委的文书,就把这份文件发送到三省六部。结果第二天整个朝堂都吵翻了天。所有官员都知道了朝廷在暗中跟后金议和这件事。总加速师崇祯帝一看,不好,事情捅出去了,大臣们群情激愤,这太丢人了!绝对不能承认是本加速师授意陈新甲做的!于是崇祯也显得很愤怒。陈新甲你小子想当秦桧,那是想让朕当宋高宗吗? 陈新甲一看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主上也一改之前的态度指责自己私下通敌,就万念俱灰,百口莫辩。于是,陈新甲被以通敌之罪斩首。

有意思的是,这帮义正词严指责陈通敌的道貌岸然的群臣,数年后当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城的时候,都在路边跪迎王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清朝初期成为重臣,为蛮夷鞑子鞍前马后鞠躬尽瘁。

总加速师去找了个歪脖树用鞋带缢吊。

这就是历史。历史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断地重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