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乌克兰悲剧,看64老邓的决断

(2023-02-02 07:42:20) 下一个

  乌克兰悲剧的起因是2013年底发生在独立广场的抗议活动。而引发这场抗议活动的导火索是乌克兰与欧盟的贸易协定被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给搁置了,进而激怒了一位媒体人,这位媒体人当晚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晚上9点,广场见”的短信。 
  之后9点广场上来了十几个人,后来慢慢越来越多,最后就连美国国务院官员维多利亚纽兰也跑来煽动打气。最后抗议群众被据称是乌克兰纳粹的一伙人在暗处打了黑枪,栽赃是政府干的,进而越闹越大,最终软弱的亚努科维奇政权没有进行强有力的镇压,而选择了自己下台。因此见事不妙的普京慌慌张张地出兵拿下了克里米亚,进而开启了俄乌冲突的悲剧。  
  估计俄乌双方都没有想到会落入今天这样不得不互相惨烈厮杀,美国却赚的钵满盆满的悲惨地步。而上述那位发起广场运动的媒体人肯定也没想到自己亲手毁了国家,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同样当时的亚努科维奇总统估计也后悔当时为啥没有再强硬一点,把抗议运动镇压下去,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悲惨的地步。 
  甚至普京当时要是能够果断地像前些日子派维和部队进入哈萨克斯坦一样派兵进入乌克兰维和的话,顶多死点人也不会有今天的惨剧。可是普京却马后炮地抢夺克里米亚,那么也就意味着俄乌战争是早晚的事儿。因为乌克兰肯定要夺回来嘛。即使自己没有能力卖身也要请来美国北约一起帮助夺回来,是明摆着的事儿。也就是说普京拿下克里米亚这一手棋,意味着俄乌双方的战争悲剧不可避免。甚至有爆发与北约的战争的风险。 
  可以说乌克兰的亲西方派出于羡慕西欧人的生活,而愚蠢地落入了美国人的圈套。而在这个过程中亚努科维奇显的非常笨拙,普京显的犹豫和短视,这背后就是普京始终想融入西方的单相思,最终反被西方利用乌克兰狠狠地打了脸。 
  俄乌冲突的悲剧正可谓“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而回顾了上述这场悲剧的演变过程,我们再回想一下64的话,感觉老邓命令开枪确实果断。虽然打死了上百人,制造了一个小悲剧,但是或许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同时也获得了几十年的平静,让中国经济得以腾飞。 
  这背后就是,看似老邓面对年轻人命令部队开枪显得很残忍,其实也是老邓无奈的选择。因为老邓知道背后有人在博弈,想利用学生制造混乱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说白了没有赵紫阳大秘等一伙人背后鼓动,一群乌合之众早就散了。那群学生领袖后来也就没必要担心被秋后算账了,搞什么绝食了。不用狡辩,看看赵紫阳在广场上极不自然的表情和表演就能猜中几分。 
  只不过这帮人看似聪明,却还是小看了老邓。忘了老邓毕竟是出生入死几十年,是经历过无数次复杂战斗,是具备一剑必胜战略素养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何况老邓文革中的经历可以说比任何人都深刻地领悟学生被人利用闹事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知道表面上看似知书达理的学生,幼稚疯狂的时候一扭头也会变成暴徒和流氓。自己儿子的惨痛遭遇估计他是不会轻易忘记的。 
  只是遗憾的是,64开枪该杀的坏人都跑了,不该杀的人却倒下了。而那些被血腥镇压而惊吓后放声大哭的学生们,估计永远不会理解老邓,这话说出来也会被骂死了,不过从国家层面上看就是这个道理。笔者这么公然说出来就是想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所以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自作聪明,或者简单偏激。 
  就像上述那位发起广场运动的媒体人一样,自作聪明地乱来结果却把国家推进了深渊,害国害民害己。所以说,人特别是年轻人不能说:“我主观是好的,是出于善意,是正义的,有真理在手的”,然后就不管不顾的乱来。因为很多时候你不仅控制不了局势,而且很容易被利用,被卷入更大的博弈之中。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就像上述那位乌克兰媒体人肯定做梦也没想到最后美国国务院官员都出现在广场上并亲自煽动闹事,自己被卷入了西方与俄罗斯的全球博弈之中,导致了一场每天都在流血厮杀的残酷战争。64也是一样,学生们主观是好的,但是无意当中被卷入了赵紫阳的政治游戏中,到最后玩过火了,又害怕被秋后算账,只能失去理智地绝食蛮干,像一群撒娇的孩子,忘了对手不是家长,是管理国家的政府。 
  当然了肯定有人会说你胡扯,老邓不开枪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乱。但是笔者相信如果64不开抢,混乱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会更长,而刚刚经历文革没几年的中国,经受不起这样的折腾。总之,64老邓果断命令开枪驱赶学生,虽然制造了一个小悲剧,但是避免了一个大的动荡,或许更大的悲剧。并且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的稳定,特别是64之后苏联解体也没有人敢出来闹事,让中国经济得以赶上全球化的浪潮,实乃有惊无险,国之万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