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宽容,仁爱,理性,以强国为师 (一)

(2008-05-09 21:25:58) 下一个
中国的历史有过辉煌也有过沉沦。 中国有过整个民族性的苦痛和教训,经历过民族的悲剧和发展的停滞,但是我们一直试图顺应天道,试图宽容和仁爱, 试图利于强国之林,试图让世界认同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先哲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也说过: “穷则思变”。经历过近百年的苦难战争天灾人祸,今日之中国渐渐觉醒了,有了一点点家底,我们开始用辛苦打工得到钱去买发达国家的奢侈品了,我们开始及时行乐了,我们开始认为百年前我们只是时运不济,我们开始认为百年前中国老祖宗的一套在时来运转的今天会让我们发扬光大了,我们又开始认为我们是世界的中心了。



我们现在是大国了吗?一个肯定的回答,不是。国家生存的法则是理性的,贫弱的国家是得不到别国怜爱的。 换句话说,侵略我们的国家不是因为他们品质坏,而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大,他们掠夺我们的资源是因为他们强大到可以掠夺,而且他们比我们更加重视我们的资源。一个国家要生存就必须明白这些理性的原则。 这些理性的规则会让我们以更平常的心态去看待所谓的友好和邪恶的国家。 西方的国家中最理性的是英国,这个强盗国家建立了一套理性的国家体制之后,为自己种种强盗行为找到了绝对合理化的证言,然后这个强盗去征服去凌虐去抢。 这种理性的民族在其他国家眼中往往是可恶的,毫无浪漫可言,毫无仁爱可言,毫无宽容可言。 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的强大都是经历这个理性化的过程。一旦完成了理性化,国家强大了,赤裸裸的强盗的本性就露出来了,就成了规则的制定者。一个国家一旦寄希望于别人的慈善就注定挨打,即使是象法国这样的西方国家也不例外。贫弱的国家往往有亲密但是不牢固的联盟,这联盟同样不是出于友好而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人是可以浪漫的但是国家是不能浪漫的,一个国家浪漫起来,整个民族就要遭殃了。在外交上和处理国家的关系上一定要永远要理性。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