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里斯本的风情——世遗探秘

(2025-05-19 10:27:54) 下一个

一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葡萄牙的里斯本也有两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为文化遗产的地方——杰罗尼莫斯修道院和贝伦塔(Mosteiro dos Jerónimos e Torre de Belém)。这两座建筑都是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代表杰作,无论懂不懂建筑学,都值得到此一游,当然是我不能错过之地!

幸运的是,虽然不懂葡萄牙语,从商业广场出发,许多公交线路都路过贝伦塔旅游点,说英语、中文、西班牙语、法文、意大利语都没关系,只要发音听上去像贝伦,公交车司机都会说Okay 并一定能把你送到景点!有点佩服葡萄牙人的语言天赋!


大航海时代(约15到17世纪),欧洲国家,特别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大规模海外探险、航海和殖民扩张,开启了“全球化”的早期阶段,人类首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航行和地理大发现。葡萄牙大航海时代出了很多领军人物。

访问贝伦旅游区时,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和葡萄牙名人有关。感觉结束里斯本之行时,我已属半个名人追星族啦!

  • 亨利王子(Infante D. Henrique) -被称为“航海家的导师”,他资助了大量探险活动,推动葡萄牙探索非洲西海岸,为后来的航海探险奠定基础。
  • 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 - 1498年成功从欧洲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打通了欧洲到亚洲的海上贸易路线。
  • 费迪南·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 - 1519年发起首次环球航行,虽然途中身亡,但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 卡蒙斯((Luís de Camoes)- 葡萄牙最伟大的诗人,1572年创作了史诗《葡萄牙人之歌》 ...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在葡萄牙比肩但丁和莎斯比亚。全诗长达9,000多行,共分10章,描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远航印度的事迹。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葡萄牙文学的最高成就。
  • 巴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olomeu Dias) - 1488年首次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的可能性。

热罗尼姆修道院 (Mosteiro dos Jerónimos) ,以“俗人”传教士Jerome名字命名,始建于 1502 年,它是在葡萄牙全盛时期,为纪念葡萄牙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经历100年时间才建成的建筑艺术珍品,体现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完美结合,堪称人类中世纪建筑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它于 1983 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并于 2007 年入选葡萄牙七大奇迹。

葡萄牙在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初发展出的独特建筑风格,以国王曼努埃尔一世(1495-1521年在位)命名,叫曼努埃尔式建筑风格(Manueline)。特点包括航海元素如绳索、海螺、船锚等,繁复雕刻,融合哥特式、摩尔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多种风格。里斯本最著名的曼努埃尔式建筑代表,就是热罗尼姆修道院和贝伦塔。

在芝加哥居住三十多年,见到过不少的建筑风格,这次却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曼努埃尔式建筑风格的精彩。热罗尼姆斯修道院超过300米的门面令人震撼。


起了个大早,排队一个小时,我才得以进入修道院内。修道院左侧建筑是长方形回廊,外表用打磨得光滑平整的白色花岗岩砌成,显得格外高大、圣洁。30对数十米高的塔尖直指苍穹,给人一种摆脱尘世一切重负的感觉。


里边的回廊是法国哥特式和穆斯林风格的混合。回廊的建筑采用葡萄牙本土的金色石灰岩,看上去古色古香。


回廊四周环绕精美雕刻,展现葡萄牙航海时代的象征。


圣玛利亚教堂(Church of Santa Maria de Belém)与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相连,是航海时代水手出航前祈祷的地方。


开放的食堂大厅墙面四周用大型瓷片画装饰. 壁画是装饰着曼努埃尔风格典型的缆绳石雕,和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瓷砖画


因为游人太多,现在去看修道院和教堂的队是分开的。好在教堂正在维修,看教堂的队伍不算长,十来分钟就到了。六根雕刻精美的圆柱支撑整个教堂,展现建筑的宏伟气势。高耸的八角柱支撑拱顶,拱顶结构精美。


诸多玻璃彩绘花窗色彩斑斓,阳光透过时呈现迷人的光影效果。祭坛装饰华丽,展现葡萄牙宗教艺术的精髓。

这里有葡萄牙皇室成员的陵墓,还有著名航海家达·伽马和葡萄牙詩圣卡蒙斯,都长眠于此,他们的棺木朴实厚重,一律用大理石雕制,四周是其生平的介绍,下有6只雄狮支撑,上有本人的仰面平躺雕像。

走进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历史深处,估计每一块石墙、每一根柱子都可能讲述出一段五百年前的传奇故事。


从修道院出来,在修道院和贝伦塔之间是当代艺术馆(MUSEU DE ARTE CONTEMPORANEA)园区,虽然没有时间进馆参观,但正合适在这里抓紧时间吃一顿午餐。艺术馆餐厅花园正对着海岸线,有很好的视野,对下面贝伦旅游区的景色一览无余,还有一个漂亮的橄榄树花园。我从未见过(或认识过)橄榄树, 更别说见过它开花,在这个花园里开了眼界。


贝伦塔位于大西洋岸边,建于16世纪初期,是一座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古城堡,是为了纪念瓦斯科·达·伽马1498年成功抵达印度而建。贝伦塔是葡萄牙港口最经典的地标建筑,里斯本的象征,也是葡萄牙大航海时代辉煌的见证,1983年名列世界文化遗产。

当我们下午来到贝伦塔时,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足足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得以进入塔内。贝伦塔最初作为防御塔,保护里斯本港口,同时也曾用作灯塔和海关。涨潮时,塔似乎浮在水面上,景色动人。贝伦塔身由石灰岩建成,共有四层。


贝伦塔栏杆正中矗立着胜利圣母雕像。拥有装饰精美的阳台,很多装饰性元素与海洋有着很深的渊源。以及三层窗户旁曼努埃尔一世的盾徽和浑天仪标志。


贝伦塔内除了永恒不变的拱顶之外,还拥有炮台、狭窗和防御设施。塔的底部曾用作储藏室,后来被改造成地牢, 外墙上可以看到绳结、十字架和异国风情的雕饰(胡椒瓶?),展示出当时对海洋、宗教与异域文化的崇敬。最有意思的是岗亭下方的犀牛石像,据说它是欧洲第一次雕刻出犀牛的形象,源于1513年抵达葡萄牙的一头印度犀牛。体现了葡萄牙在海外探索方面的实力.顶层露台上是一圈摩尔风格的垛口。不知当年的航海者望着同样的水域,怀揣着怎样的梦想和期待


从贝伦塔出来,一眼望去就能看见贝伦花园边的水上飞机纪念碑,以纪念1917年费尔雷-B型水上飞机“圣克鲁斯”号完成从里斯本到里约热内卢的南大西洋首次空中巡航 ,值得打卡留念。


从贝伦花园走到帝国广场,就是航海纪念碑,又称发现者纪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所在位置。航海纪念碑1960年建于贝伦塔附近,屹立于海岸边的帝国广场(Praça do Império)上,以纪念大航海时代的主要创始人亨利王子逝世 500 周年。


纪念碑的形状像一艘探险船,船头是亨里克王子雕像,手持船模,身后则是包括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卡蒙斯等在内的32位葡萄牙历史名人。


航海纪念碑内部设有展览厅与观景台。可惜我们错过了开放时间。离开帝国广场之前,花点时间坐下来,享受一曲街头艺人的演唱,绝对让人一天的疲惫烟消云散。帝国广场中心有一幅 由马赛克瓷砖 拼贴而成世界地图,地图上标注了葡萄牙航海家到达的地区,如 澳门、巴西、印度、非洲沿岸,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葡萄牙航海时代的辉煌历史。

时过境迁,当年的海上霸主时代结束,大航海辉煌战绩已经淡化,人类走向新的社会文明。昔日的航海帝国渐行渐远,让人唏嘘不已。

 

葡萄牙拥有多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世界遗产,其中辛特拉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of Sintra)离里斯本约30公里。辛特拉是一个山中小镇,有美丽的宫殿、花园和浪漫主义风格的建筑。这是我的下一个目标。

(待续)

 

友情提示:

  • 如果修道院排队太长而且你是多人出行,可以轮流先去参观圣玛利亚教堂,一般教堂的队相对比较短
  • 如果贝伦塔排队太长而且你是多人出行,可以轮流先去参观航海纪念碑。
  • 拍照后读照片細节识别名胜古迹,是此行用得最多的手机功能之一,先把要用的app ,如ChatGPT 等在手机上装好备用。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