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燕无心 第二十七章 请旨

(2021-07-10 20:16:27) 下一个

李渊出身于贵族,起兵以来,打仗的事情完全交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所以李渊认为当皇帝的主要工作就是平衡一下各方面的关系,用不着事事亲历亲为,享受生活更重要,所以从他当上皇帝开始,唐朝的朝会改为一月仅两朝,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接见群臣,谓之朔望朝。而且由于李渊的出身,他从心眼里瞧不起那些出身贫寒的官宦,他重用的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出身一定要高贵。比如裴寂,虽然不学无术,打仗屡战屡败,但是靠着自己的出身和当初资助李渊的从龙之功,却能一直高居庙堂。不仅如此,李渊极其护短,他宠爱的嫔妃个个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人在长安城内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无人敢管,民愤极大。

  燕无心在没有成为李世民之前,对此看得一清二楚,这也是为什么燕无心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边与太子为敌的根本原因。李渊已经老了,但李世民还年轻,按照李世民的品行,只要他能够荣登大位,实乃天下百姓之福。当然现在这个责任落在了自己的肩上,那就拼尽全力地斗一斗吧。

  经过一夜沉思熟虑,李世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尽量拉拢朝堂中出身不好的重臣,第一个要拉拢的人就是上柱国、右武卫将军,彭国公王君廓。江湖出身的王君廓显然抱错了大腿,因为李建成跟李渊一样,其人懒政好色,任人唯亲,王君廓这样的出身只可能被利用,不可能被重用。好啊,既然你不重用王君廓,我来。

  李世民早早起床,简单梳洗后,准备骑马去大兴宫,发现门外停着长孙无垢的马车,看来长孙无垢生气归生气,该办的事情还是照样办。李世民经过昨夜思想上的洗礼之后,王霸之气更盛,朝长孙无垢点点头,然后骑上马带着侍卫飞奔而去。

  长孙无垢知道昨晚自己有点任性了,早早起来等着李世民一起乘马车入宫的本意是向李世民示好,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视而不见,绝尘而去。长孙无垢愤怒地在马车里踢了一脚,车夫误会以为这是在催促自己赶紧走,于是大喝一声:“驾!”

  李世民赶到大兴殿前的时候,大臣们还是三三俩俩扎堆在闲聊。这也是李渊定下的规矩,上朝可以比规定的时间晚一刻。总之,由于李渊的懒散,大臣们也都比较懒散,如果不是极其重大的决策,坚决、肯定不麻烦李渊,上朝也就是走走过场。

  终于等到上朝了,大臣们陆陆续续走进大兴殿,跪坐在地等待李渊。李世民坐在李建成的下手,对面坐的是左仆射裴寂。

  又过一刻,李渊在太监的搀扶下姗姗来迟,大臣们行过礼,刚坐下,御前太监就高呼:“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世民皱了一下眉头,心想这朝堂现在真成了庙堂了,大臣们进来就为了拜一拜,什么公务都不想麻烦上面那位了吗?

  “臣有事启奏。”李世民只能站出来。

  “皇儿有何事?”李渊终于开了金口。

  “儿臣请父皇下旨,讨伐郑国。”

  李渊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敲击了几下,问道:“皇儿可有必胜的把握?”

  李世民很坚定地回答道:“不灭王世充,誓不收兵!”

  李渊沉思了一会,说道:“这王世充作为前朝东都守将,在东都驻守多年,兵强马壮,又与河北窦建德交好,皇儿可知此战如果失败的后果是什么?如果窦建德趁机出兵夹击我大唐,则我大唐危已。都说说吧,你们怎么看?”

  其他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言语,只有裴寂在李建成眼神的暗示下走出来说道:“臣以为此战不可操之过急。如今我大唐立国不过三年,人心未稳,国库空虚,实无力轻启战端。”

  李建成马上也附合道:“臣附议。”

  李建成不想打洛阳吗?当然想,李建成是太子,李渊的接班人,打下的国土面积越大以后的利益越多。但是李建成和他的谋士们一致认为,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对付李世民而不是开疆扩土,打仗我不行,拖后腿我还不行吗?所以在得到了李世民已经把洛阳的商铺提前卖出的消息后,李建成认为机会来了,只要这次不让李世民出兵,李世民在河东的名声也就彻底臭了。国事算个屁,攘外必先安内。

  但作为李渊本人,其实是很想打洛阳的,自己说起来虽然是个皇帝,但是地盘小得很,整个唐朝初期的面积也就相当于前朝的几个上上州而已,说好听点自己是个皇帝,说不好听那就是个刺史。根本原因就是王世充卡在南下的道路上,打下洛阳,等于控制了中原地区,南下、东进皆宜,整盘棋就活了。李渊想打但是犹豫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李建成的挑唆,李建成私下只对李渊说了一句话:小国之君总比亡国之君强。李渊也不是草包,他很清楚目前的态势,目前唐、郑、夏三国处于鼎立之势,谁都不会轻举妄动,谁轻举妄动都可能遭到另外两国的联手攻击。所以李建成的话使他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不打的理由。但是李渊同时对于李世民的战力也是有信心的,灭薛举,灭刘武周,李世民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而且李世民带出的军队都是精锐,几乎无往而不胜,这样的军队也是很可怕的,如果能够借王世充的手削弱一下,朝堂又会更平衡一点,自己也能更省心一点。

  李渊左思右想,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太子和左仆射言之有理,我大唐立国未久,需要休养生息,此事以后待时机成熟再议。除非……”

  李渊故意停顿了一下,心想上次打刘武周就没给你多派一兵一卒结果你还是打赢了,这次不仅不能多派,还得给你克扣点下来。

  李世民心里跟明镜一样,把李渊的犹犹豫豫、躲躲闪闪看得清清楚楚,于是说道:“父皇,儿臣一不用增兵,二不动用国库的一分钱。儿臣只求为父皇征战,为父皇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让父皇成为我华夏之主,九州之主。请父皇恩准!”

  李世民热血沸腾的忽悠让李渊颇为动心,李渊当初敢在晋阳宫起兵反隋也并非胆小怕事之人。

  “打也可以,只是河东乃我朝之根基,必须留下足够的人手防备窦建德的攻击,所以皇儿,这次你不仅不能增兵,还需要抽出一部留守河东,皇儿可还愿请战?”

  “儿臣愿战!请父皇下旨!儿臣只要一个要求,请父皇赐儿臣点将之权。”李世民斩钉截铁地回到道。在李世民的心里,经过历次的大战,他早就很清楚,十万乌合之众在几千精锐面前,那就是十万只待宰的羔羊。李世民有信心就凭着自己原先二、三万人的班底把洛阳啃下来。何况自己现在还有一支精锐中的精锐:玄甲军。那是一支来自于地狱的鬼兵,没有人可以阻挡他们的脚步。

  “好,我儿豪迈!朕准了。着中书省拟旨、撰写檄文,讨伐王世充!李世民,进太尉、陕东道行台、左武侯大将军,讨郑行军元帅。复李元吉为鎮北將軍、太原道行軍元帥,讨郑行军副元帅。”

  这李元吉是李渊最小的嫡子,因为太原兵败被夺了兵权,李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给他官复原职,现在好了,既然决定打王世充,正好借此事一举三得,既可以帮他官复原职,又可以让他跟着李世民刷刷军功。李渊心想:平衡,一切都为了平衡,谁也别想太冒头。朝堂只要有平衡,我这皇上就当得省心。李渊认为的第三得是他知道李元吉跟李建成走得近,如果给李元吉官复原职之事李建成还从中阻扰的话,李元吉也不会答应了。所以此举也有安抚李建成和裴寂之意。

  果然,李渊的这一番安排,再也没有人跳出来反对。李世民和李元吉上前领旨,皆大欢喜。李渊心里暗暗得意,问道:“皇儿先前说要点将,不知皇儿想点谁?”

  李世民不假思索地说道:“上柱国、右武卫将军,彭国公王君廓。”

  李建成脸色一变,但是木已成舟,不好再反对。毕竟是主帅点将,反对总要有个合理的借口吧。李建成心里有点慌,难道李世民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单单点了王君廓的将?

  李建成只能寄希望于李元吉不是傻子,给李元吉使了个眼色。李元吉知道这是李建成暗示自己也点一人,于是说道:“儿臣推荐左骁卫大将军,兵部尚书屈突通随军出征。”

  李建成暗中舒了一口气,至少现在整个伐郑军队最高领导层里有三人是自己阵营的人。以后即便灭了王世充,这李世民的军功也会被分润不少。

  屈突通是隋朝降将,降的就是李建成,因此与李建成走得很近,同时他也是一员极有军事才能的猛将,不然也不会官至兵部尚书。但是屈突通是个极正直之人,民间有俗语: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因此屈突通虽然对李建成言听计从,但并不完全是李建成的铁杆支持者,只是因为自己的降将身份,所不得不须站队到李建成阵营而已。

  “都准了。朕静待你们凯旋的消息。”李渊挥了挥手,御前太监赶紧大声唱道:“退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