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渡北归民国佚事

(2024-02-29 11:34:09) 下一个
作者:哈哈哈哈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107835/answer/129314622
来源:知乎
 

〈一〉

梁实秋撰文批评谢冰心的《繁星》《春水》

不久后,梁实秋在赴美国的轮船上与冰心不期而遇。

梁实秋问冰心:“您赴美国修习什么?”

冰心答:“文学。 ”

“您呢?”

梁实秋:“文学批评。”

〈二〉

1972年,大陆音信不通。在台湾的梁实秋误以为冰心已死,在报上撰文悼念冰心,当然了冰心还没死,而且她也看到了。这就尴尬了……

后来梁实秋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现在我知道冰心未死,我很高兴,冰心既然看到了我写的悼念她的文章,她当然知道我也未死。这年头儿,彼此都知道都还活着,实在不易。

〈三〉

相同的原因,梁实秋写过《忆沈从文》。幸好,这一次有了前车之鉴,他没有马上发表,而是在等确切消息。果然沈从文未死,知道确切消息后,梁实秋才在七三年把这篇文章当做一件奇事发表。

〈四〉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家女生杂志向我约稿,我好死不死地「开黄腔」写了这个,自然就白写了……还是图样

八位酒仙与一瓶保肾丸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文学系讲师同时得罪了文学院院长、财务主任、秘书长、前教育厅厅长还有校长,不得不卷铺盖走人。而故事里的那个倒霉蛋就是沈从文。

一九三零年,青岛大学创办不久,校长杨振声励精图治,大力招揽人才,顺便替友校宣传道:厦门大学不行,因为厦门太热,易患疟疾,要做研究还得来青岛大学

总之,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不少人才都在这段时间到了青岛大学。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梁实秋兼图书馆馆长,这哥俩都是清华毕业美国留学,而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凭,就只有老老实实地给闻一多打工了。

青岛风景很好,但没什么文化背景。然而一帮子文人凑在一起,不登名川胜山吟两句诗,不访历史古迹赋几篇词,无聊啊,一肚子的学问憋得慌。就只好发扬文人的另一项传统,喝酒了。

十二三个教授周末凑满一桌,日暮入席,直喝到月明星稀,喝光一坛三十斤的花雕。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稳坐到底,能撑到席末的一般就闻一多、梁实秋、杨振声等八人。

一次闻一多喝高兴了,想起了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再看看桌上八人,一拍桌子喊道:我们是酒中八仙!八位大仙号称「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

闻一多还说:名士不必需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狂倒是够狂,但闻一多酒量却不行。梁实秋还把闻一多酒量不行这件事写到文章里去了,顺便揭闻一多的短「闻一日薄醉,冷风一吹,昏倒在尿池旁」。

好巧,沈从文此时发表了小说《八骏图》,小说描写了青岛某大学里八位满口禁欲主义,实则心理扭曲的闷骚教授,还借主人公之口说所有人都有病。然而青岛只有青岛大学一所大学,这就很尴尬了。

小说里特别描写了教授甲的房间: 「 一部《凝雨集》,一部《五百家香艳诗》。大白麻布蚊帐里挂一幅半裸体的香烟广告美女画,窗台上放了一个红色保肾丸小瓶子,一个鱼肝油瓶子,一帖头疼膏。」 啧啧,小黄书、肾宝都齐活了。

有些想搞事情的人说教授甲就是闻一多,这些人心眼忒坏,特别关照「保肾丸」暗指闻一多肾虚。还说《八骏图》里的八个闷骚教授是讽刺酒中八仙。 鲁迅先生教导我们:「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传言本是无所谓真无所谓假的,传的人多了也就成真的了。

以闻先生经常怒怼政府的暴脾气,再加上他还是沈从文的顶头上司,简直让人有些心疼沈从文了。 更令人悲伤的是,八位酒仙的职位一个比一个高,有文学院院长、财务主任、秘书长、前教育厅厅长还有校长,沈从文凭一己之力几乎把学校里的领导得罪光了。

好心疼沈从文。 沈从文后来自己也说:「偶然写成的《八骏图》损害了他人的尊严,使我无从和甲乙丙丁专家同在一处共事 」。只是不知道沈从文去财务室结工资时,看到财务主任是怎样的一种尴尬。

从此闻一多就和沈从文绝交了,即使后来两人都任教于西南联大,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依然形同陌路。直到一九三八年闻一多领着战区师生跋涉到西南时,沈从文邀请闻一多和他的学生到自己家里做客,患难见真情,两人才复归于好。

〈五〉

梁实秋文章——

有一年中秋前后,徐志摩跑来找我(梁实秋),对我附耳说:“胡大哥请吃花酒,让我邀你去捧捧场,你能不能去?先去和尊夫人商量一下,要不准你去就算了。”

我上楼去告诉季淑,季淑(夫人)笑嘻嘻地一口答应:“你去嘛,见识见识,喂,什么时候回来?”“当然是吃完饭就回来。”胡先生平时应酬能免俗,也偶尔叫条子侑酒,照例到了节期要去请一桌酒席。

那位姑娘的名字是“抱月”,徐志摩说大概我们胡大哥喜欢那个月字是古月之月,否则想不出为什么相与了这位姑娘。我记得同席的还有唐腴胪和陆仲安,都是各中老手。

叫条子:招妓

侑:在筵席旁助兴,劝人吃喝

唐腴胪: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回国后,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的机要秘书,深得宋子文的信任。

陆仲安:名医

〈六〉

这群酒鬼在青岛喝酒的时候,有一次闻一多还顾座上共八人,一时灵感,遂曰:“我们是酒中八仙!”

闻一多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说的不错,然而闻一多一日薄醉,冷风一吹,昏倒在尿池旁。

〈七〉

河蟹河蟹河蟹……

〈八〉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学生游行示威要求抗日,青岛大学的学生可能觉得在青岛游行没什么用,跑到车站把火车给截了,一大波学生浩浩荡荡直接杀向南京。

校务会议上,闻一多主张挥泪斩马谡,开除为首学生。等到学生们游行完了回来发现贴上了开除公告,便拿出了看家本领—游行示威打标语。要驱逐校长驱逐教授,有个条幅上写着:“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梁实秋认为,“不学无术”四个字加在闻一多身上,真是不可思议。学生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乌龟一个兔子,旁边写着“闻一多与梁实秋”。闻一多很严肃地问梁实秋:“哪一个是我?”梁实秋回答:“任你选择。”

〈九〉

一天晚上十一点多,徐志摩来看梁实秋,发现长窗虚掩着,灯光外露,便想吓一吓梁实秋。徐志摩一把把门拉开,大叫一声,结果屋里单人沙发上,不认识的一男一女受惊跃起,吓得徐志摩拔腿就跑。梁实秋住的楼上。

徐志摩被吓得心里突突跳,走到附近一个单身朋友家,他从后门摸上楼,一看寝室里黑黝黝的,心想这家伙睡了,来吓他一下,顺手把门框上的电灯开关一拧,结果徐志摩失声大叫,原来床上不止一人在睡,这一惊非同小可,踉跄下楼,一口气跑回家,乖乖地自己去睡了。后来徐志摩悄悄把这件事告诉梁实秋说:“我以后再也不敢在黑夜闯进人家去了。”

〈十〉

徐志摩同陆小曼结婚,请他老师梁启超当证婚人。梁启超对这件事情很不爽,给徐志摩讲要我当证婚人也可以,但我要在证婚时痛责你一顿,徐志摩同意了。

结婚那天,梁启超超常发挥,声色俱厉,引经据典骂得徐志摩抬不起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观礼的人也为之大窘。

徐志摩只好走到前面,向老师认错,可怜兮兮地说:“请老师不要再讲下去了,顾全弟子一点面子吧 。”

评论里有梁启超骂的全文了。

〈十一〉

这个喜欢沈从文的都知道吧。

沈从文经徐志摩介绍,在中国公学教书。当时的校长是胡适。也就胡适才有这么大胆量任命

一个小学毕业的人当大学教授。

学生听说新锐作家沈从文要上课,就都来听课。沈从文进教室一看,黑压压的挤满了人,腼腆的沈从文一下就懵了,站在讲台上十分钟讲不出话,只是呆呆地望着学生。

到底是作家,后来他急中生智,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终于,沈从文平复了点紧张心情,开始讲课。但他还是太紧张了,本来准备了一节课的东西十多分钟就讲完了。

第一堂课当然是失败的。有人把这件事反映到校长胡适那儿。胡适的回答却十分有意思:“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十二〉

《围城》里的汉堡大学

“就近汉堡大学的博士学位,算是最容易混得了,但也需要六个月”

汉堡大学建校与1919年,在小说背景里不过十来年历史,确实很短了。

《围城》里还写了一条鄙视链

“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系学生,社会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学生没有什么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十三〉

这事在梁实秋散文

郁达夫去北平玩住在梁实秋家,郁先生有一个爱好——喜欢嫖娼,尤其是嫖土娼。先生人生地不熟,就问梁实秋北平的四等妓院在什么地方。梁实秋赶忙表示不知道,结果郁达夫由梁实秋二哥的车夫带着去了四等妓院,兴尽而返。

〈十四〉

评论里有人问沈从文和郁达夫、徐志摩的关系,略述如下。

文学青年沈从文初来北平,几个钱没几天就花光了。实在没办法,他发扬文学青年的特长——写信,给四五个作家写信求援。其中只有郁达夫有回复,郁达夫看信后就到沈从文租住的小黑屋(储煤房改造)里去看他,看沈从文如此落魄,当即脱下自己围巾,拍拍雪花为沈从文围上。随后请沈从文吃了一顿,还给了沈从文五块钱。

郁达夫一个东京帝国大学的高材生的月工资都只拿的到30多,加之郁抽烟喝酒,一个月只剩下十元左右,连棉裤都买不起,给沈从文五元实在是尽力了。

后来沈从文经郁达夫介绍,结识了徐志摩。徐志摩很欣赏沈从文,把他引荐给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沈从文才在中国公学谋的一教席,后来沈任教青岛大学也是由徐志摩引荐。

〈十五〉

在西南联大,日本飞机经常飞过,所以教授学生时不时就得跑警报。

有一次跑警报,学生们搀着刘文典往防空洞跑。刘文典跑着跑着,想起陈寅恪身子骨弱,视力不好,恐有生命危险。便率领几个学生折返去救陈寅恪。找到陈寅恪了往城外跑的路上,学生执意要搀扶刘文典,刘文典不让,情急之下大喊:保护国粹要紧,保护国粹要紧。

又有一次跑警报,刘文典在出城的人流里碰到沈从文,无名火起,骂道:“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学生跑是为了保存下一代的希望,可是该死的,你干嘛跑!”

〈十六〉

朱自清写过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盛赞秦淮河上的船“雅丽过于他处而有奇异的吸引力”。

梁实秋有一回游秦淮河,只见窄窄的河道,一汪发绿的死水,几条破旧的游艇。来都来了,他们勉强地冲着一艘游艇走去 ,只见船舱中走出一位衣履不整的老妪,带着一位浓妆艳抹俗不可耐的村姑出来迎客。吓得梁实秋一行人狼狈而逃。

回来后梁实秋在一文中批评秦淮河物是人非风光不在,随便调侃朱自清——我不能不惊服佩弦先生的胃口之强了。

〈十七〉

想起来更一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毁三观系列……

五四运动时期,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应时成立了学生会。运动结束后,学生会权利不断扩大,体现在驱逐校长和罢课上。

数年之内,清华数易校长,有一位尚未到任,不知何处传出消息——此人吸鸦片。于是舆论哗然,吓得他未敢到任。

每到五六月,清华总要闹罢课——梁实秋原文是“总要闹罢课的勾当”——不管理由是否充分,只要慷慨激昂一番,总能通过。

因此有人(大概是北大)嘲讽清华——清华的学生是怕考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