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嘉读书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美国独立中文出版机构壹嘉出版官方博客。
正文

与再复先生为邻的日子

(2021-02-21 15:14:32) 下一个

“1998年五月再复在Boulder主持召开了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隆重请来金庸老先生和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高朋满座,极一时之盛,也在当地刮起一股金庸旋风。多少人远道前来一睹金庸风采。据说这是金庸封笔后唯一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再复的胸怀人品和学术地位让他有武林教主一样的地位,也让Boulder 小城成为当代文人学者的荟萃之地。”

 

著名学者刘再复近年陆续出版他长篇回忆录“五史自传”,回顾自己的人生,刘再复更多地着重于内心世界的自省,对于许多亲历的历史事件和场景,则有所忽略。本文作者王玮,是美国唯一的专为大学研究机构采购中文学术书的China Classic的创始人。这篇文章中,他以刘再复的前部下与学生、邻居、朋友的身份,对于1990年代移居美国不久时刘先生的学术、生活和与学者、友人们的交往状况画出了生动传神的素描。作者授权本博转载。

 

 

1991年夏天,我到科州大学博尔德分校留学。再复夫妇也差不多同时搬来定居。我和再复一家邻居八年,度过了无数难忘的时光。再复高风亮节,博大精深,既超凡脱俗,又平易近人。他的为人和思想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我常想,我生何幸,有再复做我的老师和挚友!


1. 从时代的弄潮儿到时代的思考者


1986年我到文学研究所工作,再复是我的所长,初进所工作,曾在他的办公室有一个简短的会面,记住了他和蔼可亲的微笑。八十年代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再复与李泽厚齐名,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精神领袖。那一年我参加再复主持的新时期文学十年讨论会,看他满面春风接待各路才俊,听他慷慨激昂的演讲,感受他的热情与赤诚,和一呼百应的影响力。那是新中国思想启蒙的浪漫时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开放社会,短暂而美好,成为今天恋旧的话题。六四期间,再复带领我们所里的年轻人上街游行,曾在游行中制止我们喊过激的口号,表现出理性精神和政治智慧。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八十年代的刘再复,对中国思想解放的贡献,添加了明亮的一笔。

我到科州大学,认识了剑梅。知道再复夫妇要过来定居,激动得难以言表。想不到在美国与他重逢。当时剑梅为再复租了一套公寓,我初到美国无处居住,就在那里蹭了两个星期的免费住房。

 

 

 

刘再复赠作者书法作品

 


博尔德Boulder 是洛基山脚下的大学城,风景壮丽,风气淳朴,是美国最适于居住的城市之一。再复一到,就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小城,他在城边买了一座二层别墅,典型的西部洋房,精致典雅。有一个硕大的后院,足以打整场篮球。几棵老榆树参天耸立。菲亚老师在院子一角开了一块菜地,每次去,她会请我们品尝新鲜采摘的果蔬。再复戴个大草帽,开着除草车转圈给园子除草。深呼吸,享受满园飘溢的草香。我们常常坐在二楼阳台上,品茶聊天。草丛中有野兔松鼠出没,远处是云端隐现的皑皑雪山,也能看见著名的Boulder 红岩,刀劈斧刻般垂直矗立,俯视全城,构成一幅立体的雄伟图画。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远离尘嚣,远离政治,如世外桃源,生机勃勃充满诗意。他很快从流亡初期的苦闷孤独中解脱出来,开始用新的眼光和胸怀审视自己审视世界,创作热情空前激发。我在Boulder的几年里,他每年都有新书问世,成为他写作最高产的时期。他曾对我说,Boulder 是他的再生之地,他在这里找到了新故乡。将来有人写再复传记,博尔德时期肯定是他的人生和创作的转折点。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从学者向思想家,从文人向圣人的飞越。大智慧,大悲悯,大胸怀,大境界,流亡美国的生活成就出一位时代大师。


2. 小城故事多


CU Boulder是美国著名的大学,有一流的东亚系,十余个东亚研究的教授, 包括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大师葛浩文和唐诗研究大师柯保罗。这里也有一个出色的东亚图书馆。天时地利人和,为再复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再复在这里作客座教授,每年给我们研究生做一两次讲座。虽然没有了社科院时期那种一呼百应的轰动效应,但他获得的是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


再复到Boulder, 小城不寂寞。每年都有各色人物慕名来访。通常是东亚系邀请作家来做讲座,讲座结束大家就到再复家里聚餐派对。我常常奉命去机场接送客人,先后认识了作家阿城,韩少功,苏童,刘索拉,北岛,贾平凹,刘心武,朱天文,虹影, 李陀,冯骥才,徐小斌等。我也有幸与文学所的老朋友们重逢,包括林岗,汪晖,苏炜,靳大成,徐公持,孟悦,么书仪,李以建。当代学者包括洪子诚,钱理群,陈平原,刘禾,赵毅衡,蔡厚示等。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后来李泽厚也搬来Boulder, 与再复隔着几条街购屋做了近邻。刘李关系亲密无间,是当代学术史上一段佳话,学界引为美谈。李泽厚曾当着我们的面说,“我一生只有刘再复一个朋友。这一个朋友就够了”。 李先生性格孤傲,唯独对再复青眼相看,两位学术大师在Boulder 互相切磋砥砺,其学术成果影响了遥远的中国学术界。1998年五月再复在Boulder主持召开了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隆重请来金庸老先生和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高朋满座,极一时之盛,也在当地刮起一股金庸旋风。多少人远道前来一睹金庸风采。据说这是金庸封笔后唯一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再复的胸怀人品和学术地位让他有武林教主一样的地位,也让Boulder 小城成为当代文人学者的荟萃之地。


再复在旁边,留学生活变得多彩。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周末去找再复串门。出入他的书房客厅厨房后院,如在自己家里一样。那时剑梅在哥大读博,再复家里有事,常常找我解决,我随叫随到,乐此不疲。买汽车,买房子,学开车,考驾照,搬家,买家具。有时候随他去附近的山中小镇逛街,挑选科罗拉多特产的奇石。我们也去山里的印第安人赌城赌博。再复自己不赌,但给同行的人每人100美元,让我们尽情去玩。输了算他的,赢了归自己。玩完以后带大家去吃自助餐。我们也去洛基山国家公园爬山。那个公园一年只夏天开放几个月,山下穿体恤,山顶羽绒服。有一次再复邀李泽厚一家同去。李先生在半山就停下了,而再复一直前行。接近山顶最陡峭的一段。我们劝他停止,他坚持走到极顶。我们在雪地里散步,看远处崇山峻岭,和山下渺小的城市,心旷神怡。每年的美国独立日我们会和再复一家从山下走到山上大学的足球场看烟花。有一年汪晖来访同去,看日本大鼓的雄壮表演,令人难忘。还有一次去再复家,赶上芝加哥公牛队,就一起看乔丹打球。他像孩子一样跳起来大喊大叫,完全没有了平时的温文尔雅。与再复交往,完全没有隔阂拘束。他的平易近人亲切和蔼,儿童一样的澄明心境,圣人一样的慈悲胸怀,都成为我日后做人的楷模。


3. 人品学问文章


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了他的境界可能达到的高度和思想可能触及的深度。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再复一样如此纯洁善良仁厚的长者,一个如此勤于思考不断挑战自己的学者,一个真正以写作为乐笔耕不断的作家,一个超脱了任何庸俗任何名利以追求真理为生的哲人。九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政党更替,大选丑闻,股市泡沫,熙熙攘攘,变幻莫测,多少人在红尘之中殚精竭虑追名逐利,而再复箪食瓢饮,清心寡欲,一张书桌,一只笔,一屋子书,足矣。一介书生,胸怀世界。古人所言的声声入耳事事关心,在再复身上得到极致的发挥。

 

 

 Boulder风景


每次去再复家,他会拿出他的新书新文章让我看,跟我讲他的新思考新发现。讲贾宝玉的赤子之心,讲三国水浒文化对中国民族的毒害,讲高行健对人性的追问,讲金庸对汉语的贡献,讲美中关系,台湾局势,文革的忏悔,改革的失误。这些都是他喜欢的话题。再复说话,神情投入,带福建腔的普通话一句一顿,用手势加强语气,眼睛直视听者,富有感染力。有时候我会跟他辩论。记得有一次谈革命,我说到革命的正义性和不可避免,他激动地反驳我,讲革命的血腥和残暴,举了中外各种例子,说中国再不能进入暴力的循环。他怀疑中国民主条件不成熟,说政客会利用百姓的愚昧来获取权力导致动乱,而一旦动乱就是导致四分五裂人头落地。那时李泽厚已经搬来,两个人一起畅谈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后来就出了那本轰动一时的告别革命的对话录,引起了中国知识界绵延多年至今不停的大讨论。


再复淡泊名利,从不言钱。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98年台湾一家出版社出资十万美元买断了李泽厚的著作版权。十万美元在当时是大数字,但是代价是他的书在大陆再也不能出版了。再复说起来就摇头叹息。他把李泽厚当师长看待,多么希望中国大陆的读者仍然能够读到李先生的书!再复在香港出版了几十本书,但是坚决不卖断版权。他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在大陆出版一套刘再复全集,用自己的学说影响中国。拳拳赤子之心,真切感人。


还有一件事印象深刻。90年代中,国内政治形势趋于和缓。再复收到广东老作家秦牧的来信,转达江泽民的问候,希望再复回国,许诺过去的事既往不咎。再复是有很强烈报国之心的人。89年去国离乡亡命天涯,而故乡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但是回国一事. 他坚决不考虑。他的理由是,即使不追究过去的事,以后来了新的运动,让我表态,怎么办?违心说假话吗?不可能。再复已经把美国看成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不再与中国当权者合作是他的原则。有一年去香港,他去深圳小停,算是了了一桩回故乡的心事。


再复是风云人物,人生大起大浮,经历了各次政治运动,与各种人打过交道。我看他的文章,内省独白反躬自责的时候多,批评责难的时候少,不免会遗憾他作为很多重要事件的当事人,没有披露更多的史料。这与他宽厚的心胸有关。但是有时候他也会在闲谈中披露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有一次他讲到,他流亡海外,留下老母亲和年幼的小女儿在北京。同楼居住的一个文学所研究员,平时踩破门槛,各种亲密。这时候反眼若不相识。小女儿在电梯里叫叔叔,他在一尺之内别过头去假装没听见。还有一个上海的年轻学者,再复百般提携,千辛万苦弄到美国。后来突然反目成仇,写文章谩骂再复,备极诬陷之能事。这两个人我也认识。再复不说,我绝对想不到这两个外表光鲜高谈阔论的学者人品如此低劣。


4. 恩如父亲


再复对我的生活和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一直把他看成我的慈父,对我的人生指路。我初到美国的时候,一对美国夫妇是我的host family, 给了我无私的照顾。他们是虔诚的基督徒,每周开车来带我去教堂,希望我受洗入教。我对他们心存感激,一直不忍心对他们说不。但是我又实在不能接受基督教。是再复帮助我走出了这一步。再复是名人,亲友中多有基督徒,都劝他入教。当时一个著名的民运人士远志明信主成了牧师,到处演讲见证,在华人中名盛一时。他曾经要求跟再复公开辩论神创论/无神论。再复婉言拒绝,不为所动。他对我说,谁信教我都不反对,但是我不信。我注定是唯物主义者。九十年代的美国,无神论者是极少数。那时候的民运人士纷纷变成了基督徒。再复不肯从俗,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当时的环境中可谓凤毛麟角。这也是他与民运人士的一个重大区别。特立独行,跟随自己的内心。再复的话给了我信心,我对我的host family 说,我没有准备好加入基督教,渐渐疏远了他们。这是我人生的重要一步。我感谢再复给了我指导。现在看看基督教教会和教徒在美国政治中的种种极端行为,我庆幸我走对了。


我在美国上学期间,与一个美国同学合开了一个进口中文书的生意,就是受了再复的指点和启发。再复给了我一个几百本书的长长的订单,成为我的第一个客户,还把他的车库让出一块地方让我存放图书 (引起菲亚老师的不满)。从此开启了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我从1994年开始做这个生意,到现在已经26年,成为在美国唯一一家专门为美国大学图书馆提供中文学术书服务的供应商。


我在上学期间,还接受再复的建议开始申请绿卡。再复为我写了长长的推荐信。再复的推荐信很有分量,让我顺利得到绿卡,成为罕见的在读研究生获得绿卡的人。这是我人生的另一件大事,决定了我后半生的走向。这些都得感谢再复先生的指引。没有再复,就没有我的今天。


1999年我在密西根大学找到教职,离开了Boulder。走前与再复和菲亚告别。再复亲笔为我写了两幅字,又送给我一幅他珍藏的范曾的字。我与再复拥抱作别,忍不住流了眼泪。


前几天的新年之夜我做梦,梦见在Boulder 的家里与再复和菲亚吃饭,再复笑意盈盈,菲亚忙前忙后,宛如昔日情景再现,清晰如在眼前。我一边回味梦境,一边给剑梅写信,让她转告二老,说王玮想他们了。


2021.1.11 美国圣地亚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行者陌言 回复 悄悄话 想知道 你为什么疏远给予你“无私照顾的基督徒”夫妇? 他们有极端的行为吗? 为什么在你立足未稳之前 就疏远他们呢?
星空之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rit_英伦97' 的评论 : 他的自传里详细写了《性格组合论》的诞生过程,在那个年代可谓石破天惊。过些天我会把他的“五史自传”的节选陆续发上来。
星空之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潜川沈' 的评论 : 大家对再复先生的印象是一致的
星空之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住长江边' 的评论 : 谢谢!这是壹嘉出版的官方博客,与我们的出版方向一致,博客内容也会以文学、历史为主。多交流!
行者陌言 回复 悄悄话 有意思的经历!出国三十年 看到和认识不少名人, 学到了很多, 但知道人无完人.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80年代读大学,购买了刘先生先生的《性格组合论》,印象深刻。先生为人为文,表里如一,可贺!
潜川沈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有缘两次在朋友家见过刘教授。刘教授平易近人,温润儒雅。分手时还签名送我他的新著《共悟红楼》。
我住长江边 回复 悄悄话 文学城里很少谈文学的,这个贴子可能是极少的一篇谈文学的作品,高度赞一个,期待更多这种真正谈文学的贴子!
我住长江边 回复 悄悄话 文学城里很少谈文学的,这个贴子可能是极少的一篇谈文学的作品,高度赞一个,期待更多这种真正谈文学的贴子!
上海,上海…… 回复 悄悄话 再复先生人品高洁。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