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夫话吧

谈医疗、谈养生、谈人文、谈人生 – 听赵大夫怎么说
个人资料
赵大夫话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样板戏,曾经陪伴我们成长

(2021-05-23 07:27:09) 下一个

近几日“文革”是个极热的话题,各路英豪还常常因为背景和观点不同,发生争执。前几日,本人也曾发过一个关于“主席第二次接见红卫兵”的帖子,反响也不错。今天想谈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 – 样板戏。

 

  1. 样板戏

 

样板戏是指“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 八大样板戏分别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难以置信的是,虽然样板戏红极一时,倍受推崇,人们却普遍不知道它实际上至少有二十多个。因为,“八个样板戏”和“八大样板戏”等词,甚至比“样板戏”一词更加流行。众口铄金,这两个当年的口头词语,终于演变为习焉不察,以假乱真的伪历史名词。

 

“样板”和“样板戏”之称,最初分别见于1965年3月16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的署名“本报评论员”者赞扬“(京剧)红灯记”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两位上海工人赞扬“(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文章。此后至1966年底,报刊上又出现了“革命样板戏”、“革命艺术样板”、“革命现代样板作品”等称呼。

 

七十年代,从1970年到1973年,又逐年推出了“(钢琴协奏曲)黄河”、“(京剧)龙江颂”、“(京剧)红色娘子军”、“(舞剧)沂蒙颂”、“(上海交响乐团的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舞剧)草原儿女”、“(京剧)平原作战”、“(京剧)杜鹃山” 、“(京剧)磐石湾”等作品,使样板戏的数目增加到了十七个。这十七个样板戏,除了一个音乐作品外,都在这几年被拍成电影或投入拍摄。

 

文革末期,又有一些样板戏陆续出台。例如, 1974年下半年推出的“红云岗”、“审椅子”、“战海浪”,1975年上半年推出的“津江渡”等京剧剧目。

 

很多经历过文革的人,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唱了五年之久的“(京剧)红色娘子军”的存在。人们普遍比较熟悉的是: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八个左右的最优秀的作品。

 

  1. 样板戏评价

 

抛开政治因素,单纯从艺术的角度看,样板戏的唱腔优美,舞台设计生动,给古老京剧带来了现代血液。 样板戏以其紧凑的节奏、直白的唱词和优美的曲调,将传统京剧与西方戏剧虚实结合,使京剧艺术焕发了勃勃生机。 虽然它有着突出政治的特点,也有些程式化和模式化,但它却给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记忆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1. 我与样板戏的故事

 

电影曾是儿时为数不多的文娱项目之一。我记得,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红灯记”的黑白片。此后黑白的、彩色的“红灯记”及其它样板戏电影不知看了多少遍。当时是露天电影,人多时坐着看,人少时可躺着看,有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可以在影幕前看,人多时也可以在影幕后看,不过字是反的;由于当时电影数目有限,不少都是反复看,里面的不少台词大家都熟悉,往往电影进行到某一情节,演员还没说出,观众都替他们大声地讲出来了。

 

放电影的场地其实也是一个社交场合,大人们边看边聊,小孩们边看边打闹,难得的一个热闹景象。

 

生活在那个年代,说实话,没觉得样板戏好,或不好。它其实就像一个伙伴,陪伴我们长大。粉碎“四人帮”后,可看的电影一下子增多了,先是解放了一批文革前的片子,再后国产片、港台片、进口片大批涌现,样板戏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野,在我们的记忆中也被封存了起来。很多年没人再提这件事。

 

90年代到北京工作,正好广电部是我们医院的合同单位,陆续与一些文艺界的人打过交道。印象深的,比如演过安禄山的颜彼得、演过贺龙的一个特型演员以及中央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傅华等。记得一次,一个叫孙洪勋的人来看病,经他自我介绍,才知道,他就是在荧幕上看过无数次的叛徒“王连举”。后来,在一次人大会议上当保健医,结识了更知名的“李铁梅(刘长瑜)”。刘是全国人大代表,那时50出头,显得很年轻,在会场上也非常活跃。

 

我的老家虽属河北,但距北京比张家口近得多,更不用说省会石家庄了;老家距离山西也很远。但不知何故老家的老一辈人最喜欢听晋剧,而不是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看着我父亲和哥哥们对晋剧如醉如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一点感觉都没有。样板戏虽说伴着我们长大,对有些曲目非常熟悉,但说不出喜欢还是不喜欢。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大批的新鲜事物涌现,我先后喜欢听邓丽君、李谷一、程琳、张明敏等的歌,后来又喜欢上了西方的古典名曲,真的把样板戏忘得差不多了。

 

上面提到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流失,兴趣也越来越少。有一段时间,喜欢听臧天朔、那英的歌,但还是觉得有些单调。直到有一次,在中国城的一家小店里发现了一盘样板戏磁带。那时的车可以放磁带,我一口气买了“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等磁带。在那段时间里,样板戏始终伴随着我。尤其是在异国他乡,感到非常的踏实和惬意,直到把所有磁带听的变了调。后来时不时在网上找些样板戏的老歌听听,最喜欢的歌,比如“打虎上山”、“智斗”、“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

 

这是童祥苓的“打虎上山”,真的很喜欢,这无关政治。

 

https://youtu.be/Jjftx2AC_2M

 

听着熟悉的这段曲子,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年代、遥远的家乡。记忆可以尘封,真的不能忘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酒后真言 回复 悄悄话 顶一个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