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夫话吧

谈医疗、谈养生、谈人文、谈人生 – 听赵大夫怎么说
个人资料
赵大夫话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老婆家乡的故事 –关于张国焘、凯丰、吴运铎、王林、安源、武功山及其它

(2021-04-12 07:01:05) 下一个

       一个地方出一个名人并不奇怪,如果一个地方连同周边区域,名人辈出;而且这些名人,分属不同领域、政党或派别,他们甚至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进而名垂青史,这个现象就值得研究了。江西省萍乡市就是这样的地方。本人不是孤陋寡闻之人,何况又是地理、历史爱好者,但实话实说,以前虽熟悉张国焘、秋收起义、安源大罢工,但还真没听说过这个距自己家乡1700公里之遥的萍乡。幸亏结识我家领导,否则无缘近距离了解这一块曾经影响整个中国的热土。

 

       萍乡市是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西部。市境东北界宜春市,东南邻吉安市,西临湖南省株洲市下辖的醴陵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处罗霄山脉中段低山丘陵区,武功山绵亘市境中南部。全市总面积3,831平方公里,人口190.11万,市人民政府驻安源区。

     

一、历史沿革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

 

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

 

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

 

元元贞元年(1295年)萍乡由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州改为县。明清均属江西省袁州府。

 

民国3年(1914年)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

 

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宜春专区。

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

 

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

 

二、文化特征

       整体上看,萍乡文化既是赣文化的组成者和继承者,同时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受湘文化的影响很大。

        赣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恋于温饱、安分守故。从历史上看,江西是富饶的地方,很少有战乱,人民基本上可以自行解决吃饭的问题,又因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临鄱阳湖,所以形成了赣文化的特点,平淡如水。

         湘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湖南的地理特征和江西极其相似,东、南、西都是大山,北面洞庭湖,它的文化特点却是做什么事都争第一,做坏事也不想得第二。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表现得尤其淋漓尽致,轰轰烈烈。

        可以说,萍乡文化是赣湘文化的结合集大成者。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萍乡文化。

        从另个角度讲,萍乡是江西省内湘文化气息最重的一个城市。萍乡人对两省的心态相对复杂,文化、交通及民间认同更偏于湖南。如遇子女报考大学、毕业分配、安家置业、寻找工作之类,大多数萍乡人在长沙和南昌间,会选择长沙。湖南人对萍乡也很友好,湖南台数十年如一日暧昧地播报着这个临省小城的天气预报。

     三、萍浏醴(萍乡、浏阳、醴陵)

       萍乡与湖南的浏阳、醴陵接壤,三地合称萍浏醴。三地山水相连、民风相近、文化相容,在这块土地上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事件,也产生了众多影响中国的杰出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重大的事件,诸如被称为辛亥革命预演的萍浏醴起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秋收起义等。

       从浏阳走出去,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佼佼人物中,历史杰出人物有谭嗣同等;政治军事的有胡耀邦、王震、王首道、宋任穷等;文化艺术的亦有欧阳予倩、娄师白等,学者鸿儒黎介寿、黎鳌等。

       醴陵也是名人辈出,共产党方面有李立三、左权、蔡申熙、宋时轮、晏福生等;国民党方面有程潜、陈明仁、何健等。

       萍乡的名人包括张国焘、凯丰、孔原、吴运铎、甘祖昌、王六生、王林等。

    四、安源与汉冶萍公司

  

       汉冶萍公司是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萍乡市安源区境内)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而成立。同时由官督商办转为完全商办。到辛亥革命前夕,该公司员工7000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府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因为抗战,于1938年,将其大部设备运往重庆,另立新厂,为重庆钢铁集团前身。

 

       晚清时,随着萍乡煤矿的开采,萍乡成为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进而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均起到过重要作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06年12月发动了萍浏醴起义。萍浏醴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安源矿工6000余人参加起义,队伍发展至3万多人。这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中国南方爆发的一次范围最大的反清革命斗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922年9月,刘少奇、李立三等在此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萍乡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同时也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

萍乡的行政区划及各自代表人物

       萍乡市有五个区县,分别是安源、湘东、芦溪、上栗、莲花。

       记得深爱自己家乡的岳父,有一次自豪地说:在遵义会议后,中央的十几个政治局委员中,有两个萍乡人。当时对凯丰并不了解,私下里一查,还真是如此。当时的一个赣西小县,居然在中共领导层中有两位政治要人 –  张国焘和凯丰,而且这两人属不同派别、互不隶属,实属罕见。

      下面这个照片是中共领导在延安时的合影。

           

  • 上栗人 – 张国焘

       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恺荫,又名特立,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今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明村)。

        我家领导的老家就在上栗县的长平镇。上栗人在萍乡是最有特点的人,主要体现湘文化中的蛮。上栗人敢说敢干,对萍乡文化贡献突出,典故最多。"顿同吾顿"这四个字,是"五四"文化运动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方言,是上栗文化的最大体现。上栗人的代表张国焘最能体现"蛮"的精神。

        张国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直至今天,他仍是众多军迷及历史爱好者常常谈论的人物;至于他的是非功过,后人的评价可能更合适。有几点大多数人的看法,还是基本一致的。

         1. 张作为北大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长和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干事,是“五四”运动的最重要学生领袖之一;

         2. 张是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00年前嘉兴南湖的小船上,这位操着上栗口音的人宣布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3. 张是八一南昌起义主要发起人之一,是红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4. 张曾是毛一生中,最具威胁力的对手。毛在1960年10月曾对来访的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说,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之间的斗争。

        5.张的回忆录“我的回忆”,虽书中对毛有诸多的不敬,但仍被公认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在国内早已出版并公开出售。本人就曾在90年代,在北京阜成门北一家书店买过此书。这一点李志绥先生的书就不敢恭维了。

       6.张的投蒋,是他一生最大的昏招,此后他实质性地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应该公道地讲,张这方面的操守确实不及陈独秀。陈出狱后,坚拒国民党给的部长职位,宁可穷死也没低头。陈被开除,是因为在党内另组派别“托派”,是不同于张的,所以张确实属于叛党;但张的叛党不等同于叛国,这一点与汪精卫截然不同。汪与蒋争权失败,投降日本人,组南京政府,属汉奸行为。而张降蒋时,属国共二次合作抗日之时,那时两党属友党。

      由于张国焘的问题过于复杂和敏感,家乡的人有时也很无奈。在萍乡博物馆,陈列了张的部分照片和事迹。在我家领导的母校 – 萍乡一中的校史中,有一栏专门介绍知名校友,知名和不知名的介绍了一大堆,却唯独漏了这位最知名的,在中国近代史中有重要地位的校友。

       10几年前,上栗县发布的消息显示,由湖南省有关单位设计的张国焘故居修缮方案已正式出炉。上栗县政府决定搁置争议,投资560多万元修缮张国焘和胞弟张国庶故居,预计到2012年将修复完工并对外开放,该县力图将其打造成重要的名人旅游景点。后来不知何故,此事不了了之。

  • 上栗人 – 张国庶

       张国庶(1905年9月24日—1930年7月5日),别名张训年,张国焘的胞弟。1923年考入萍乡中学(现萍乡一中)。1924年冬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上半年入党,并担任萍乡党小组组长(隶属中共安源地委领导)。1927年初,由中共湖南省委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春,张国庶从苏联归国后,化名周之德,担任党中央派往上海各区巡视员。在中共中央第112次常委会上,根据李立三、罗登贤的提议,党中央批准,任命张国庶为新一届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1930年5月27日,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张国庶等50余人先后被捕入狱。张国庶被捕后,得知他是省委书记,又是张国焘的亲兄弟,于是软硬兼施,想从他口中得到更多的“机密”。张国庶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张辉瓒恼羞成怒,亲自下令处决张国庶。1930年7月5日,张国庶被敌人装进麻袋沉入赣江,壮烈牺牲;其妻晏碧芳被砍去头颅“暴尸三天”。1986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张国庶夫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国庶英勇牺牲,却长期没有被党和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张国庶牺牲时采用的是“周之德”这个化名,家人根本不知道,找不到他为革命牺牲的证明材料;二是他是党的大叛徒张国焘的弟弟,大叛徒的弟弟死了往往不会引起人们重视;三是说他有“叛变行为”。

 

       后经萍乡籍的“大特务” 、原调查部长孔原(后文将讲述)调查取证、多方奔走,杨尚昆(与张国庶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班同学)、程子华、冯文彬等分别出示证明材料,1986年11月20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张国庶夫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沉默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遗案终于得到了解决 。

(三)湘东人 – 凯丰

       湘东人受湘文化影响最深,以聪明著称。湘东人在萍乡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成功人士多,影响大。凯丰是湘东的代表人物。

       凯丰(1906年2月-1955年3月23日),原名何克全,党的前期领导人之一,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何克全1925年毕业于萍乡中学后,考入国立武昌大学(今武汉大学),1927年并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30年,何回国后加入中共,化名“凯丰”(开封的谐音)。曾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宣部副部长及部长等职。

        凯丰在青史中留名,与以下事件有关:

1.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上,凯丰极力为博古、李德辩护,他挖苦毛说: “你懂什么马列主义,顶多是看“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打仗!”他的话极大伤害了毛,给他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痛,以至于后来很多年,毛依旧提及此事。

2.毛思想的最早提出者之一。

3.延安文艺座谈会召集者之一,会议请柬上仅署毛和凯丰俩人的名字。

4.是著名抗战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的词作者。目前该歌是国防大学的校歌。在重大节庆,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60周年国庆阅兵以及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该歌曲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凯丰词,吕骥曲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

 

       下面这个视频是“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的合唱版。本人虽无党无派,但作为国人,看了后还是觉得非常震撼。

 

          https://youtu.be/dhxHijl0s_Q

 

        歌比人红,歌比人更有名。不知道凯丰的人不少,但不知道这首歌的人不多。事隔80多年,这首歌仍朗朗上口,毫不过时,难怪国防大学选为校歌。无疑这首歌还会唱下去。这也充分证明了湘东人的智慧和才华。

  • 安源人 – 孔原

       安源是湘赣文化的交汇点,又是萍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的文化特点就是集大成、受大益。孔原身上体现了安源文化。

       孔原(1906—1990),原名陈铁铮。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入党。

 

       建国后,任海关总署署长。1951年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海关法。1957年后历任中央调查部常务副部长;部长,后历任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外办副主任、总参谋部二部政委、总参顾问、解放军军人协会副会长。孔原长期从事调查、情报等秘密工作,不少萍乡人笑称他为“特务头子”。他的公开资讯并不多。

       孔原的儿子孔丹是知名红二代。另一位知名红二代王军退休后,孔丹接班,掌管著名的中信集团公司多年。

                                  

                                 孔原夫妇与邓夫妇"集体婚礼"时的合照

  • 安源人 – 吴运铎

       吴运铎(1917年1月17日—1991年5月2日),出生于安源煤矿。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入党。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吴运铎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前苏联人民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1991年,吴运铎被命名为全国自强模范。2009年,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9年9月25日,吴运铎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是本人家庭经文革浩劫后,残存的少数几本书之一。阅读过几遍,印象很深。

(六)莲花人 – 甘祖昌

       莲花人以执着、肯干精神,对萍乡文化的丰富发扬起着重大作用。莲花人认准的事,不达目的不回头,三头牛也拉不回。甘祖昌将军就是一个代表。

       甘祖昌(1905年3月23日—1986年3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莲花县人,被称为“将军农民”。1926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入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建国后,甘祖昌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7年,甘祖昌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职务后,带着家人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从此开始了29年的“农民生涯”。

       甘将军是将军中的特例,他的事迹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影响甚大。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萍乡人,但他的事迹印象很深。

(七) 芦溪人 – 王林

        芦溪是我家领导的家乡,她的家位于县城的人民西路上。沿着人民西路,从她家往西,过了县二中,大约100米的地方,有一座深宅大院,并被这座院子的主人冠以“王府”,那就是被全国人民津津乐道的“气功大师”王林的住所。

       王林属俗界人士,他本不该与上面这些人列在一起。但他作为地道的萍乡芦溪人士,又曾经给全国人民的视觉造成重大冲击,成为一时的谈资,故加以介绍。严格地讲王林的事迹不具备史料价值,但确实有现实意义。

        家乡人对王林的评价比较多面,即使在家庭内部,意见也不统一。称其功法神奇者有之;称其乐善好施者有之;称其心黑敛财者有之。总之,大多数家乡人对其敬而远之的态度:大师风光之时,没多少人觉得脸上有光;东窗事发后,大多数人也没拍手称快,平静而待之。

        我家领导曾目睹王林做功法。王林是俗文化的产物,自然上不了大的台面。如何评价王林也着实不易,王林疯狂敛财确实不假,但也曾乐善好施,醉心于地方公益事业。有关他的故事,以后将专门讲诉。

(八)武功山

       芦溪境内的武功山,近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一年一度的武功山帐篷节已成为了驴友们亲近自然、相互交流的一个重大节日。2013年,武功山帐篷节照片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年度全球“最惊奇照片”,在来自全球各地的128幅入选照片中,一张武功山第六届国际帐篷节的全景照片赫然在列,有力佐证了萍乡武功山帐篷节的全球影响力。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新近获此资质)、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其位于江西中西部,萍乡、宜春、吉安三市交界处,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北段。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武功山作为江西省西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型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由七大景区组成,总面积183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38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8.1%。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进入,由萍乡方向进入的金顶、九龙山、发云界、羊狮幕4大景区,面积71.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130.5平方公里。

 

       武功山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 景区内自然形成了“峰、洞、瀑、石、云、松、寺”齐备的山色风光,区内10万亩高山草甸绵绵于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巅与巍峨山势相映成辉,堪称天下无双;峰顶神秘的古祭坛群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夏一绝;气势恢宏的高山瀑布群、云海日出、穿云石笋,奇特的怪石古松、峰林地貌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巨型活体灵芝等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武功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6℃,夏季最高温度为23℃,低于同期庐山、黄山气温,是良好的避暑胜地。武功山动植物繁多,有动物200多种,植物2000多种,被中科院专家誉为天然动植物园。

 

      下面这个视频,介绍了武功山历史及美景。看完后,您认为是什么水平?

       https://youtu.be/CK91NNdlLx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不知道有多少人明白:
要想活得正常,保持人性,远离共产党。
井观天 回复 悄悄话 这是领导给赵大夫布置的作业?完成的不错!
cng 回复 悄悄话 张国焘出走的决定,既不昏也不智。张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长征中另立中央,他后来的害怕不是因为这个举动得罪毛泽东,而是得罪了共产国际,背叛了共产国际认可的中共合法中央。他认为自己以后都不可能出头了(当年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控制是现代人很难想象的),所以他的出走是没有选择的。

张下半生在港加之间漂泊,和死于文革的中共领导人相比,如果张是一个小富即安的平民百姓的话,那肯定是要庆幸于当年出逃的决定了。

但是对于张这样的枭雄,他的内心肯定对于半辈子当一个经常为糊口而奔波的寓公,是不平衡的。
cng 回复 悄悄话 对吴运铎印象很深,在电台上听过他的《把一切献给党》,唯一的印象就是浑身被炸的没有一个好零件,不过居然还是活到了74高龄,也算是有后福了。
赵大夫话吧 回复 悄悄话 为家乡自豪
Timberwolf 回复 悄悄话 楼下说得不错。张已败于毛手下,若是和毛同流合污,顶多是又一个周。祸国殃民罪莫大耶。回头之后不再害人害己得以善终,果报不爽。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张的投蒋,是他一生最大的昏招"

更可能是其一生中唯一的智招。 悬崖勒马,幸莫大焉。 阁下认为 刘少奇, 林彪,彭德怀, 高岗, 饶漱石,陈昌浩, 李立三,黄敬 等等 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过得好吗?

到1966年, 张一定是庆幸自己的 “昏招”。 “毛在1960年10月说,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之间的斗争。” 几乎可以肯定,张连1956年都未必活下来,更不必提1966年了。

文章写的不错,文笔很好,功课做得不少。但思考问题的能力,好像需要在高度,深度和广度几个方向多做加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