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光看“小戏”
我喜欢看京剧, 听京剧, 一段西皮, 一出二黄唱腔会让我十分陶醉。 这种爱好的由来, 还得从我父亲和家乡的“小戏”说起。
父亲私塾读到十九岁, 算是懂之乎者也的乡村文化人, 周围人尽皆知。 我上小学不久家乡就合作化, 社员们出工休息的档儿, 就会围到父亲身边, 要父亲道三国, 说水浒, 要不来一段京戏, 捉放曹, 借东风,。。。还有什么“薛平贵与王宝钏”, 一句“一马离了西凉界。。。”,唱腔高亢, 喜悦, 至今难忘。
家乡有个传统,在传统节日中,如春节、元宵节等,以及大村一年一度的庙会都会请来戏班热闹一下。家中有条件的,每逢大事,如生子,进宅,祝寿等,还有为生病痊愈或是为其他事酬神还愿的也都要请来戏班祝贺,另外丧事出殡也有请戏班子的,以酬谢宾客。全村庄的男女老少,以及外村庄的都可以前去观看。
家乡的戏班众多, 几乎千人大庄都会有, 或者说十里之内都会请到戏班, 唱的是京剧。 这些戏班又分为大戏班, 小戏班。 所谓大戏班是真人演出, 小戏班演是京剧木偶戏, 乡村的戏班多数是小戏班。戏班不少是祖传的, 也有带徒培养的, 或者兼而有之。戏班正式开演时,民众常常会要求加演“跳财神”等喜庆折子戏,随后便由“主家”点戏。有时,观众的兴致很高,戏班能一出接着一出地演,从傍晚一直演到深夜。这是当时家乡农村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
母亲去世后, 弟弟寄养到外婆家, 父亲和我相依为命。父亲会唱一些折子戏, 更爱看戏。 家周围几里路范围内, 只要有搭台唱戏, 父亲必定要带上我前往观看。小戏班的戏台上半部与传统京剧舞台无异, 下方一人多高用幕布围助,挡住演出人员, 我们看到的是幕布以上由木偶装扮的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 小丑跟班。 木偶的服饰,脸谱, 道具是京剧演员所扮所用的缩小版, 只是没有演员的眼神, 表情, 情感的表达全靠看不见的戏班人员拉,唱, 念, 和牵引的木偶动作。 父亲为了让我在人堆里看到演出, 常让我骑在他的肩上。 很小时, 我对那些由二胡伴奏的二黄西皮之类的清唱没有兴趣, 而对武将出场时手舞长矛, 板斧, 背插彩旗, 策马扬鞭,配以急促的锣鼓声,我兴奋雀跃, 会在父亲肩上手舞足蹈, 有点象孙子现在打游戏一样。 渐渐长大了, 特别是上学以后, 父亲会给我讲故事情节, 我感受到了京胡声的悠扬动听, 对戏曲故事产生了浓烈兴趣,什么长坂坡, 刘关张, 曹操, 周瑜, 郭子仪, 杨家将。。。, 这可算是我的历史, 艺术的启蒙课。
据说这些戏班是一百八十多年前从安徽传来,唱的是徽腔,逐步演化为京腔, 成为地方一大文化特色。 后来有影响的几个戏班联合起来, 成立了县木偶剧团。 小戏班演出的通常是京剧折子戏,剧目丰富,一场演出多出戏。 组成木偶剧团后开启了演出大型京剧传统剧目,如《穆桂英挂帅》《杨六郎建兵》《刘备招亲》《郭子仪上寿》等。引以为豪的是, 1971年西哈努克访华时, 县木偶剧团曾为他举行了专场演出。 再后来, 县木偶剧团被地级市收编, 但小戏班仍然活跃于故乡的城乡。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乡的木偶戏为历史传承地之一。